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1)

首发:文文大保贝儿

一个有趣有料有态度的保险自媒体

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贝儿,你的脚后跟部保险博主。

01

增额终身寿怎么交费收益最高?

昨天我的一个客户小姐姐分享给了我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是,【趸交是增额终身寿收益最高的交费方式】,【我们不应该选择期交保费,而应该选择每年趸交一款产品】,【如果今年的产品没了,明年换其他产品就可以了】......

这些内容说的确实没错,趸交,就是一次性交清所有保费,确实是增额终身寿收益最高的交费方式。

比如说总保费都是100万,肯定是100万一次性给保险公司,比分10年给保险公司强啊。

比如说同样是存50年的时间,如果趸交100万,这100万就在保险公司整整存了50年;

但是如果10万10年交,那么只有第一笔的10万在保险公司存了50年,第二笔的10万存了49年,第三笔的10万存了48年......

那么这种情况下,趸交存的时间长所以利息多、期交存的时间短所以利息少,这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吗?

我们举一反二:

如果是买重疾险,趸交的总保费也比分30年交的总保费要低,而且低的多。

咱们全款买房也是花钱最少,因为只需要付房价,不需要给银行掏利息,利息全省了;

哪怕是贷款20年,也比贷款30年利息少,对吧?

但是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大家绝大部分人都是背30年的房贷呢?

两手一摊,没钱呗。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2)

大家都知道等额本息比等额本金利息多,为什么还是选等额本息还房贷的人多呢?

很明显,等额本息贷款30年的方式,月供最低。

那我们能说贷款买房没有全款买房划算吗?

我们当然可以这么说,因为贷款就要掏利息,全款不用利息当然更划算。

可是,如果现在有一个热搜,叫【专家建议年轻人全款买房不要贷款】,我想你肯定会说【建议这个专家不要建议了】。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3)

没错≠正确≠适合所有人。

有多少钱,干多少事,存钱也是如此。

趸交跟期交,没有好坏之分,我们每个人的现金流情况是不一样的,对未来现金流的预期也是不一样的。

资产配置本身就是一个“细水长流、厚积薄发”的过程,像我身边也有父母给孩子存钱,一个月存个几百块钱的也有的。

可是你让她一次性给孩子存个10万20万的,真的直接就劝退了啊。

我昨天给我另外一个小姐姐做了一个保障规划,刚好她也问到了我,怎么选择缴费期最划算。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4)

我以【总保费12万】,分【趸交】、【3年交】、【5年交】、【10年交】四种形式,给她做了一个对比: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5)

从收益上看,确实【趸交】>【3年交】>【5年交】>【10年交】,可是,一次性掏出12万的压力,跟一个月存1000块钱,一年存12000块钱,连续存10年,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呀。

这个小姐姐最开始找到我的时候,是让我给她找一款可以按月存钱的产品,她说钱不多,想慢慢存一点钱。

结果对比着对比着,满脑子就只剩下【趸交收益最高】了——你看,我们都一样,走着走着,就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6)

02

每年趸交一个增额终身寿,是不是优于选择【3年交】【5年交】?

文章最开始发给我那篇文章的小姐姐,在看完了那篇文章之后,感觉自己的思路“打开了”,问我是不是可以每年趸交代替期交保费?

先说明一点,这位客户小姐姐之前已经投保过了,选择的是期交,所以我们的讨论就是单纯的【趸交和期交谁更划算?】,我本人说的话并没有任何的指向性哈。

包括文文大保贝儿之前的文章,也是在不同的缴费期的情况下,都进行了全面的对比,不存在我故意有什么话藏着掖着不说哈。

不需要以恶意的想法揣测我要表达的内容,我犯不着。

我做了个表解答了一下她的问题: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7)

你看啊,我们就以连续三年,都买金满意足(金玉满堂)这一个产品为例。

这里有一个大前提是,没有人可以永远18岁,没有人的时间和生命是静止的,我们第二年都会比第一年大一岁。

那么,我们可不是以30岁的年龄连续趸交三年哈,我们是30岁女性趸交10万,31岁女性趸交10万,32岁女性趸交10万。

朋友们,这个大前提非常重要,如果你觉得时间是静止的,咱就往下聊不下去了,因为时间就是在不停的流逝的。

我们选择在62岁的时候取出来,连续趸交三年的话,三年的总现金价值之和,是298380 288290 278540=865210元。

而如果是30岁女性选择3年交,到62岁,现金价值是869530元。

也就是说,3年交的现金价值,比连续趸交三年的现金价值,高了4320元。

当然你可以说,4000多块钱没多少,连续趸交三年就是好!

OK,这么想当然没问题,可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这是在这个产品连续三年不停售的情况下演示的。

如果后续这个产品停售了,后面的增额终身寿产品只会越出越差,那么这个现金价值的差距还会越来越大。

从2019年4.025%的年金险停售,到2022年增额终身寿险的陆续停售,利率持续走低已经是事实了,保险产品的现金价值怎么可能越出越高?

更何况,现在哪个增额终身寿产品能卖超过2年的?一早就被更新换代掉了。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8)

所以我又做了一个对比,选了三个产品,分别是弘康人寿的金满意足,目前趸交排名第一;横琴人寿的传世金彩(福享版),目前趸交属于中等;和谐健康倍护金生,目前趸交排名末尾。

我们就假设,第一年买到了金满意足,第二年买到了传世金彩,第三年买到了倍护金生,那么现金价值是这样的: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9)

我们还是选择在62岁的时候取出来,连续趸交三年的话,三年的总现金价值之和,是298380 284400 255624=838404元。

而如果是30岁女性选择3年交金满意足(金玉满堂),到62岁,现金价值是869530元。

也就是说,3年交的现金价值,比连续趸交三年的现金价值,高了31126元。

当然你也可以说,3万块钱不是钱,连续趸交三年就是yyds!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10)

——那如果你第二年、第三年能买到的最好的增额终身寿产品,还不如传世金彩跟倍护金生呢?怎么办?

那三年下来的总现金价值,只会更低。

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确实永远会有,但是咱们不都是想买个好的吗?

那么什么情况下,买增额终身寿险适合趸交呢?

如果你考虑的是,今年刚好有一大笔闲钱就想直接给存了,或者担心明年的保费不一定交的上,那这种情况下选择趸交,是没问题的。

如果本身就是计划长期交,那就应该一开始就规划长期交,连续三年趸交,真的没有三年交收益高。

那大家再想一下,这还是三年交的情况下,差距就这么大,五年交、十年交呢?

朋友们,永远不要用静止的眼光看待问题呀!

03

增额终身寿的缴费期,到底怎么选?

我们还是以金满意足为例哈,我们来看一下不同缴费方式下的收益率区别: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11)

不管你分几年存,它的长期收益率都是接近3.49%的。

我也有看到一些小伙伴的存钱计划,在同样的时限内,想存下更多的钱,那每天的目标就要高一些。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12)

那用增额终身寿险存钱也是一样的,比如你同样想存下来50万,选择3年缴费、5年缴费、10年缴费对应的压力是不一样的。

10年缴费肯定更轻松一些,正所谓“无痛感存钱”。

比如让你直接拿出来10万块钱,多少可能是会有些压力的;但是每年拿出1-2万,对生活影响是不是就不那么大了?

存钱就跟减肥一样,压力一大,就很容易放弃。

短期完成交费,当然没问题,收益更高,也不给未来留压力;

但是把缴费期拉长,也没有错,因为这样可以让存钱这件事,变得更容易也更轻松一些,过几年回头看,不知不觉就好大一笔财富。

趸交跟期交真的没有好坏之分啊!

其实存钱的意识大家都有,并且很容易就有了,但合适的方法、能让你坚持下去的方法,其实并不多。

这真的跟减肥很像,减肥的理论可能每个人都有一大堆,但是真的实操起来,只能说减肥的确是好难。

知易行难啊!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13)

我也找几家保险公司打听了一下,以后还会不会出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接收到的信号是:会出,肯定会出,但是就很难达到现在的收益水平和灵活度了。

因为大的经济环境不那么好,保险作为金融产品的一环,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而且,保险产品的收益都是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管对保险公司的后期偿付能力要求更高。

因此,后面再出的产品大概率收益情况都会再差一些。

说到底,存钱这件事和减肥和学习一样,不是非得等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才能开始的。

现在,就可以开始。

和你共勉。

何为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为交费年限(对增额终身寿的收益)(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