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臣范仲淹后代子孙结局如何(北宋名臣范仲淹)

《岳阳楼记》(节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前言:著名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在应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表现出令人崇敬的爱国爱民情怀。但是不同于我们的印象,范仲淹除了是文学家、政治家,更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而这个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终身目标的范仲淹,是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呢,为什么说他在中进士前是不姓“范”的,这其中有着什么苦衷,这里面有着很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后人崇敬和学习,让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北宋名臣范仲淹有着哪些有趣的历史冷知识。

宋朝名臣范仲淹后代子孙结局如何(北宋名臣范仲淹)(1)

一、范仲淹中进士前不姓“范”,年轻时读书求学非常清苦

《宋史》卷三百一十四 列传第七十三: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宋史》中有着相关的记载,范仲淹是唐代宰相范履冰之后,并记载了其家族迁徙经过。范仲淹在幼年,父亲就去世了,其母亲无力独自抚养范仲淹,于是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他的继父曾任淄州长史,对待他还比较公正,给与了他很好的家庭教育和读书环境。从此,范仲淹就改名为“朱说”。

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他的继父俸禄并不算高,所以范仲淹在年轻时求学非常的清苦,至今流传着“划粥断齑”的故事。《东轩笔录》有过记载,他每天煮一锅比较粘稠的粥,经过一晚上凝固,第二天用刀把粥划成四块,加上一些野菜、腌菜,和一些醋汁、少许的盐,加热就吃下,吃完就继续读书。这个成语“划粥断齑”指范仲淹刻苦清贫读书的故事。

宋朝名臣范仲淹后代子孙结局如何(北宋名臣范仲淹)(2)

范仲淹在21岁被举为学究,当时还是叫“朱说”。在两年后,范仲淹得知了自己并非朱家子弟,出于不愿寄人篱下,于是便到应天府(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求学,在书院读书期间,在南京留守的儿子和他一起读书,见他吃的很差,就送去很多饭菜。但是几天后,发现饭菜都坏掉了,范仲淹也没有吃一口,就很生气。范仲淹却说:“我吃惯了粗茶淡饭,如果吃了你送的饭菜,以后还吃得下粥吗?”从此事可以看出,范仲淹一心向学的决心。

1015年,27岁的范仲淹中了进士,中进士时也是以“朱说”这个名字上榜的。1017年,任集庆军节度推官,这时候才上表,“朱说”正式改回“范”姓,名仲淹,字希文。

二、带兵打仗很厉害,范仲淹的军事才能

宋朝从立国以来,就没有能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政权,北方是强大的游牧民族契丹建立的辽国。后来在西北边疆的西夏崛起,1038年自立为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府。1040年,在韩琦的推动下,朝廷诏命范仲淹,恢复天章阁待制,前往永兴军任职。后升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宋朝名臣范仲淹后代子孙结局如何(北宋名臣范仲淹)(3)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北宋 范仲淹

这首《渔家傲·秋思》就创作于范仲淹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期间,是范仲淹在西边边疆戍边期间写下的,这时北宋和西夏正在军事对峙之中。范仲淹到任后,首先加强防御,把十二座旧要塞改建为城,同时以政令使羌族不为西夏所用。

《宋史》: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在当时,范仲淹和韩琦齐名,称为“韩范”。在好水川之战中,范仲淹表示反对,韩琦未听,后宋军大败。1042年,宋军在定川寨之战大败,范仲淹率军救援,西夏军队撤退。1044年“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范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善于将外交与军事结合,受到了边疆少数民族特别是羌族的爱戴。宋仁宗也是非常欣赏范仲淹的军事才能的。

三、北宋一代名臣范文正公

 《宋史》:论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宋史》中对范仲淹的评价很高,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范文正公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更是军事家、教育家,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下笔成文,又能征善战。其所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不仅影响了宋代,更影响了后世的中国人,激励着无数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中华文明作出贡献。

宋朝名臣范仲淹后代子孙结局如何(北宋名臣范仲淹)(4)

后记:谈到后世范仲淹的影响力,再分享一个轶事:明代洪武年间,苏州有个叫范文从的官做到了御史,后获罪将判死刑。明太祖朱元璋在查看死刑犯的案卷后,看到他的籍贯和姓名,将他招到面前,问道:“你是范仲淹的后人吗?”范文从答:“我是范仲淹的第十二世子孙。”朱元璋突然沉默,叫人取来纸笔,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将这几个字送给范文从,下旨:“此可以免你五次死罪。”分享这则故事可以看出,范仲淹一生的为人品行,受到了后世的一致赞誉,其报国利民的思想值得我们后世每一个人学习。

参考书目:《宋史》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