做学习型家长陪孩子共同成长(想学就学个扎实)

去朋友家做客,看到这样一幕:

时针指向7点,到了每天雷打不动的练琴时间,妈妈督促孩子快去练琴,女儿小嘴一撅,不满意的说:“不是说好了想学的时候再学嘛,我现在还没有玩够,这样怎么会有效率啊?”或许是碍有我们在场,当妈的不好发作,只是稍稍加重了语气:“那你说话要算数,再玩五分钟总可以了吧。”小姑娘欣喜的点点头,像只欢快的小燕子飞走了。

我开玩笑的对孩子妈妈说:“你们家也太民主了吧。”孩子爸爸不以为意的摆摆手,“那是必须的,与其拧巴着让她学,不如让她玩尽兴再说,不是有句老话说:‘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嘛’。”

“咱们大人也是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不比上班愉快多了,哈哈哈。”

现在的父母,越来越尊重孩子了。当然我也能理解当父母的心情,与其鸡飞狗跳,不如其乐融融。他们是想采取一种可以双赢的方式来达到促进孩子心甘情愿,主动学习的目的。

学与玩,似乎一直是父母心头难以平衡的天平两端,玩吧,怕耽误学习,学吧,又怕没让孩子享受应有的童年。

许多人问:董卿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董卿的回答是:我最感谢的是我的父亲。

董卿对父亲的形容是“非常非常非常严厉,”“从小对我特别特别严厉,”她甚至一度怀疑过自己是不是爸妈亲生的。

作为大学教授的女儿,董卿每天必须抄写成语、古诗词、古文,并且要大声朗读和背诵。而且不仅是学习方面,董卿还被要求每天天亮之前就要起床,去家门口的中学操场上至少跑够1000米。

董卿回忆说:“那时候学生出早操,我一个人在400米的跑道上跑步,感觉特傻,整个学校的老师同学好像都在看着你,像阿甘一样。”

在中学时期,每个寒暑假董卿都要去勤工俭学,虽然家境不错,但是父亲依然要求她从最辛苦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董卿一度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对她这样严苛,甚至产生过自己可能不是亲生的这样的想法。可是在工作了许多年后,她慢慢懂得了父亲的一片苦心。

后来的董卿说道:“现在回想,父亲让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对。我甚至想,等我有了孩子,我可能也会用那样的方式去教育他。因为我认同我父亲的教育方式,虽然我当时受了很多委屈,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这没什么不好,是他让我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如果没有夜以继日的大量积累,怎会有文字功底如此扎实的表现?如果没有那些来自人间烟火的磨练,怎会有姿态从容间的口吐锦绣?如果没有当时的严格要求,怎会有现在如此优秀的董卿?

做学习型家长陪孩子共同成长(想学就学个扎实)(1)

孩子年幼,只会依从自己的天性,家长就要在这时候站出来,引导孩子,督促孩子。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只小船,家长就是掌握方向的摆渡人,载着孩子,驶向光明的彼岸。


天王周杰伦曾在谢霆锋的节目中大秀钢琴技巧,用各种水果也能弹出流畅的乐曲,足见功底深厚,登峰造极。谢霆锋当场羡慕的表示:我这样看着你,我真的很恨我自己,我很后悔,为什么不像杰伦那样,听妈妈的话。

众所周知,周杰伦从四岁开始,就在妈妈严厉的管教下,每天要练两个小时的钢琴,稍有调皮捣蛋,妈妈的小藤条就会毫不客气的招呼过去,周杰伦一度非常难过,为什么自己不能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妈妈就拿着棍子在后面一直盯着他,直到练完为止。后来周杰伦在访谈中提到:“我的音乐底子厚,都是那根棍子逼出来的。”“小时候痛苦,现在真的很感谢她。”

因为心存感激,周天王还专门写了《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来感谢妈妈一直以来对他的严格和督促。

做学习型家长陪孩子共同成长(想学就学个扎实)(2)

更精彩的在于,周杰伦在接受采访时坦言,等女儿正式开始练琴之后,他也会像妈妈当年逼自己那样,逼女儿每天练习。

看到这里,我想起另一位音乐大咖,刘欢,也是在一次访谈上,刘欢曾说过自己的女儿从小就展现出音乐方面的天赋,无论是对音准的把握还是对节奏的掌控,都远远超出其他的孩子,但是当时他们夫妻俩秉承着让孩子做主的原则,不想给她施加太多压力,希望孩子在快乐中愉快的学习,结果耽误了女儿最好的学习乐理的时间,现在回想起来满肚子都是后悔和遗憾。

真心挺感慨的,网上有句话说:被爸妈逼过的孩子都在感谢,被放过的孩子都在惋惜。

那些出成绩的孩子背后,都有在不断推着他往前走的爸妈。而不是拿玩来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借口。

有句话说,永远不要去考验一个人的人性,孩子不管学什么,如果能做到专心致志已经很不错了,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继续前行,而不是奖励孩子玩会平板,这就是在设立干扰,考验人性了。

孩子的情绪如果一直很难平静下来,经常被许多事情干扰,孩子其实是很难学进去,很难做成什么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让孩子就要苦哈哈的学下去,一点快乐也没有。而是说学习的主动权要掌握在家长的手里,而不是让孩子决定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时间玩乐。家长要在背后机智的推断孩子往前走。

1、 父母的陪伴会让孩子知道,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大女儿考上了哈佛大学,这个有着全世界最忙父亲的孩子,却有着最棒的陪伴。

做学习型家长陪孩子共同成长(想学就学个扎实)(3)

从议员到总统,无论身居何位,不论有多忙碌,奥巴马都会抽出时间,陪伴在女儿身边。他经常带孩子们到书店阅读,还挤出睡前时间,陪伴女儿读完了7本《哈利波特》。

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竞选中,他居然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

“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一位好父亲。”

正是这样的陪伴,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起积极向上,有责任感的优秀品质,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肯付出、肯拼搏、肯努力。

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到的最重要的目标。

2、“兴趣是练出来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想多了。

没错,不可否认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但兴趣不一定是最好的老师,它只是开启学习大门的起始动力。很多孩子可能对很多事物会产生新鲜好奇的兴趣,但是最后却并没有多少人在这些方面成功,当孩子最初的兴奋点过去,努力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著名钢琴家朗朗说:“兴趣是练出来的!”很多人认为不管怎样,朗朗是属于有天赋的那一类人,但是看看朗朗的人生,就不难发现,这种天赋也是建立在无休止的练习,在漫漫长夜中经历不断的痛苦,最后才点亮了钢琴王子的光环。

做学习型家长陪孩子共同成长(想学就学个扎实)(4)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无论做什么都要付出汗水和艰辛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所谓教育,就像是一场家庭成员合力打怪升级的过程。家长就像是孩子的队友、战友,大家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同仇敌忾,并肩作战。

你是希望自己成为神助攻还是猪队友呢?

3、 学习不只是需要,更是人生的修炼。

对大多数家长来说,作为一个在职场上拼搏摔打了半辈子的中年人,应该深知,没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孩子有着不同的使命,在学习阶段,掌握知识,为以后的人生获取谋生乃至幸福的能力,就是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

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必须要学会付出、学会放弃,这不仅是学习的需要,更是对人生的一种修炼。如果每天想玩就玩,想学就学,而不能体会到为目标而努力付出的过程。那么在长大后他们又怎么会为了工作去打拼呢?

我身边有个朋友,两口子做生意风生水起,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可是因为工作忙,无瑕顾及孩子,便把孩子托付给寄宿学校,平时就知道给钱,给孩子钱让他别亏待自己,给老师钱,让老师代为多多照顾。

在这样的“关照”下,孩子的学习成绩可想而知,自觉有亏欠的父母更加对孩子百依百顺,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孩子一直在低头玩手机,夫妻俩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陪伴和鼓励,那些来自父母的爱,会让他在遇到困难事信心百倍,会让他在跌倒时有足够的勇气再次站起来,会让他在行走的路上永远充满力量。

孩子之间的差异,往往不是来自于天赋,更多是家长的态度和教育的方法,家长不放弃,孩子才会更努力,别人家的孩子优秀,绝不是无缘无故,背后总有一个家长在坚持,在努力。

鞭策从来不是磨难,放任自流才是最狠的报复。

就像那句话说的:别让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懒,最后都变成最深的遗憾。

做合格的父母,让孩子将来可以和我们相视一笑,而不是碎碎念叨从前。

宁小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