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叶问电影的说说(姓叶的终于讲完了姓叶的故事一一叶问4影评)

个人原创,首发豆瓣。

笔者算是《叶问》系列最老的影迷了,2008年,当《叶问1》还叫《咏春》的时候,就密切关注这部电影。后来上映了,改名叫《叶问》。

后来,亲眼看着叶伟信王家卫邱礼涛袁和平们,联手打造出来的叶问宇宙。他们创造叶问品牌也好,消费叶问价值也罢,但在笔者心中,《叶问》已不仅仅是一个功夫片,而是人物传记片。

王家卫功不可没,邱礼涛亦有贡献。但始作俑者,叶伟信无疑。

《叶问1》里,伴随着影院杜比音效空灵的击打木桩声,和甄子丹机械呆板的练功动作,一个痴迷武学的凡人形象愈加丰满起来。追求极致境界的武者,在国恨家仇的时代无法独善其身,哪怕你是宗师。

可以看出,叶伟信在打造《叶问1》时,除了商业片元素,他还是努力添加文艺片特质的。从讲拳到讲使拳的人,或许这就是从《咏春》到《叶问》,电影名字的改变吧?

所以才对叶伟信和甄子丹更期待。梁朝伟宗师气有余,武者范不足;黄秋生就一老江湖;杜宇航?压根没看。不是每个牛奶都叫特仑苏。

认为甄子丹是叶问的最佳诠释者,同时也想从《叶问4》得到一些更深的思考。

可是我错了,我分明跑错片场的本来看的是《叶问4》,结果走到《速度与激情》片场了。

各种翻车,小翻车十来分钟就有一把,大翻车从头贯穿到结尾。没有逻辑可讲,不符合常识。反正情节不叫情节,应该是“同一平行空间的另一宇宙”。

有人评论《叶问4》一成不变的宣扬民族主义,笔者笑了。哪里是宣传民族主义了?关键点是,编剧也不知道要宣传什么?反正这部电影说的是叶问要揍人,为啥揍?瞧不起中华武术、种族歧视呗。

为揍洋人强说歧。

但这个结论并不是笔者整篇评论的主旨,笔者要说的,是《叶问4》全篇电影的逻辑混乱,拥有基本分析能力的观众无法理解。

小翻车信手拈来几个:

1.叶问在唐人街打电话,外面黑天。肥波在香港接电话也是黑天(叶问家亮个小圆顶灯)。

微信群里有人解释:香港都是筒子楼,白天点灯。

好吧你们赢了。第二刷时笔者特意看了一下,叶问家窗外银白色和蓝色混合的颜色。好吧算了我不是杠精。

看完叶问电影的说说(姓叶的终于讲完了姓叶的故事一一叶问4影评)(1)

2.开头就有猫病。墨西哥卷发小黑送信和机票给武馆,因为语言不通,和叶问弟子打起来了。然后英语6级的佛山外国语学院高材生叶问同学用流畅的官方美语打消了误会。

英殖民时期的香港人不会英语?就算徒弟底层出身,没念过九年制义务教育,叶问这个富商之后怎么就会了?既然这么6,干嘛不教英语?难不成受马云启发?

虽然是小翻车,但也说明了这部剧的极度不合理:大部分冲突都是可以避免/没有冲突但强行创造出来的。

3.年龄不符。这时叶问老头儿了(参考《叶问·终极一战》),但《叶问1》的小翻译梁根没老,《叶问2》的肥波、罗师傅没老。看来大家是练了天山童姥的“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外表十八九、内心八九十。

后来二刷时,笔者明白了:为了给叶问留在美国找理由,因为佛山人在三番,才能卷入和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决斗(60年代旧金山有没有海军陆战队驻扎,我是懒得考证,反正这片子你就随便看看吧。艺术真实它都不考虑,它还能管生活真实?)。

因为给儿子留洋镀金找学校,才能被迫滞留旧金山;因为叶正年纪小,叶问才能给他找学校。为了剧情,叶问叶正小翻译胖波,委屈你们年龄不再增长一下下……

4.给叶正问诊的小明可以上美国留学,学成归来当医生,家境还可以贫寒——他家的天台给叶问教拳用,他什么阶级诸位一目了然。结果教了多年拳的叶问没积蓄、上美国没担保。这是主角光环吧?

看完叶问电影的说说(姓叶的终于讲完了姓叶的故事一一叶问4影评)(2)

5.用李小龙给的机票,坐飞机。旁边抽烟的人引得叶问咳嗽不止。叶伟信是要表现叶问呼吸道癌对他身体有影响,所以带病揍人的英雄精神吧?但是,这是飞机呀!60年代的美国航空,就允许抽烟了?

看完叶问电影的说说(姓叶的终于讲完了姓叶的故事一一叶问4影评)(3)

6.小翻译梁根找老板的合作伙伴,让他给叶问写推荐信。这胖中产一口的歧视华人的强调。笔者想不明白,梁根为什么不去求自己老板,而是找合作伙伴?怕欠自己老板人情?努力工作就是了,给他多挣钱。退一万步讲,就是自己老板不帮忙,也不能求合作伙伴啊!吃人的嘴短,万一他让你做损害自家老板的事情,你干不干?

编剧,你是在侮辱观众的智商吗?

看完叶问电影的说说(姓叶的终于讲完了姓叶的故事一一叶问4影评)(4)

7.整篇都是白皮肤洋人种族歧视,但一到万若男的舞蹈老师这里,就变了。非常公允,慧眼识珠。提拔万若男当啦啦队长。说她没受中华公会会长万宗华好处,我是不信的。我宁可这老师种族歧视,断了万若男梦想。这样金发洋妞也就不会剪若男长发、叶问也就没有英雄救美,若男也就不会和他来点小暧昧,叶问也就乖乖管徒弟要机票回香港。多好!

参见翻车4,笔者也就释然了。剧情需要嘛。洋老师,您也不容易。该不歧视的时候,咱坚决不能歧视!

看完叶问电影的说说(姓叶的终于讲完了姓叶的故事一一叶问4影评)(5)

8.女校长肯定跟万宗华有一腿!您看看,李小龙徒弟给叶问写推荐信,女校长百般不信任。自己同胞,还是律师。女校长都怕他欠学费。非得让叶问找中华公会担保,或者交10000美金。那么问题来了:欠费你可以停学啊。不发毕业证啊。中华公会担保,就不能欠费了?欠费找中华公会要,他就能给你?我怀疑是万宗华和女校长串通好的,就是要刁难叶问,让他向万宗华低头!

10000美金?

更搞笑了。这是致敬《叶问1》为了养家,宗师卖苦力、《叶问2》避难香港,要学费糊口吗?这套路到了《叶问4》,不合时宜。

如果说李小龙不能给师父担保,是因为他是华人,逻辑勉强说得过去。但交钱就能上学,李小龙做不到吗?功夫巨星啊!你要说那时还没发财,师父机票钱是他出的。就算10000刀勒是天文数字,李小龙你那么多徒弟,大家凑凑,不难吧?海军陆战队士官、移民局人员,一人出几千。你要说徒弟怕师父还不起?我白交你几年截拳道,学费抵欠款,行不?

你要说李小龙不知道这事儿,也不合逻辑。师父来给师弟转学,你是知道的,你也让自己徒弟律师写介绍信了。你就不能上点心,到学校打听打听,师父的事儿有没有阻碍?华人啥境遇,你在这几年,你不知道?

你就不去学校问问,你问唐人街的人行不?中华公会的可能不告诉你,你问问梁根眼镜小翻译行不?

师父可能碍于面子,不会要你的钱,你直接给女校长行不?没有师父,也就没有你今天的李小龙,10000美金多么?就算你不出钱,师父办事办成没有你都不打听不关心,对师父你是真不上心啊。

看完叶问电影的说说(姓叶的终于讲完了姓叶的故事一一叶问4影评)(6)

9.手被门夹了的情节实在不合理。咏春拳的一代宗师,反应敏捷、应变神速才是人之常情。虽然电影设定了小混混用铁门砸万若男的脸,危急时刻叶问用手臂挡了一下,造成了伤害。但极不合理。咏春的脚法非常凌厉。就算危急时刻,用脚也比用手距离远。就算你非得用手,空手道大胡子哥连和海军陆战队大BOSS,几百磅的重脚,你都能用手挡住,怎么偏偏几十公斤的铁门就能夹伤?

心灵猥琐的笔者只能理解是叶问想泡这个小姑娘,成心用的苦肉计。

剧情到了唐人街中秋庆典,大胡子哥连挑恤各大门派,叶问再次上演英雄救美,救下了险遭胖揍的女拳师。

这时笔者释然了,首先叶问并没有像救万若男一样,胸膛上挨一脚;其次笔者再次释然。本部电影中,但凡女性遭受暴力,必有妇女之友叶先森出手(出脚)拯救。合着女拳师之前上场的罗师傅他们的揍算是白挨了。应该让这个女拳师第一个出场才对……

最终战大BOSS,电影还在暗示观众,叶问的手受伤了,影响了咏春拳的发挥,在多么艰难、多么困苦的条件下,矢志不移地战胜了强敌。

听着这么像年终评选优秀员工的汇报材料?

如果叶问被门夹了一下手,影响了战斗,那么大BOSS海军陆战队头一晚和万宗华对决,不也被后者造成了伤害?太极拳绵里藏针,他只能伤得比叶问重。

看完叶问电影的说说(姓叶的终于讲完了姓叶的故事一一叶问4影评)(7)

小翻车信手拈来,大翻车比比皆是。

不同的是,大翻车严重影响整部电影的主线情节甚至是基调。

A.叶问与儿子叶正的父子矛盾。

叶正想学拳,叶问想让他读书。为什么不让他学拳?

我想不但观众想不明白、叶正想不明白,甚至叶问自己、编剧、导演,都想不明白。

叶问本身就是个武痴啊。自己毕生研究学习的专业,不让自己的儿子继承?

你想让他读书,然后呢?出来当个律师、医生、教师、公务员?他要这样想,他就不是叶问了,而是范进。

你要说想儿子重振家业吧?叶问这辈子都没重回佛山。

和叶问叶正相似,但专业内容相反的万宗华万若男父女,多少还值得观众同情。万宗华让女儿学太极拳,女儿偏要学跳舞。至少观众明白万宗华希望女承父业。

给儿子上美国找学校——找人写介绍信,这是一条贯穿《叶问4》的情节主线,就这么儿戏,就这么轻率,就这么毫无逻辑。

后面居然还穿插叶问知道身染重病时日无多打算在美国给叶正托孤,我彻底疯了。叶问经营香港多年,徒弟遍香江,还有一个大儿子叶准。不给叶正留香港,让他去美国?你是有多么想移民?

不说那地方只有一个李小龙,华人地位堪忧(没办法,你电影自己的设定,自己挖的坑,含着眼泪也得自己跳进去)单是你想让将来有人照顾叶正,你指着中华会馆那帮人物?你把他们揍了,你能担保他们的儿子将来不会揍你儿子?尤其你还不让叶正学武功。

B.叶问和中华会馆的矛盾

电影必须要有矛盾,要有冲突。叶问和中华会馆的矛盾在于:叶问徒弟李小龙将华人珍视的中华武术传给了洋人,还出书译成洋文,包教包会。

用现在的话说,大致相当于互联网联盟中的一个股东,将源代码泄露,使这个领域的高科技优势不复存在。

看到这里笔者恨不能站起来鼓掌。不愧是叶伟信,拍的就是有深度!咏春拳及中华武术的未来,是敝帚自珍,还是发扬光大?是固守传统,还是顺应时代?多么发人深思的主题!

十多分钟后,笔者啪啪打脸,老脸已肿。

洋人歧视华人,瞧不起中华武术。在电影后续情节中,比比皆是。那么李小龙教洋人武术,是不是=助纣为虐?洋人蔑视中华武术,李小龙怎么还能教出一堆洋徒弟,又有移民局、又有律师、又有海军陆战队?

后期中华会馆与李小龙的和解,更像小孩过家家。

移民局要抓中华会馆,大家便躲到李小龙武馆避难。李小龙为大家包扎伤口,大家动情地道歉:“小龙我们错怪你了。”

笔者只恨自己为什么带着智商上万达观影。

李小龙教洋人武术,洋人上唐人街中秋晚会上捣乱、洋人痛打中华会馆人员、洋人抓走会长、洋人还要抓其他人。我要是中华会馆的人,我宁可坐在那里等你来抓,也绝不逃到李小龙武馆避难。洋鬼子欺负我们也就罢了,你李小龙一个中国人帮着洋人欺负我们,我还得上你家避难?

士可杀,不可辱。

真正让中华会馆的人理解并原谅李小龙,只有一个办法:打。

李小龙痛扁移民局,暴揍海军陆战队,才能洗刷“带路党”的嫌疑。

看完叶问电影的说说(姓叶的终于讲完了姓叶的故事一一叶问4影评)(8)

C.李小龙在影片中出现,并表演了一段精彩绝伦的打斗,很过瘾,很李小龙。但很没高度。

你瞧不起我的截拳道,我看不上你的空手道。我们见真章,我们实践出真知。这本身和街头小混混斗殴区别不大。

你要说拔高到中华武术就是好,打架斗殴少不了的高度,可叶伟信真不给力啊。或者说他压根不想让中华武术放光茫。除叶问外,所有华人在剧情中都是挨揍,分分钟被KO。——除了这个李小龙街霸之战。那么请听题:

大胡子哥连中秋真·无双横扫各大掌门,李小龙在哪里?

海军陆战队大BOSS百人斩中华会馆,李小龙在哪里?

大BOSS无限连中华会馆会长万宗华时,李小龙在哪里?

(海军陆战队员赫文是李小龙的徒弟,通知一下师父你会死吗?)

凡是需要李小龙的时候,您呼叫的用户都不在服务区。

我替叶伟信编吧,恰巧这时候李小龙先生上好莱坞拍功夫片去了;然后顺道回大陆找《真功夫》打肖像权官司去了……

不行,编不下去了。

D.但凡大战之前,必定有一段文戏,阐述我方战斗的正义性、合法性、必要性。《叶问4》也不例外。

叶问要对战最终BOSS海军陆战队,万若男阻拦。叶问说了一段看似慷慨激昂的话,大意是“我是个练武之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我一定要站出来。这就是我们学武术的初心。”

叶问所说的“不公义”,指的是什么?

无非是万宗华被诬陷、非法拘捕,后被海军陆战队毒打至伤。

笔者再次懵圈。虽然《懵圈4》懵点无数,但这个堪称原则性懵圈。

你到底是为了捍卫中华武术而战,还是为了维护弱者而战?别告诉我两者皆有。

为万宗华而战,再锄强扶弱,那是为个人;为中华武术而战,大而言之是为民族。个人和民族相提并论?

心理变态的笔者只能判定,叶问是为了讨好人家小姑娘。

看完叶问电影的说说(姓叶的终于讲完了姓叶的故事一一叶问4影评)(9)

E.《叶问4》真正隐藏的最终大BOSS,不是海军陆战队官员巴顿,而是海军陆战队士官,华裔男子赫文。

观影时一位美眉告诉我:“他就是F4里的美作。”

笔者恍然大悟:不愧是美作,美美地作(此处读一声)啊,不作死就不会死。

拉着个木头桩子进军营,算不算标新立异?如果可以容忍的话,明天你拿一个手里剑、我拎一个血滴子,那还叫军营吗?你要是让别人认识这玩意的价值也行呀,通过你打赢对方来证明,你用这个木桩获得的能力足以超凡脱俗,结果你还被大胡子哥连打得灰头土脸。

事情若是就此结束,也算告一段落。可你赫文偏偏不服气,越级向大领导高级军官展示李小龙练功录像。大领导伯乐附体,赞不绝口,当即拍板让哥连等人去唐人街中秋晚会上搜集材料。不守纪律的哥连没有安分守己,反倒打架斗殴,哥连无忌擂台顶单挑六大门派。

哥连去唐人街搜集资料,你这个始作俑者是知道的吧?哥连啥脾气,你挨过揍不可能不了解吧?你就不会提前向各门派通个气,早做预防?哥连行凶的时候,你倒是上台阻拦啊,哪怕给揍个鼻青脸肿,也比在台下拿个相机当缩头乌龟好吧?

我只能认为赫文跟中华会馆的掌门们有仇。

随后哥连被叶问教训,引出了万宗华躺着也中枪,惨遭大BOOS毒打,然后叶问终极一战,宗师斗军官。

大BOSS巴顿的行为也毫无逻辑可言。

你说白人优越论吧?他爱将哥连用的就是空手道,日本人发明的。

你要说爱将哥连被打,恼羞成怒吧,更说不过去。你巴顿一个唯强者论,只敬畏暴力的人,人家把你小弟马仔打败了,没用阴谋诡计吧?凭实力打你,愤怒什么?你想替爱将报仇,冤有头债有主,你去修理叶问啊,收拾万宗华算怎么回事?

估计躺在病床上的哥连都得蹦起来暴走了:

“我挨揍了,凶手不是他!”

杠精赫文和精神错乱型人格巴顿,成功的将这部影片变成了不知道为啥而打的悬疑片。

F.最终战,针对大BOSS巴顿怎么打都不疼,他打你一下要你半条老命的超强体质的特点,叶问采取了先挨揍,等你露出破绽再精准打击你致命弱点的战术。先戳伤巴顿眼睛,降低其视觉,再撩阴击伤对方,最后标指插喉终结。

咏春拳杀招齐出。

最终战,把前三部努力塑造出来的形象尽毁。叶问成功的从一代宗师转型成了一代杀手。

大翻车E里,已经分析透彻了,这一战本就是稀里糊涂打起来的,毫无逻辑可言。偏偏要下死手,恨的铭心刻骨。

大宗师和街头小混混的区别是:我明明可以用暴力让你服,可我偏偏要用道德,用人格。

在人家的地盘撒野,人家有自己的文化,人家不认同你的文化,你就要弄死他,用武力强迫他认同,这算不算文化侵略?

没错,撒野。《叶问1》里,对手侵略了我们的国土,我们用中华武术维护我们的民族尊严;《叶问2》里,在香港,英国人蔑视我们的传统武学,我们用中华武术捍卫我们的文化尊严。而《叶问4》?

身为国人,我也希望我们的中华武术能够世界认同,可我更希望“你们国家的武学解决不了的东西,我们用中华武学给你解决了,所以你尊重中华武学,认同中华武学”。而不是“你不认同中华武学,我打到你认同为止”。

那么从《叶问1》——《叶问3》,一以贯之的叶问形象是什么呢?

请允许我引用佛山电台主持人交通国2018年出的MV:《叶问宗师》的歌词回答。

多少的武功

躲于那岁月中

仿佛雾里虹

谁能分清吉与凶

劝大家

胸襟要大同

便会一世将福心种

……

看完叶问电影的说说(姓叶的终于讲完了姓叶的故事一一叶问4影评)(10)

没有比这更贴切的点评了。

《叶问4》如果往咏春拳的传承方面拍,比如保守和改良的矛盾、师徒两代人的矛盾,将会更有意义。

脑海里,仿佛回到了11年前,在万达影城某片的开场前,播放一段电影预告的片花。屏幕上伴随着杜比声道空旷的击打木桩声,一个身着长袍的中年男子机械的练功身影,然后《咏春》两个字的电影标题铺展开来。

那是《叶问1》改名前的片花。

用一句话总结这篇影评。两个版本,一个好听的,一个难听的,意思都一样。

好听的版本:姓叶的终于讲完了姓叶的故事,累了;

难听的版本:叶伟信打出的咏春拳,最终被资本击倒了。

终。

2020年1月2日

创作价值经典文章,不求哗众取宠,拒绝商业软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