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半夏全员对赵丽颖的评价(致敬时代追梦人)

国 社区新媒体报道 由赵丽颖、欧豪、李光洁领衔主演的时代群像电视剧《风吹半夏》1月30日河北卫视晚间黄金剧场开播。该剧讲述了以许半夏为首的有志者怀抱雄心壮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奔流涌动,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的故事。《风吹半夏》改编自阿耐的原著小说《不得往生》,作为一部具有鲜明年代特征的剧集,该剧打破了大众对于年代剧内容存在一定观看门槛和热度上限天花板的认知,不仅成功定义了“新”年代剧的行业标杆,更以热血、真诚和温暖为创作底色,致敬各个时代的勇敢追梦人。

风吹半夏全员对赵丽颖的评价(致敬时代追梦人)(1)

半夏炼钢,民营企业的野蛮生长史

由赵丽颖饰演的许半夏,是1990-2000年代民营企业家的一个缩影。小说原著《不得往生》中,许半夏母亲不在,父亲另娶,自己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因自己出生而导致母亲难产而死,被学中医的父亲起名为:半夏——因为在中药里,生半夏毒。女主半夏磕磕绊绊长大,成为三人小组的老大,一身匪气,头脑灵活,官商之间游刃有余,打拼出一片自己的天下。电视剧中,半夏有着极高的情商,极强的行动力,清晰的条理逻辑,缜密大胆的思维。她白手起家,从废品收购站做起,倒卖废钢、建堆场码头、打通国际废钢进出口,一步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钢铁厂,志得意满。那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最快的时候,民营企业正是借助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春风才得以高速发展,比如城镇化建设、房地产投资兴起,直接带动了钢材行业需求量大增、价格上涨,帮助许半夏度过事业第一个冰点,借势起飞。

风吹半夏全员对赵丽颖的评价(致敬时代追梦人)(2)

吹过半夏的风也吹过了那个时代,它既是风口,也是风险。主创方反复翻阅上世纪90年代相关资料,对钢铁行业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调研。并对其中涉及到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脉络梳理,完美将人物的成长线和重要历史节点相结合,真正做到了用小人物见证历史发展和时代变革,充满戏剧感的同时最大化真实感官,让观众在手握“放大镜”追剧的同时,能够身临其境,借助许半夏和剧中其他角色的双眼去见证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风吹半夏全员对赵丽颖的评价(致敬时代追梦人)(3)

还原时代感,展示年代美

1000多个场景的勘景,300多个实景的改造,上万套服装的采购,只许半夏一个人的服装造型就300多套设计方案,包括最后的剧本全稿和导演拍摄台本都是在113天里面完成的,堪称“极限操作”。

创作团队不仅广泛搜集那个年代真实的影像资料,还会在工作群里分享自己珍藏的家庭照片,研究那个时代的色彩元素和风格特征。大到宏观的美术场景,小到出租车、路灯、栏杆等细节元素都力求最大化的真实,剧中出现的翻盖手机、厚重的台式电脑以及三鲜伊面等年代感十足的物件都让观众深度沉浸在故事氛围中。

风吹半夏全员对赵丽颖的评价(致敬时代追梦人)(4)

以许半夏的复古穿搭为例,总制片人高金玺介绍,很多衣服都是从收藏家和中古店里淘来的,制作团队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文艺作品,包括对服装面料、发卡材质都做了严格的调查。毛溦还补充了一个细节,“我们的服装选择严谨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我们这段戏演的是1991年,演员身上的衣服一定是1991年的。”剧组主创对上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的时装风格做深入研究,在尊重年代风格的基础上寻找到这些在现代看来也毫不过时的时装搭配和时尚单品,全剧许半夏共穿了180套不同的衣服,这也让当代人从服饰的范畴充分感受到年代之美。

总制片人戴莹表示:“许半夏的服装和造型其实也是角色状态的外化。早期艳丽的大红色块代表着内心的欲望,希望能够在商战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等后期真正成为翘楚之后服装的搭配风格其实就内敛低调了许多。”从整个的服装颜色和款式的变化中,观众能够清楚地感知到整个人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此外,《风吹半夏》重磅推出的时代金曲ost也很好地贯彻了这一创作准则,并收获了观众的积极回馈。

风吹半夏全员对赵丽颖的评价(致敬时代追梦人)(5)

剧里剧外蓬勃青春的力量

剧中以许半夏为代表的年轻人,乘着时代的巨浪,不畏艰难险阻、怀揣着个人梦想踏浪前行,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韧劲让他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这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具有着启发意义。

有“90后”说,追剧就是想看同龄人在上世纪90年代的逐梦故事;也有观众说,在有泪有笑的故事里看懂了未曾经历又不曾走远的时代。“剧中人物的故事有浓郁时代感。时代赋予的朝气蓬勃,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一众人物身上都有体现。”该剧导演傅东育说,自己与剧中主人公年龄相近,对于时代大潮中的变化感同身受,也因此创作中充盈着亲切感和表达欲。令人欣慰的是,大批“90后”保持着实事求是的、奋进的、蓬勃的、向上的精气神,正青春的他们看懂了上一代人的青春和奋斗。

风吹半夏全员对赵丽颖的评价(致敬时代追梦人)(6)

“许半夏是那个时代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的缩影。”高金玺说,“许半夏们”不管是面对成功还是失败,都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梦想。很高兴观众秒懂作品中积极向上、振奋人心的一面。

“看了《风吹半夏》我再也不要躺平了,趁着年轻,我要去奋斗,去拼搏。”不少观众由衷表示。《风吹半夏》传递出的奋斗精神和昂扬向上的风气和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谋而合,许半夏搞事业的冲劲儿也点燃了更多年轻人拼搏的勇气。可以说,《风吹半夏》连接起两个年代,引起了两代人的精神共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