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地图(世界地图变迁史)

我们通过对1992年,2001年,2010,2019年出版的世界地图册的对比,来看一下30年来世界的变化。

我们分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北冰洋,南极洲分国家和地区逐一对比。

第三篇 非洲—埃塞俄比亚

【国 名】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面 积】 面积110.36万平方公里。

【人 口】1.15亿。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主要有奥罗莫族(40%)、阿姆哈拉族(30%)、提格雷族(8%)、索马里族(6%)、锡达莫族(4%)等。居民中45%信奉埃塞正教,40-45%信奉伊斯兰教,5%信奉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阿姆哈拉语为联邦工作语言,通用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奥罗莫语、提格雷语等。

【首 都】 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人口逾450万(2019年)。年平均气温16℃,年均降雨量1237毫米。

【重要节日】 阿杜瓦大捷纪念日(Victory of Adwa Day):3月2日;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执政纪念日(Downfall of the Derg):5月28日;埃历新年:9月11日(New Year)。

【地理】 非洲东北部内陆国。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历史】具有3000年文明史。公元前8世纪建立努比亚王国。公元前后建立阿克苏姆王国,10世纪末被扎格王朝取代。13世纪,阿比西尼亚王国兴起,19世纪初分裂成若干公国。1889年,绍阿国王孟尼利克二世称帝,统一全国,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奠定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1890年,意大利入侵,强迫埃塞接受其“保护”。1896年,孟尼利克二世在阿杜瓦大败意军,意被迫承认埃塞独立。1928年海尔·塞拉西登基,1930年11月2日加冕称帝。1936年,意大利再次入侵,占领埃塞全境,塞拉西流亡英国。1941年,盟军击败意大利,塞拉西于5月5日归国复位。1974年9月12日,一批少壮军官发动政变推翻塞拉西政权,废黜帝制,成立临时军事行政委员会。1977年2月,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中校发动政变上台,自任国家元首。1979年成立以军人为主的“埃塞俄比亚劳动人民党组织委员会”,推行一党制。1987年9月,门格斯图宣布结束军事统治,成立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1988年3月,埃塞爆发内战。1991年5月28日,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埃革阵)推翻门格斯图政权,7月成立过渡政府,埃革阵主席梅莱斯·泽纳维(Meles Zenawi)任总统。1994年12月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1995年5月举行首次多党选举。8月22日,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梅莱斯以人民代表院多数党主席身份就任总理。在2000、2005、2010年三次大选中,梅莱斯均蝉联。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包括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和商业城市迪雷达瓦在内的2个自治行政区,以及9个民族州。2019年11月,锡达玛地区通过公投宣布独立建州。

9个民族州包含阿法尔州,阿姆哈拉州,本尚古勒-古马兹州,甘贝拉州,哈勒尔州,奥罗米亚州,索马里州,南方各族州,提格里州。

1991年5月28日,以“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为主的埃革阵军队进入亚的斯亚贝巴,门格斯图政权宣告瓦解。放弃社会主义制度。1993年,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独立。1992年开始实行目前的行政区划。

1994年12月8日,制宪会议通过埃塞第四部宪法《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宪法》,次年8月22日生效,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成立。新宪法规定埃塞为联邦制国家。各民族平等自治,享有民族自决和分离权,任何一个族的立法机构以2/3多数通过分离要求后,联邦政府应在三年内组织该族全民公决,多数赞成即可脱离联邦;各州可以本族语言为州工作语言。 各州拥有自己的州议会,议员由直选产生,代表各个县。州议会选举产生州长,州长从州议员中选择并经州议会通过后组成州执行委员会委员。各州有分支部门,向执行委员会负责。

新宪法体制下,埃塞俄比亚分为9个州和1个联邦首都区。大约在1998-2001年间,德雷达瓦市也升格为州级。

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地图(世界地图变迁史)(1)

1990年埃塞俄比亚人口4789万,人均GDP为254美元。

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地图(世界地图变迁史)(2)

2000年埃塞俄比亚人口6622万,人均GDP为124美元。

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地图(世界地图变迁史)(3)

2010年埃塞俄比亚人口8764万,人均GDP为341美元。

埃塞俄比亚的历史地图(世界地图变迁史)(4)

2020年埃塞俄比亚人口11496万,人均GDP为936美元。

2020年6月18日,锡达莫地区脱离南方州,正式设立锡达莫州。2019年锡达莫公投案获得了当地98.5%的支持率。锡达莫州首府同驻阿瓦萨 ,即原南方州首府2021年11月23日,设立西南州。10月30日,埃塞俄比亚联邦议院批准成立。9月30日举行的公投中投票支持该地区州。

【经 济】 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门格斯图执政时期因内乱不断、政策失当及天灾频繁,经济几近崩溃。埃革阵执政后,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恢复较快,1992-1997年经济年均增长7%。1998年埃厄边界冲突爆发后,经济发展受挫。2001年,以埃厄和平进程取得进展为契机,埃塞政府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2002年,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计划,先后采取修改投资和移民政策,降低出口税和银行利率、加强能力建设、推广职业技术培训等措施,获国际金融机构肯定。但2002年因旱灾严重,经济增长率放缓,翌年有所恢复。2005年以来,政府实施“以农业为先导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口创汇型产业、旅游业和航空业,吸引外资参与埃塞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经济保持8%以上高速增长。联合国视埃塞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典范。2010年,埃革阵在多党议会选举中获胜后,着手制订并实施首个5年“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着力加强水电站、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制造业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中等收入国家。2015年,首个5年“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顺利完成。2016年起实施第二个5年“经济增长与转型计划”。2020年6月,埃塞政府出台主题为“埃塞俄比亚:非洲繁荣的灯塔”未来十年发展规划。

【资 源】 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英国、苏丹、约旦等国公司在埃塞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境内河流湖泊较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但利用率不足5%。目前森林覆盖率为9%。

【工 业】 工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进口。制造业以食品、饮料、纺织、皮革加工为主,集中于首都等两、三个城市。皮革是第二大出口产品,每年出口收入约5100万美元。

近年来,埃塞加快推进工业化,积极建设工业园区。根据规划,拟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4个主要城市阿瓦萨、迪雷达瓦、马克雷、孔波查等重点建设工业园。2015年4月,埃塞政府出台《工业园法》。

【农 业】 农业系国民经济和出口创汇的支柱,占GDP约40%。农牧民占总人口85%以上,主要从事种植和畜牧业,另有少量渔业和林业。现有农业用地1240万公顷。以小农耕作为主,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常年缺粮。苔麸、小麦等谷类作物占粮食作物产量的84.15%。近年来,因政府取消农产品销售垄断、放松价格控制、鼓励农业小型贷款、加强农技推广和化肥使用、粮食产量有所上升。经济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鲜花、油料等。其中咖啡产量居非洲前列,年均产量33万吨左右。咖啡出口创汇占埃塞出口的约24%,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5%。

  畜牧业大国,适牧地占国土一半多。以家庭放牧为主,抗灾力低,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吸收约30%的农业人口。牲畜存栏总数居非洲之首、世界第十。其中牛3500万头、绵羊2100万只、山羊1680万只、骆驼100万头。

【旅游业】 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及野生动物公园较多,有7处遗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政府已采取扩建机场、简化签证手续等措施促进旅游业发展,计划使埃塞到2020年成为非洲10大旅游国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