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来历故事(枫桥夜泊的前世)

对唐诗宋词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听过晚唐诗人张继那首风华千古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朝诗人众多,群星璀璨、佳篇无数,可很少有哪位诗人能像张继一样,仅凭一首《枫桥夜泊》就在唐朝诗人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这篇佳作还名扬四海、名垂千古。那么这首诗究竟好在哪里了?竟值得这么多人追捧喜爱。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诗的绝妙之处:

枫桥夜泊来历故事(枫桥夜泊的前世)(1)

月亮落下去,乌鸦悲切啼叫,深秋夜里像弥漫着霜华一样安静肃杀。对面岸上的枫树和江边的渔火愁苦难眠,这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悠然地来到了我的客船上。

整首诗用一种愁绪粘接着所见之处的落月、乌啼、江枫、渔火,这些意象都悄无声息地营造出了作者饱经离乱、孤独凄清、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全诗都笼罩着一种凄清悲苦的境地。明明是写愁的,可是在景物的搭配与层层深入的愁绪中,还传递出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美感。

凄凉的愁里带着朦胧的美,让这首诗自诞生之日起就广为流传。流传到什么程度呢?国内文人雅士、普通百姓追捧喜爱也就算了,连唐武宗李炎对其也是十分酷爱,居然要求《枫桥夜泊》跟着自己陪葬。

枫桥夜泊来历故事(枫桥夜泊的前世)(2)

李炎在驾崩前,找石匠刻制了一块《枫桥夜泊》的诗碑,声称驾崩后要其陪葬。这也就算了,关键是唐武宗临终前还颁布遗旨:《枫桥夜泊》石碑只有朕可勒石赏析,后人不可与朕启福,如有乱臣贼子擅刻石碑,必遭天谴,万劫不复。这什么意思?就是说这块诗碑只能我一个人欣赏,后人不能和我一起享用,如果有乱臣贼子擅自刻碑,必遭天谴!

听听这遗旨,自己喜欢就绝不允许别人也喜欢,这圣旨下得够王者、够霸气!

咱们唐朝的一国之君喜欢,那国外呢?

当时中国的佛教和文化在日本影响很是深远,寒山寺中有一位很著名的寒山和尚,他的300多首诗都流传到了日本,被许多日本僧人喜爱和钻研。他们对寒山和尚是仰慕与敬重,对寒山寺是情有独钟,于是《枫桥夜泊》也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名篇,其影响力甚至超越李白杜甫。他们还在东京也建造了一处寒山寺,而且还刻了《枫桥夜泊》诗碑。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是有的事情不仅没法解释,而且还玄乎到让你害怕。比如说刚才所说的唐武宗下的诅咒。

枫桥夜泊来历故事(枫桥夜泊的前世)(3)

张继雕像

北宋年间,翰林院学士郇国公王垚刻《枫桥夜泊》诗碑,不久家中变故,王垚暴亡;明朝书画家文征明,完成《枫桥夜泊》诗碑后,身染重疾,饱受折磨,含恨而死;清代学者俞樾,奉命刻碑,完成后的数十天,俞樾突然去世。到了近代类似的事还在发生,1937年,日本鬼子攻破南京城,打算把苏州寒山寺的诗碑运回日本献给天皇。当时的静如法师唯恐诗碑被日寇抢夺,就请苏州石刻大师钱荣初仿刻一块诗碑,想用掉包计蒙骗日本。两天后钱荣初成功仿刻,也就此时,钱荣初暴毙于寒山寺门外。

抗战胜利后,谣传寒山寺诗碑已毁于日寇之手,苏州名画家吴湖帆想让与唐朝诗人张继同名的国使馆馆长张继为枫桥夜泊留下一些书法墨宝,也算是平添一段佳话。吴湖帆请张继到南京,谁知几天后竟然在报纸上看到张继的讣闻。两天后收到一封函件,是张继的绝笔之作,诗的最后有一个跋,翻译成白话文是说:本人有着多年的夙愿就是寒山寺,来往吴门多年一次也没有来此游玩,湖帆先生觉得我的名字和唐代写《枫桥夜泊》的诗人张继相同,便嘱托我鎸石此诗。我的名字是取永恒长久之意,并非想要冒犯唐朝诗人张继。写此诗当日,张继突发心脏病猝死,离奇到让人无法相信。

现如今,相信科学的我们当然不会迷信到相信什么诅咒之谜,但是关于《枫桥夜泊》的桩桩怪事至今没有解释。如果说科学的尽头是玄学,那么出现了我们至今无法破解的谜团也可以理解,心存敬畏是对这件事最好的态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