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愚畏罚反自欺(劝君少骂伪君子)

劝君少骂伪君子

——伪君子与真小人,何者更可怕?

文/老庄友华 2021-11-30

吏愚畏罚反自欺(劝君少骂伪君子)(1)

01

有位朋友,在体制内做过厅官、上市公司董事长。年近四十下海,打拼几年后,变身成为境外上市企业董事局主席。好几次在纵酒言欢间,他都笑嘻嘻地发问:我假装对你好,假装了一辈子,你说是真的还是假的?

这个问号,我从未正面回应,却是不时在心底转悠。

妝逼!这是许多人张口就来的口头禅,表达出十足的鄙薄厌恶。然而,不知有多少人想过:一个正常人,有没有可能完全不装?

孔子自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据此而论,为了不逾矩,要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便巍巍乎若孔圣人,在七十岁前,也无法做到从心所欲,还是需要装一装。

可想而知,众多豪门绅士、大家闺秀,纵然底色高贵,照样也离不开装。男人的西装革履吊领带,女人的口红眼影高跟鞋,各种时尚品奢侈品,说穿了都不过是人生的道具。

人生本来就善恶并存、面相繁多,还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承担社会的、家庭的多种职责。每个人不管为官为民、为父为师,都没有可能不装不作、本色出演,不会不带点装模作样假斯文。一个人有心朝好的方向努力,将好的形象示人,虽未能至,心向往之——这是高雅的装。

人性原本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儒家强调慎独,盖因人在独处时,最少外部约束,最易原形毕露。一个人还想有所追求,首先要战胜自我的弱点,这就必须靠理性自律,靠意志自我约束。因此,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将抱朴守拙、内敛锋芒当作大智慧、成功秘诀——这是功利的装。

南怀瑾说“人生如同一场戏,戏已经开场了,你就要演下去……”演下去不放弃,假戏就能唱成真,人生也能由此进入新常态。

遗憾的是,大家往往把这些“装”,都当作了“伪”。再好的事,但凡和“伪”挂钩,都会很不妙。伪善、伪君子的污名化,致使人们就是有心向善、做正人君子,也还得谨小慎微多避嫌。

02

儒学被批评者斥为伪善。孔孟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伪善。

孔子从来就不含糊:“乡愿,德之贼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孟子更是不厌其详,痛批乡愿之伪善:“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对这类人欲否定举不出过错,想讽刺找不到理由,他们“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

我有一种感觉,儒家被冠以假道学、伪君子,与满清皇族的刻意栽赃、恶意丑化有关,意在打击汉儒的文化自信。当然,这只是假设,尚需“小心求证”。

国人贬损伪善,实属历史悠久、言辞丰富且刻薄,诸如笑面虎、两面派、别有用心、披着羊皮的狼……然而对于真小人,反倒是宽容有加。

十年探索时期,贫宣队、工宣队和军宣队的大爷们,坐上主席台,都爱自豪地放大音量:“我是个大老粗!”人们坚信不疑:高贵者最愚蠢,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不能那样温良恭俭让……从普遍轻视知识、唾弃温情,到社会风气趋向粗俗化、小人化,直至铺天盖地的巫陷告蜜、文攻舞斗,或许都暗含警示:批判伪善,就是释放真恶。

许多历史记忆,大约真能沉淀于人的遗传基因。有文章说,不久前做过小测验,结果多数人赞同“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这出大合唱,不乏名人捧场,连易钟天教授都认为:真小人就比伪君子更让人放心,也更靠得住……伪君子装(伪装),真小人不装(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讲,真小人反倒更接近于善。

看看微信群聊,时政写手们有的勇于嘲讽良知、逻辑,有的公然自称俗人、小人。查查网上议论,也是罕见的几无杂音:《恶很可怕,但比恶更可怕的是伪善》、《王蒴:中国社会最可恶处在于伪善》、《莫里哀<伪君子>:伪善比真恶更可恨》……

希望我是杞人忧天:这些反智的历史后遗症,宁做真小人的共识,会不会流传恒久远?

03

中国从古至今,危害巨大的不是伪善,而是真恶。

现在,读到《商君书》,想起《史记》那些句子:“天下苦秦久矣!”“今秦,虎狼之国也!”犹自心惊肉跳。大概只有读懂商鞅的真恶,才能感觉孔孟的伪善,其实弥足珍贵。才会理解古人何以喊出“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秦国施行严法酷刑,系统性的愚民弱民,将秦民全都打造成耕战机器。虽能横扫六合,难逃二世而亡。暴秦暴亡的警醒,儒学儒生的制约,促使后世的君王,只好儒表法里,行点伪善,与民生息。朝廷要是表里皆法,不加掩饰强作恶,民众只能陷入更加黑暗的长夜。

最近有段视频,播出一位女公务员,为钱财对80多岁的母亲大打出手。经常见诸网络,有些儿女啃老啃得不满意,竟凶狠地辱骂、殴打甚至杀害父母。

众多好心人,救助倒地老人以后,同样反遭诬告讹钱。山东某些高速路段,有人在夜里设置石块等障碍,等到发生车毁人伤亡,再实施劫掠。许多商家以毒食品、假药品(异苗),坑害大众的身体,骗取大量的钱财……

这些人只为钱,就能从反噬父母、恩将仇报到伤人害命……无恶不造,实不知天良何在?还有人不为钱也作恶,亦不知人性何存?

公园的垃圾桶何辜?有人偏要去挨个踢翻。路边停放的共享单车,有人硬是一辆辆搬起来扔进河里……这种损人不利己,快感缘何而来?

副教授当街出手,因政见不合大扇8旬老人的耳光。博士生勇献计策:要在地球深处引爆合弹,与美蒂同归于尽……这帮货应该没少读书,缺的竟是什么?

凡此种种乱象,显然无关伪善,一言以蔽之:是真恶!伪君子起码也要懂廉耻、明善恶,不然何以伪装?

真小人专门损人利己,惯用下三滥的狠招毒招,只管输赢祸福,不顾是非善恶。完全不知何为道德,敢于践踏任何规则,作起恶来毫无底线。张献忠们但凡学一点伪善,装半分伪君子,何至于天不怕地不怕,疯狂残暴到无休止地杀杀杀?

04

德国思辨哲学家的研究成果,比起国内一些自媒体评论,应当更为专业吧?

在康德那里,伪善被认为是人性深处的“根本恶”。大哲学家的见解,虽然并非不容置疑,但对于探究伪善、伪君子的实质,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邓晓芒系华中科大哲学教授,他对康德以及德国哲学,既有原著翻译,又有多部专著,还有系列文章、演讲。俺不妨偷个懒,就按邓教授阐述的康德虚伪说,归纳几个要点:

1、人性中的根本恶就是虚伪。每个人都有虚伪的一面,这是人的自由意志带来的必然后果。伪善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说谎和造假,而是属于更深的层次,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欺和欺人。

虚伪是人身存在的本然罪性,由此派生一切其他恶行(如偷盗、抢劫、凶杀、奸淫等等)。根本恶不是用某种手段可以改正的缺点,个人即使通过反省和忏悔意识到这种恶,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从内心清除,彻底地克服和制止。

2、伪善是一种“可以允许的道德假象”。人人都装作有道德,这时伪善是可以允许的,在社会文化的进步过程中,也免不了这一现象,装文明肯定比赤裸裸的野蛮好。虚荣、贪婪、权力欲当然不好,但这些可以发展人的才智和趣味。历史在进步的过程中对人性进行教化,人们在虚假的礼节中学会了彬彬有礼、互相谦让,于是变得文明起来。

根本恶并不是只有消极意义,也是人类道德能够存在和进化的必要前提。它能时刻调动起人的自由意志,和人性恶的倾向作斗争。黑格尔所谓“理性的狡计”,就是将人的恶作为历史进步的杠杆。

3、真诚只有自我感觉,没有外在标准。真诚不容易做到,以为自己真诚就真诚了,这只是自欺。忠诚和谄媚只有一步之遥。凡被认为虔诚的态度,就会有人模仿,以达到其他目的,这就成了不虔诚。因此,虔诚和伪善就是一个相互纠缠、交替上升而永无止境的等级阶梯,绝对虔诚只是永远无法确定的一个彼岸理想。

05

不用置疑语言的力量,众口肯定能铄金。一个说法流传开来,就能营造舆论氛围,影响大众的思想与行为。

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说:“败坏思想的捷径是败坏语言。”“如果说,思想可以败坏语言,语言也可以败坏思想。”

国人对虚伪的经典表述:“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就该算作“败坏语言”。仁义道德久经捆绑,与男盗女娼似已合二为一、互为表里,变成了假道学、伪君子的代名词。

伪善本是人类的共性,并非专属的国民性,但大众群起而骂之,恐怕就真是特色了。对伪善的长期攻击、过度污名化,催生了真坏胜于虚伪的社会舆论和大众心态,促成了真小人的盛行、低俗化粗鄙化的泛滥。

现在别说君子,就是伪君子,除了台面表演还能多见么?但多数人仍要“宁做真小人”,实在令人细思极恐。这种共识既颠覆传统,又悖逆文明,只能导致大面积的教养缺失、道德败坏。

当然,我不会爱慕虚伪、争当伪君子。说谎不仅是恶习,更是愚蠢——要想圆一个谎,往往还要编一百句谎。不想说的,回避就是了。我多次写过且至今坚持:人不能太做作太猥琐,应该尽量活得坦诚、洒脱一些。

但是,我如果只能伪君子真小人二选一,肯定大脚踹开真小人。历史与现实都有沉痛的教训:无论在庙堂上,还是在江湖中,真恶、真小人只能制造苦难、败坏人心、阻碍文明进步。

正人君子,诚然不可作为公共道德标准,却还是善良、文明的方位所在,起码不能予以鄙视嘲笑,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不能以当小人为荣……人要知耻,要有道德底线,不可因恶小而妄为。

警惕真恶,唾弃小人,要先从语言、概念开始,回归常识与理性。然而闭目神驰,前路漫漫其修远兮!当宋襄公的讲规则沦为笑话,汉高祖的不择手段成就大业,毫无底线的小人精神,就成了通行无碍、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份历史传承,至今根深蒂固、信徒众多,未知何时何人能够撼动?

吏愚畏罚反自欺(劝君少骂伪君子)(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