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捡河里垃圾 志愿者自费2000多元转运鄱阳湖搁浅鱼群

今年6月以来,鄱阳湖旱情一直牵动着广大网友的心。到了9月底,水域面积较往年同期缩小9成。虽然近些天水位有所回升,但支流区域仍不容乐观。提前枯竭的湖水也导致一些鱼群搁浅在岸上。

看到这种情况,10月12日,江西九江市的20名热心市民自发组队开始救援。他们中有人自费2000多元,开车将四五千斤被困鱼群转运至赣江。不过有网友质疑称:“转移到了市场还是饭店?”“钱都到口袋里了?”对此,红星新闻联系到组织志愿行动的王先生,他说“你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再累也无所谓”,并表示不在乎这些网友的评论。

飞溪河流环保公益中心理事长朱凯表示,大面积的鱼类死亡会污染水质,导致氨氮超标。“鱼群搁浅,最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它们脱困,这次转运行动的示范效应大于实际作用,应该鼓励更多人参与。”江西师范大学副研究员阳文静则认为,由于转运到赣江的鱼群数量相对较少,所以不会对该流域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影响。

自费2000多元转运被困鱼群遭质疑

今年鄱阳湖枯水期提前,水位降低,湖滩面积不断扩大,来往的车辆、行人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淤泥中。喜欢越野的王先生常常会在附近景区游玩,看到有需要拖车的就会伸出援手。

10月9日早上6点,王先生到了永修县吴城镇,发现往来捡鱼的车辆已经排起了长队,等待着渡轮运送。排队4个小时后,他们终于进去了,“当时只想着哪里的人多,我们救援车就往哪里走”。

志愿者捡河里垃圾 志愿者自费2000多元转运鄱阳湖搁浅鱼群(1)

↑志愿者在清理垃圾(受访者供图)

湖草茂盛风景优美,加上捡鱼视频的爆火,使吴城古镇成为新晋打卡地。但过多的游客制造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王先生决定第二天带着4位朋友一起来清理,主要是一些矿泉水瓶、塑料袋、方便面袋等。从上午11点一直忙到下午6点,“越野车的挂车都装满了,还装了五个大袋子。拉回来后我数了一下,大概有3000多个矿泉水瓶”。

在清理垃圾的过程中,王先生注意到距离岸边约二三十米的地方有一处鱼群搁浅,据他估计,大约有上万斤鱼被困在这个水坑中。和朋友商量后,他决定组织一次“转运”行动,将被困的鱼转移到赣江去。

为此,王先生自费2000多元购买了捞网、充氧泵等工具。12日早上9点,5辆车载着20人的志愿者团队从九江市浔阳区出发了。由于天气升温,水不断蒸发,仅仅隔了一天,原本直径30米的水坑就缩小到十几米,王先生估计,水坑里的鱼死了50%以上。

据王先生介绍,由于没有地方可以取干净的水,所以只能往挂车中灌泥水。志愿者们用网兜将鱼打捞起来,再将其倾倒至7公里外的赣江。由于泥沙含量大,水体浑浊,一开始运输时有不少鱼被“呛晕”,为了帮助鱼类存活,王先生使用增氧机来提高氧气含量,“当时运输了5趟,一趟在1000斤左右”。倒进赣江后,活鱼很快就游走了,部分死鱼会漂浮在水面上。据王先生估计,卸鱼后有70%的成活率。

一直到下午6点,王先生一行人才赶着最后一趟渡轮离开。“那天为了抢救拼命地走,一回来就睡觉,一觉睡到天亮。”

志愿者捡河里垃圾 志愿者自费2000多元转运鄱阳湖搁浅鱼群(2)

↑志愿者转运鱼群(视频截图)

王先生曾发布了几段关于转运鱼群的短视频,并配文“拯救小生命,转移鱼现场”,收获了1000多条评论。不过也有一些网友表示难以理解,甚至有人出言嘲讽,“转移到市场还是饭店?”“是转到肚里去不?”“在干旱之前就要有预案,你们早干嘛去了”。王先生没有辩驳,只是点赞了其中一条善意的评论,“呼吁救鱼的人多不胜数,但真正采取行动,去真正实施的,我就只刷到了他一个,不知道你刷到几个?”

问及王先生对负面评论的态度,他声音大了一点,“其实之前有人希望我去救这些鱼,但是他要求我拍视频给他看,担心把鱼卖掉。那时候觉得有些耻辱。但是现在他很相信我。”王先生表示他不在乎负面评论,对辛苦也能淡然处之,“你做一件事,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再累也觉得无所谓”。

10月14日,王先生又组织了30人前往吴城镇,打算继续展开转运行动。但他们在渡口处被拦下来了。

吴城渡口管理员叶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14日他们接到吴城镇政府通知,任何车辆都不能再上渡轮,禁令一直持续到10月下旬。记者致电了吴城镇政府,工作人员称由于气温升高,火灾频发,游客的烟头、做饭都有安全隐患,因此提高了防火等级,暂停了渡轮运输。且16日以来,台风过境,渡轮有危险。而鱼群搁浅的难题要由市里农业农村局牵头,政府协助解决。

专家:不会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太大影响

南昌大学教授胡振鹏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赣江在南昌市以下分主支、北支、中支和南支进入鄱阳湖,由于水沙运动影响,近百年来,南支逐渐萎缩,主支分流比不断增加,中支(从南支分流出来)几乎每年枯水季节都断流,这三支由于流量减少,泥沙沉积,进入主湖区。今年大旱,北支、中支和南支断流,生活在其中的鱼类困在中间河床,由于干旱高温,河床中水分蒸发、渗流掉了,导致鱼类大面积死亡。

对于转运鱼群的志愿者行动,他表示,如果能够及时“放生”,就可以拯救这些鱼类的生命。虽然把鱼倾倒在赣江,会对主湖区鱼类增加生存压力,但是鄱阳湖水文情势发生变化,水位回涨扩大了水生物生存空间。

志愿者捡河里垃圾 志愿者自费2000多元转运鄱阳湖搁浅鱼群(3)

↑大量鱼搁浅死亡(视频截图)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阳文静认为,鄱阳湖与其他江河的连通性非常好,往年的水位慢慢退下去,鱼就有足够的时间回游、流动,来避免枯水期造成的影响。但是今年干旱来得太快,6月份水位极高,8月水位极低,鱼来不及适应急剧的水位变化,就会出现搁浅现象。“我每年都会去鄱阳湖不同地方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

对于王先生这样的转运行为,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至少他们能帮助一些鱼类逃过不利的环境。虽然转运会给赣江增加一定的生态压力,但是数量相对较少,不会造成大面积死亡的情况”。

而飞溪河流环保公益中心理事长朱凯表示,大面积的鱼类死亡腐烂会污染水资源,导致水质下降,比如氨氮超标。鱼群搁浅,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帮助它们脱困。当地政府可以组织专业救援队,或者挖坑引水适当缓解鱼类的缺水情况。他认为此次转运行动的示范效应大于实际作用,“这2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是一个很好的事,但还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进去”。

红星新闻记者 卢燕飞 李雨果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郭宇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志愿者捡河里垃圾 志愿者自费2000多元转运鄱阳湖搁浅鱼群(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