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爱岗敬业故事(善良的生活第四期)

青岛新公益开设《善良的生活》专栏,传递青岛生活中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自强不息、敬老爱老等正能量故事。

爱岗敬业是一种精神,它看似平凡,实则非常伟大。爱岗敬业也是一种态度,对工作负责,积极且努力。

徐连龙:让世界都知道中国绳缆

身边爱岗敬业故事(善良的生活第四期)(1)

徐连龙毕业于青岛大学纺织工程学院,2008年毕业前夕他考上公务员职位,但干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份工作并不适合自己。早在2007年,徐连龙就在海丽雅集团实习过一段时间,并且对绳缆的研究兴趣颇高,于是他毅然辞职来到海丽雅集团。公司来为了锻炼徐连龙,让他从车间学徒开始干起,跟老工人学习,钻研制绳,一年里他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真正深入接触绳缆行业后,徐连龙才发现我国的绳缆制作技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连常人眼中的普通粗布绳都要长期依赖进口,那时他就暗暗下定决心,尽自己努力改变国家在绳缆上的“尴尬”境遇。凭借不懈努力,一年多后徐连龙就进入到公司研发部,并承担起国家科考船所使用的物探缆研发和制造工作。

“每天重复一样的实验研究,确实有点枯燥,但是想到自己加入这个团队的初心和愿景,就慢慢沉下心了,而且专心去干一件事时每天都挺充实的。”徐连龙回忆起那段钻研的日子,颇有感触地说道。

从事研发工作10年来,凭着一股钻研劲儿,年仅35岁的徐连龙发明的绳索已有上百种,成功应用到“蛟龙号”“科学号”科考船,获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填补国内绳缆技术领域多项空白。“技术研发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耐得住寂寞,有足够的耐心和长久的积累。”

陈珍燕:21年如一日守护居民健康

身边爱岗敬业故事(善良的生活第四期)(2)

陈珍燕从小就受到父亲在医学方面的影响和熏陶,长大后想当一名医生,1998年,她从青岛卫校毕业后便来到江家土寨卫生室工作。

在陈珍燕的眼里,病患的需要就是命令,出诊时间永远是“随叫随到”。时日一久,社区居民称她是“四不管”,即不管白天晚上、不管春夏秋冬、不管本村别村,不管谁登门,只要病患有求她必到,绝不推辞。

2017年5月的一个晚上,社区里一名患乳腺癌晚期的患者在家中疼痛难忍,家属便打电话让陈珍燕给她打针。

“因为心急,又是在晚上,我一下子滑倒在地,裤子磕破了,脚也很痛。当时想着患者还在家等我,我强忍着疼痛,赶紧爬起来往她家赶。”陈珍燕回忆说。

给患者打完针要往家走的时候,陈珍燕才感觉到自己的脚已经不敢落地了。她只能打电话让家人把她背回家。第二天去医院检查,结果是左脚踝骨裂,医生给陈珍燕打了石膏,让她卧床休息3个月。但她深知病人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在家休息不到一周,就带着石膏固定的伤脚,每天由家人护送着去上班了。

二十一年的行医路上,陈珍燕治愈了一批又一批被病痛折磨的患者,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初心不变、履行使命的黎明。她用热情与责任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守护着2500余名社区居民的健康。她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医者悬壶济世的神圣职责,守护着自己的初心,践行着自己的使命。

朱玲玲:特教教师 用心守护“向日葵”的人

身边爱岗敬业故事(善良的生活第四期)(3)

这是暑假前的最后一天。城阳区特殊教育中心内,校车还没到,朱玲玲早已走进了五年级教室进行课前准备。打扫卫生、洗刷学生喝水的杯子、整理教具……自1996年入职特教中心,这样的工作,她已经做了23年。

如果用一种花来代表学校里的特殊孩子,老师们喜欢把他们叫做“向日葵”,阳光、快乐,善良和纯粹。9点,校车陆续到达校园,朱玲玲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下楼接车。“老师好!”看到记者在侧,孩子们丝毫没有胆怯,大声地向老师问好,除了有些含糊的发音,给人的感觉与正常孩子无异。

如果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特教老师应该是时常与“星星”相伴的职业。自闭症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自我封闭,没有自主语言,还常伴有情绪异常、自伤和攻击行为。自闭症学生的日常管理,要比普通智障学生多耗一倍乃至几倍的精力。

冬天的一个下午,学生涛涛放学时突然闹情绪,谁的话也不听,谁也不让靠近。为避免伤到其他学生,朱玲玲一边紧紧抱住他,一边在他耳边低声安抚,挣扎中,朱玲玲的手上、脸上被他抓了几道血口子,只能通知家长到校接孩子。当家长从红岛坐公交车到达学校时,已经是晚上六点钟。送走涛涛,朱玲玲猛然想起自己上一年级的儿子还没有接回家。匆匆赶到儿子的学校,儿子已趴在学校传达室桌子的一角睡着了,孩子扬起小脸,迷迷糊糊地说:“妈妈,你怎么才来?”朱玲玲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拥抱、安抚、夸奖,是她做得最多的动作。风风火火的朱玲玲,在学生眼中却是最温柔负责的“妈妈”。

“残疾孩子没有漂亮的面容,说不出动听的话语,但我不能减少对他们一丝一毫的爱。特教教师不能显赫一时,更不会桃李满天下,有的只是年复一年的默默耕耘和守护。”朱玲玲说,“能让他们阳光快乐地生活,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身边爱岗敬业故事(善良的生活第四期)(4)

青岛新公益小编综合整理

图片来源:青岛文明网青岛文明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