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和智慧(规矩与准绳)

日常生活中,常用“规矩”这个词语来说明做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标准、按照一定的规则,老老实实、恪守本分,也会用“准绳”这个词语来说明标准和准则。但很明显,在这里用到了这两个词语的引申义,而它们的来源是四种古代的度量工具。

先说“规矩”

“规”是用来画圆的用具,“矩”是一种古代画方形的用具,也就是标有刻度折成直角的曲尺。

规矩和智慧(规矩与准绳)(1)

矩,图片来自网络

周代数学家商高曾总结了矩的多种使用方法:“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这段话记在赵爽所著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

“平矩以正绳”意思是把矩的一边水平放置,另一边靠在一条铅垂线上,就可以判定绳子是否垂直;“偃矩以望高”意思是把矩的一边仰着放平,就可以测量高度;“覆矩以测深”意思是把上述测高的矩颠倒过来,就可以测量深度;“卧矩以知远”意思是把上述测高的矩平躺在地面上,就可以测出两地间的距离。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矩的不同摆法,根据勾股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确定水平和垂直方向,以测量远处物体的高度、深度和距离。

一个结构简单的“矩”,由于使用时安放的位置不同,便能测定物体的高低远近及大小,它的广泛用途,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无穷智慧。

规和矩在我国的发明和应用开始得很早,公元前15世纪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规”和“矩”二字。《史记》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中,也有提到夏禹利用规和矩进行测量,规划治水方案的内容。而汉代砖石上雕画的众多神话人物中,会见到手持矩的伏羲和手执规的女娲。

规矩和智慧(规矩与准绳)(2)

图片来自网络

规矩和智慧(规矩与准绳)(3)

唐 伏羲女娲图 1928 年新疆吐鲁番采集 国家博物馆

女娲为女,手执圆规,代表地和阴,而伏羲为男,手执曲尺,代表着天和阳。女娲和伏羲手执规和矩,意思是他们掌握着天地的规则,拥有着一种特殊的权力。还记得上篇的时候我们说过,数学是那个时代的高科技,掌握了它就相当于掌握规则,掌握的天地之间特殊的权利。

再说“准绳”

“准绳”本为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准,测平面的水准器;绳,量直度的墨线。

《史记·夏本纪》:“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准”是古代用的水准器。这在《汉书》上就有记载。“绳”是一种测量距离、引画直线和定平用的工具,是最早的长度度量和定平工具之一。大禹治水时,“左准绳”就是用“准”和“绳”来测量地势的高低,比较地势之间高低的差别。

除了上面说到四种工具外,大禹带领队伍勘测地形还经常以“身为度”,就是以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作为度量标准。如指长、臂长、身高、步幅作为度量标准。以“身为度”在古代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在今天我们仍然会看到以“身为度”的痕迹,比如称某物体高度有“几人高”,称水塘的深度为“淹到腰了”,称粗大树木“几人合抱”,称两处相距“多少步”等。

总结:

总结下来:

规矩和智慧(规矩与准绳)(4)

明代《三才图绘》,图片来自网络

“绳“是用来度量万物曲直的,“准“是用来度量万物平正的,“规“是用来度量万物圆弧的,“矩“是用来度量万物方正的,故有“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淮南子.说林》)

这么说起来好像很哲理,的确是这样的,古代数学不仅是当时的高科技工具,更提供了古人对哲学的思考,万事万物都有一个标准来度量,那么必然比那些没有度量的要先进,而度量将促进标准化的产生,标准化的产生则必然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