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课件(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材料)

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课件(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材料)(1)

一、基础知识

1.《安全生产法》是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 2002 年 6 月 29日通过并于2002 年11 月 1 日实施的。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第四十六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第四十九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五十一条: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它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第五十二条: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14121日实施。

2.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3.我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是: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谁污染谁治理 3)强化环境管理。

4.凡新进公司的员工必须做好劳动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的“三级教育”即:公司教育、专业厂教育、车间(班组)教育。

5.安全生产“四不伤害”指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别人 、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6.预防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从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环境对人可能造成伤害的不安全因素。

7.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主要是指对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安全知识的技能培训

8.起重作业时,应先鸣号,起吊物品离地面高度应不超过 0.5 米,严禁从人头经过。

9.起重作业的三稳指起车稳、行车稳 、停车稳

10.灭火的基本措施:隔离法 、冷却法、窒息法

11.常见起爆火源有:电气焊火花、电火花 、工艺产生的反应热及各种明火、静电作用 、可燃物蓄热自然因素

12.按照电能的形态,电气事故可以触电事故 、雷击事故 、静电事故 、电磁辐射事故。

13.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

14.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额定值为: 42 V, 36 V, 24 V, 12 V, 6 V,其中在一般和较干燥环境中使用 42 V和 36 V,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下一般使用 24 V

15.可以用于电气设备带电灭火的灭火器有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

16.接地装置是由接地体和接地线组成,接零装置是由接零体、接零线和零线网组成。

17.大多数工伤事故的直接原因都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18.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相交时,则发生事故。

19.班组的生产工人应在班前、班中、班后进行自检,在此基础上,班组长应进行日常巡检和每周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20.起重设备中的紧急停止开关的作用是: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切断整机电源兼送断电开关。

21.海因里希法则:是指每300起违章行为的发生会引发29起轻伤事故,每29起轻伤事故的发生会引发1起重伤或死亡事故

22.国家规定的安全色中绿色代表安全 。

23.可燃物质的燃烧、爆炸必须同时具备存在可燃物质、助燃物、火源

24.起重设备用的钢丝绳报废的标准:断丝数超过横断面的10%腐蚀退火死结变形

25.吊钩的报废标准:张口变形不超过10%,磨损度不超过10%、有裂纹

26.员工在横过道路时,应注意观察来往车辆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二、选择题:

1.对触电者进行抢救时,必须立即做人工呼吸

2.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断开电源开关,或用干燥的竹枝、木杆隔离或挑开电源或带电体。

3.出现先兆中暑式轻度中署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到阴凉处休息,并饮适量食盐饮料,几十分种或几小时后就会症状消失恢复体力。

4.警告标志采用色,应急按扭用色,非紧急情况不可以使用。

5.每天工作前都必须对本岗位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点检,确认是否异常。

6.三线电缆中的红色线是火线

7.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缺氧

8.安全帽应保证人的头部和帽体内顶部的间隔至少应保持 __32毫米空间才能使用。

9.从人体 左手 部位流经心脏的电流是最危险的电流途径。

10.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11.在梯子上工作时,梯与地面的斜角度应为60 度左右。

12.消防灭火器灭火时,人的站立位置应是侧风方向

13. 炎热而潮湿工作环境是不适合进行电焊的。

14.铲车铲运时,如有大型货物挡住驾驶员视线时,应倒车行驶

15.【安全生产法】所指的危险物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

16.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电焊工、铲车工、电工 。

17.我国【安全色】国家标准中采用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

18.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 警告标志. 指令标志. 提示标志四类。

19.通过人体电流越大,致命时间越短;电流通过人体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

20.数十毫安的工频电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的电击。

21.起重工作时,所有人不能在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停留或行走。

22.火灾致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窒息或中毒

23.触电事故中,人体接受电流伤害是导致人身伤亡的主要原因。

24.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中,首先需要有合格的工作台

25.由于汽车尾气造成的空气污染属于公害

26.下列哪些原因易导致机械伤害

1)工具、夹具、刀具 2)设备缺少安全防护设施 3) 操作现场杂乱 4)金属切削飞溅

27.起重机驾驶员在起重作业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机件有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停止作业,设法进行排除____。

三、判断题

1.电气设备着火时,可以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准用水扑救。

2.遇上可燃气体泄漏燃烧,应立即关装闭该泄漏管道的阀门,再将火扑灭。

3.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5米

4.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各种容器未经彻底处理,不能焊割。

5.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是企业,因此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法人负责制”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6.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7.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有电。

8.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9. 易燃易爆场所门窗要求向外开,是为了一旦发生以外情况泄压和人员疏散。

10.焊接作业时,应满足防火要求,可燃、易燃物料与焊接作业点火源距离不应小于10米。

11.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2.电动葫芦吊重物时一定要垂直向上吊

13.机械设备必须做到的“四有四必有”是指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

14.多人受伤的情况下,应先救命、后治伤。

15.当眼睛为碎屑所伤,要立即去医院治疗,不要用手、毛巾擦眼睛。

四、问答题

1.我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我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是:以人为本,以法为纲,持续改进,永保安康。

2.我公司的环境保护方针是什么?

我公司的环境保护方针:保护环境,遵章守法,清洁生产,和谐发展。

3.企业员工安全职责有哪些?

1)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做好各项纪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情况。

3)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4)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5)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设备,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6)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各种防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7)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

8)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

4.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应遵守什么?

必须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5.安全生产“八不准”是指?

1)不准穿背心、赤膊或带围巾进入生产区域。2)不准穿凉鞋、拖鞋、高跟鞋进入生产区域。3)不准在车间内进行体育活动。4)不准将自行车、摩托车停放在车间内。5)不准带小孩进入车间内。6)不准穿裙子、短裤进入车间7)车间内不准窜岗;8)不准在车间内嬉戏、打闹或者相互追逐。

6.起重作业“十不吊”指什么?

1)指挥信号不明或违章指挥不吊;2)光线不清不吊;3)重量不明不吊;4)超负荷不吊;5)斜拉歪吊不吊;6)绳索未捆绑牢固不吊;7)棱角未包垫、吊物直接加工或焊接的不吊;8)易燃易爆物品不吊;9)吊索具报废不吊;10)液体金属装的过满不吊。

7.危险作业包括哪些内容?

1)高空作业;2)带电作业;3)禁火区进行明火或易燃易爆作业;4)爆破或有爆破危险的作业;5)有中毒或窒息危险的作业;6)其它相应危险的作业。

8.在禁火区需要动火该怎么做?

在禁火区需动明火,必须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经过安技部门、消防部门审核批准,方可动火。

9.预防事故的十项硬件原则是什么?

1)消除原则;2)预防原则;3)减弱原则;4)隔离原则;5)联锁原则;6)设置薄弱环节原则;7)加强原则;8)减时原则;9)合理布局原则;10)替代原则。

10.安全生产的意义是什么?

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和潜在的职业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员工在安全的、没有职业危害的情况下,从事劳动活动。

11.事故处理的“四不放过”是指什么?

事故发生后要做到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

12.有害物质危害劳动者健康的途径有哪些?

1)通过呼吸道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2)皮肤接触有害物质;3)有害物质由消化道进入人体。

13、人的基本安全素质包括什么? 答: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

14、安全色中红色代表什么意思? 答:红色代表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

15、何谓安全生产中的“三违”现象?答: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6、习惯性违章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答:特征是普遍性、反复性、顽固性。

17、从业人员的基本权力是什么?

答:从业人员的基本权力包括:(1)享受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2)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3)安全管理的批评检举控告权;(4)拒绝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权;(5)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18.什么是危险源?什么是重大危险源?什么是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根源的三个因素是?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情况。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超过临时界量的单元。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根源的三个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及作业环境缺陷。

19.什么是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概念是:企业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某种特性,它会给环境造成变化和影响。

20.环境因素的7种类型是?

环境因素的7种类型包括:水、气、尘、固废、噪声四种污染排放型环境因素,土壤污染、资源能耗和其它环境问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