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娘是哪一人(被孙二娘包了馅的头佗到底是谁)

水浒中有一个人物施耐庵老先生花了大量的手笔谱写他的事迹,介绍得很是神秘,那就是被孙二娘包了包子馅的那个头佗,按照施老先生的描述,这人是一个狠角色,也牵动了所有水浒迷的心,那个人到底是谁?就连金圣叹老先生都说,每读及此处,心中总有弥月不快,在这里我也与大家扒一扒,试图一解这一迷团。

孙二娘是哪一人(被孙二娘包了馅的头佗到底是谁)(1)

却说武松怒杀西门庆,为兄报了仇之后,他便到了州府进行了自首,所有人等均知其是仁义杀人,也就替他进行了宽容遮掩,只判了他一个充军孟洲,他便与两个差官一起出发来到了十字坡,在那里遇到了人肉铺子的孙二娘的黑店,由于武松机警,没有吃孙二娘下了蒙汗药的酒,反而拿住了孙二娘,这时孙二娘在丈夫张青回来时正好看见,求情方才救下了孙二娘,

孙二娘是哪一人(被孙二娘包了馅的头佗到底是谁)(2)

张青也就向武松解释了:他开的是人肉铺子的黑店,同时他对武松也说他虽然是如此,但也有“三不杀”,一是出家人不杀,二是妓女,戏子不杀,三是罪犯不杀,为什么出家人不杀,因为出家人也没吃过什么好的,过个什么好日子,而那妓女,戏子赚两个钱也算不容易,再就是那个过路的罪犯之中也有英雄豪杰,比如他说他曾经麻翻进大名鼎鼎的花和尚鲁智深,当然其中也有搞错了的。其中就有一个头佗,那也是一个人物,他说这个人物很是不一般,身长八尺,长相魁梧,那身材和武松不相上下,戴着一个头箍,他有两东西最有难得,一件便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做成的戒刀,想那头佗也自杀人不少,直到如今,那刀便半夜里啸响,小人恨道不曾救得这个人,心里常常忆起他,

孙二娘是哪一人(被孙二娘包了馅的头佗到底是谁)(3)

原来那头佗,也被孙二娘给麻翻了,只是待张青赶到时他已被御下了四足,想救也来不及了,这就是被孙二娘麻翻的头佗第一次出现,每每读及此处,我均在想,那头佗是谁,好像有点历害,也是算得上一个人物,心想后边或有他的故事。

书中第二次出现,讲到这个头佗,则又过了好久,又是武松落难之后,也是武松发配到孟洲后的后续故事,说这个武松到了孟洲,遇到了施恩,然后又替他醉打了蒋门神,最后反被蒋门神联合施恩父亲的上司张都监,张团练所害,诌他一个偷盗之罪,又一次地充军到了飞云浦,在这并要置他于死地,而后武松一怒血溅鸳鸯楼,杀了张都监,蒋门神,张团练,以及张都监家大小十五口,然后直接写下”杀人者武松也,这下武松没有再去自首,而是乘着黑夜进行了逃亡,最终睡到了一个破庙,又被孙二娘的黑店的四个下人给擒住了。这一下问题搞大了,武松犯了人命案,官府通缉,在这个时候,张青,孙二娘替武松想到了一个办法逃避追捕,那就是让他去投奔二龙山与鲁智深会合,而如何逃出官府的围捕,孙二娘这时便又想起了,那个头佗来,他们便让武松穿上了那头佗的打扮,也戴上了他的头箍,我的乖乖,那是一个活脱脱的行者,原来那头佗还留有度牒,正好化解武松当时逃犯的身份,戴了那串佛珠,拿上那两把戒刀,则是相当的称手,简直那头佗就是为武松送身份及兵器而来,连张青,孙二娘都是连连称赞,只说那头佗,就是武松的前世孽缘

孙二娘是哪一人(被孙二娘包了馅的头佗到底是谁)(4)

至此,水浒再也没有提及该头佗事迹,仿佛他已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仿佛也就是为武松送武器和衣裳而来,也就如那西游记里为孙悟空送上虎皮的老虎精,三国演义之中张飞擒蛇而由蛇变化而来的丈八长矛,再就有如那岳飞手中的出由神蛇变化而来的“沥泉神枪”,好像那头佗也是此类角色,是否如此,是否真有此人,带着疑问,我翻阅了有关的书籍,有了如下见解。

一也许有此人,小说来源于生活,我认为水浒要说还是有一定的原型的,特别是那个黑店,我想那也是存在的,主要是那个时期社会治安还是很乱,天隔皇帝远,在偏僻的山区发生那样的事,也是有可能的,但也不是主流,而此处写到张青,孙二娘,为了突出其形象,写到此人也是为了突出他那“三不杀”,为了化解他与武松的过失,不然就不好解释所奉行的“杀富济贫,行侠仗义"的道义了,也就解释得通,不光是捕错了武松,当然还有鲁智深,更有这位头佗,要说有无此人,也许现实之中他们曾被捕获过此人,也是知道姓名的,因为他们有他的遗留下来的度牒,那是很清楚的,只是不太出名而已。

二是作者为什么把武松写成行者头佗,武松是水浒中的核心人物,是顶天立地之英雄,最大特点就是嫉恶如仇,爱打抱不平,行侠仗义,也许是作者心中理想式人物,但经过发展此人也是杀伐过重,最大的杀戮便是他在鸳鸯楼屠杀了十五位性命,在这点,也许作者是不予认可的,如同西游记之中的孙悟空,他的头上必须戴上一个紧箍咒,也要修身养性,不要他就不能成佛,不能成为他心中之大英雄,由此作者给他安排成了这一角色,让他头上戴了一个箍,胸前挂上了佛珠,不过这佛珠由人骨组成,那也是一个警醒,

戴上了就是行者,就要修身养性,武松在后期也就没有再那么的凶残了,终是大彻大悟,成了出家人,得以善终,也算水浒之中结局比较好之人物。所以就此而言,行者是武松必须经历的修行。而那头佗也就是为了武松这一华丽转身之伏笔而已

孙二娘是哪一人(被孙二娘包了馅的头佗到底是谁)(5)

三当然有评书,说这头佗其实为一有名有姓的和尚,还演义出了一些故事,我觉得那都无关紧要,那只是一个说法而已,而实际之原著此人是没有出处的。

好了,分享到这,头佗不重要,重要的是施耐庵老先生文笔生花,引人入神而已。

睿昂岁月

2021年11 月12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