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1)

叶家辉的妈妈想跳海轻生,因为心里一直装着妈妈,他在去买糖的时候,回头看了一下,幸亏这一个回头,不然,家辉就会永远失去妈妈了。

结局显得有点仓促,很多事情的结局还没有交代清楚,让观众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但是,不得不承认,《女心理师》给大家带来的不仅是视听上的新鲜体验,剧中的故事更是直击人的心灵深处,抽丝剥茧,也让观众再一次走进自己的内心。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2)

剧中各个部分的主人公,都有不同的心理情感困扰,在他们身上,我们应该读懂这6个关键词。

1、闺蜜情

贺顿和汤莉莉是在夜市路边摊认识的,从陌生的路人,成为了非常想要好的闺蜜。

很多人说,女性朋友之间没有真正的友情,有的只有攀比和嫉妒。但是,在贺顿和汤莉莉身上,我们看到了最好的友情。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3)

剧中还有一对闺蜜,那就是莎莎和方雨萱,莎莎是个很单纯真诚的女孩,她把自己所有的心事都跟闺蜜倾诉。

但是,方雨萱是个很有心机的女孩,莎莎遇到情感困惑时,方雨萱给她出的是馊主意,最可气的是,她在自己好朋友的婚礼上搅局。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4)

这样的闺蜜不要也罢,人家一辈子最重要的场合,被你搞成了笑话。

女性之间不是没有真友谊,而是要遇到合适的人,贺顿和汤莉莉她们两个互相懂得,也真心为彼此考虑,又都愿意为这段友情付出。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5)

朋友,是没有证书的,想维系关系,靠的就是两个人共同的付出,当你珍惜时,你就会收获真正的闺蜜情。

2、亲情

剧中百分之八十的剧情都涉及到亲情,没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少不了亲情。

贺顿和妈妈之间,尤娜和父母,蒋静和妈妈,叶家辉一直在努力寻回母爱,汤莉莉虽然恨妈妈但又不会抛弃妈妈……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6)

人离了亲情,就像是一个没有根的蒲公英,到处飞扬,永远没有自己的家。

叶家辉个人很优秀,但是,他过得并不快乐,因为他没有家,他不知道自己努力获得的这些财富、成就、荣誉该跟谁分享。

我们永远不能否认,我们都渴望亲情,也都被亲情束缚着,这样自己的心才有归处。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7)

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一旦失去,就永远失去了,叶家辉的妈妈虽然有精神疾病,但是,他依然最爱傅棠。

3、不完美

世上完美的人,没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你才会自信。

小莫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年少时被同学霸凌过,他在工作中又受人排挤,他觉得自己太糟糕了,没有人喜欢他,不把他当回事。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8)

詹璐生完孩子被迫辞职,生完二胎又遇到了产后抑郁,在她做完心理咨询后,她终于鼓起勇气重回职场。

在面试官向她提问时,她不自信,自己要照顾两个孩子,因为好几年没有工作了,自己对工作也比较生疏。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9)

最重要的是,她和其他未婚女性相比,她的精力会被孩子分走很多,孩子如果生病,她还要请假。

生完孩子,女性在找工作时的竞争力确实不大,但是,詹璐成功了。

因为她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又想好了克服方法,人不完美不重要,重要的是愿不愿意去修补。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10)

小莫在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后,他也有了改正,换了一份新工作,还当上了小组长。

我们都不完美,也别把不完美当成你退缩、失败的借口,没有一个人成功是因为万事俱备,都是在努力克服。

4、原生家庭

看到这个词,估计有些人该心里难过了:为什么我的原生家庭会是这样子的呢?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11)

蒋静的原生家庭更令人窒息,她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是个控制狂魔,从她的衣食住行,到她的朋友,她的兴趣爱好,甚至是她的人生,她妈都要去控制。

妈妈还美其名曰是为了你好。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谈到了有关爱的6个谎言,其中一个是:

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他还进一步阐述到:这种窒息感不难理解,因为父母替孩子作所有的决定,就是在从精神上掐死孩子的生命。

是啊,生活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蒋静就像是妈妈的提线木偶,妈妈让她动哪里,她才能动哪里。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12)

除了这样的原生家庭,还有叶家辉,妈妈精神有疾病,生父不知道他的存在,养父把他当成报复的棋子。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13)

钱开逸,从小父母双亡,但是,父母却给他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让他心里充满阳光。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14)

小莫,父母给他的关爱很少,该被父母保护的年纪,父母却把儿子的“不合群”看成是儿子自己不争气,全部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

这样的父母很显然是不合格的,生了孩子,却没有好好教养孩子,更没有保护好孩子。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15)

如果原生家庭很温暖,我们是幸运的,如果不够好,甚至是让你伤痕累累,也别难过,愿意重新认识自己,就能慢慢摆脱掉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

同时,也提醒了家长,生孩子,更重要是养孩子,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请你用心做。

5、情绪

情绪近几年被提及的次数也很多,大家越来重视自己的情绪问题,也越来越多的人在情绪上有了困扰。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16)

父母的情绪会影响一个家庭的氛围,大芳情绪不够稳定,经常胡思乱想,她的坏情绪也严重影响到了夫妻关系。

剧中很多人的心理问题,表现在了情绪问题上,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影响到了生活工作。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17)

尤娜因为父母离婚,情绪上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她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家里人的注意,另一方面她的情绪也确实有点反常。

好情绪是别人给不了的,只有自己努力创造,有很多坏情绪是因为自己想得太多了。

大芳说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她总是胡思乱想,后来,她明白了,那是因为她太“闲”了,已经没有了自我,如果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她就不会这样。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18)

情绪不好,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生活工作,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现代心理学家已经证实,情绪没有好坏之分,负面情绪也有可能升华成积极行为。 把负面情绪转化成正向动力,自然就云开雾散了。

6、内耗

在群体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内耗效应,人们把社会或部门内部因不协调、或矛盾等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方面无谓的消耗而产生的负效应现象。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19)

我们延伸一下,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内耗。

我们终其一生,其实都是在跟自己作斗争,别人只能影响一阵子,自己才能决定自己一辈子。

想得太多,是内耗。

夫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也是内耗。

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而处处去讨好别人,自己反过来后悔,也是一种内耗。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20)

我们很多人,把精力放在了内耗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女心理师》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莫,他会因为别人一句话、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内疚半天。

他把更多的能量用在了心理摩擦上,而不是对外的行动上,很多人都会这样,内疚、后悔、不好意思。

女心理师分几个阶段(女心理师大结局)(21)

不停止内耗,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不停止内耗,你就会被自己毁掉。

看完这部剧,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莫的故事,我觉得我自己身上也有他的特点,不会拒绝人,明明是别人的错,自己心理却会难受很久。

不过,我在慢慢改正,因为有更多有意义的事等着我去做。

《女心理师》中,哪一段给你的印象最深?让你有所感悟呢?

作者:沐子

关注@沐子情感Lucky,阅读更多情感文章,阅读更多心理、情感故事,感受人生百态和世间冷暖!

#女心理师征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