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知道自己有个儿子(为何明宪宗一生却独宠她一人)

中国历史上女人当政的历史实属罕见。耳熟能详,鼎鼎有名的比如唐朝武则天,侍奉过唐代三朝帝王,而她自己最终取代李唐建立大周,还有清末的慈禧皇太后,二十年垂帘听政,将皇帝把玩于鼓掌之间。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既没有即九五之位,也没有垂帘听政干预国事。但却是一个比皇帝和皇太后更厉害的人物,此人便是大明朝宪宗皇帝朱见深独宠的万贵妃。

明宪宗知道自己有个儿子(为何明宪宗一生却独宠她一人)(1)

明宪宗和万贵妃

说起万贵妃,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是何许人也?万贵妃原名万贞儿,青州诸城(今山东潍坊诸城市)人,万父为县衙小吏,受株连谪居霸州。万贞儿四岁时即被送入宫为婢,侍奉孙太后,并深得孙太后喜爱。据史书记载,万贵妃“貌雄声巨,类男子”,意思就是说她外貌长得极其“雄壮”,说话声若洪钟,就像一个男人。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宪宗皇帝虽然后宫三千佳丽,只独宠万妃一人,这是什么原因呢?

明宪宗知道自己有个儿子(为何明宪宗一生却独宠她一人)(2)

万贵妃影视形象

要探知其中真相,还得从宪宗皇帝的幼年经历说起。明宪宗朱见深,为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土木之变时,英宗北狩(做了鞑靼的俘虏),朱祁钰(朱祁镇弟,土木之变后,在群臣和孙太后拥戴下即皇帝位,朱祁镇“南门之变”复位后被废黜)即位,是为景泰皇帝,即位后即废除原太子朱见深,立亲子朱见济为太子。但第二年,朱见济就生病夭折了。朱见深两岁时,孙太后因太子朱见深无人照顾,便安排万贞儿照顾朱见深,时年17岁。朱见深离开皇宫时,所有人都对这个废太子唯恐避之不及,生母周皇后恐图惹是非,对他也是避而不见,年幼的朱见深失去父爱的同时也失去了母爱,只有一位宫女始终对朱见深不离不弃,此人便是万贞儿。时年朱见深5岁,而万贞儿当年22岁,万贞儿将朱见深视如己出,不离不弃。后英宗趁景泰帝病重,复辟重新夺取皇位,才将亲儿子朱见深接回宫中。英宗驾崩后,18岁的朱见深即位,万贞儿就成为了万贵妃,宪宗集万千宠爱于她一身,而此时的万贵妃已经成为万阿姨了,毕竟已经35岁。朱见深对万贞儿的感情如同亲情,反而因为年龄差距加深了,通过十几年时间的积累,慢慢演化成爱情,或许正是他年幼时曲折的成长经历,才造就了这样一段年龄差距悬殊的爱恋故事吧。

明宪宗知道自己有个儿子(为何明宪宗一生却独宠她一人)(3)

朱见深幼年经历确实值得同情,史书对宪宗的评价也颇高,《明宪宗实录》中描述他:上以守成之君,值重熙之运,垂衣拱手,不动声色,而天下大治。孝宗宽仁豁达,不仅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还替于谦冤案追责平反,任用商辂等贤臣治理国政。时宽免赋税,举能任贤,减刑省罚,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而对于从小陪伴他成长的万贵妃,史书说她得宪宗专宠,把自己族人加官进爵,搜刮金银财宝,心狠手辣,祸乱后宫,废除皇后,残杀皇子(只要她知道后宫妃嫔怀孕,就会安排太监和宫女用一种特殊的按摩手法使胎儿流产,导致宪宗皇帝差点绝后,大明江山无人继承。后来的孝宗皇帝朱佑樘,还是在一个太监的保护下才保住了性命)等等劣迹,但都是一些没有触及原则性的问题,朱见深对她可以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仍然对她爱护有加。

明宪宗知道自己有个儿子(为何明宪宗一生却独宠她一人)(4)

万贵妃影视形象

而宪宗每次得知万妃生病,都十分着急,并说:“如果万贵妃出事,我也不会独活”。明人沈德符也不由叹服:“自古妃嫔承恩最晚、而最专最久者,未有如此”。由此可见,宪宗对万贞儿的宠幸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朱见深对万贵妃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那种超越亲情以及普通爱情的依恋。万贞儿从小到大照顾朱见深,深知朱见深的嗜好和脾气,虽然万贞儿形貌不扬,但是尽心侍奉宪宗,极其讨得宪宗欢心,她真心诚意对待宪宗皇帝,不然当初也不会始终对他不离不弃,陪伴他幼年最黑暗,最无助的时刻。而宪宗心怀感恩,也是一个懂得报恩之人,纵使万贵妃出生卑微,做出许多出格的事情,但始终对她倍加恩宠。

明宪宗知道自己有个儿子(为何明宪宗一生却独宠她一人)(5)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以至于宪宗在得知万贞儿去世痛不欲生,杳无他念,悲情说到:“万氏长去了,我亦将去矣”。也足见宪宗对万贞儿情深义重,山高海深。历史上罕有皇帝专宠大自己17岁的妃子的,众多野史说宪宗有恋母情结,善房中术等,总总说法毕竟有失偏颇,缺乏可靠依据,不足为外人信也。“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两人之间的那种超越时空的真挚情感,也值得后人敬佩。

(参考资料:《明宪宗实录》、《明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