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管理知识与实践之六)

(四)支持系统设计

1.流程优化

要实现精益生产,在基础改善的同时必须从流程上给予有力的支持。而当前公司的一些流程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精益生产的要求,必然要进行流程的优化,以促进精益生产的成功。

结合当前公司实际情况,研究对当前流程优化提出了三点改善建议:

(1)生产计划一站式工单。当前分SMT、组装测试及包装三段式工单,每个工单都是独立的计划排程。不仅生产计划本身产生了很多浪费,同时也不利于流线化生产的实现,存在很大的浪费。实现一站式工单,并逐步实现拉动式的生产排程,从而最终实现准时制的精益生产。

(2)标准化流程:结合当前文件管控体系,建立完善的标准化流程。所有改善成果需要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固化下来,并且依照标准流程延续下去。这样,改善成果才能维持下去,改善过程才不会徒劳。

(3)绩效管理体系:当前公司具有部门考核体系,但流于形式,并没能够真正应用,因此绩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精益生产管理的应用需要有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与之结合,从部门考核到主管考核再到个人考核都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将精益生产开展的相关指标列入考核体系,作为改善开展的有力保障。

2.组织架构

由于精益生产变革需求,参考业界优秀企业案例,当前组织架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产模式需求,需要在现有组织基础上进行微调,调整后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详细明确的责任分工,填补了管理的部分缺失功能,符合精益生产开展的要求和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变更:

(1)IE部门从工程部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IE部,专门负责精益生产推进、业务流程规划、标准制定、成本分析及报价、提案改善建设、信息系统管理、先进制造模式研究、精益生产培训等工作。

(2)增加自动化及治具研发小组,直接隶属工程部管理,与设备现场维护管理组有详细的职责分工,主要负责自动化、半自动、防呆防错作业治具的研究导入。

3.提案改善制度

全员提案改善作为精益文化应用最普遍也是最有价值的一项措施,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推动整体企业管理的进步与发展,是丰田汽车多年来从未改变的理念。

公司当前有总经理建议箱,也有金点子收集系统,但这些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运作起来,很多人提了建议却如同石沉大海,久而久之,员工也不再信任这些机制。提案制度也就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经过分析,结合公司现状,我们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提案改善评价体系,弥补了制度缺陷,着重修订了提案、审核及激励流程从而引导全员改善。

提案改善制度分为个人提案和团队提案两部分,主要从提案质量、难度系数、改善绩效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依照部门进行划分,对个人提案改善得分计入部门考核指标,并进行评比表彰。对于团队提案,定期进行提案评审并对优秀提案、个人及团队进行激励表彰并大力宣传。

(1)个人提案改善

个人提案分己实施的改善措施和未评估实施的提案建议,并依照部门人数分为提案数量和提案普及率进行评价,每月公布一次结果。每月评选十个优秀提案表彰奖励,并从剩余提案库中抽取十名幸运奖给予适当奖励。从提案数量、提案普及率及提案质量三个维度计算部门得分,并进行月度排名公布。

(2)团队提案改善

针对团队提案改善,研究在QCC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将所有以跨部门合作改善的团队统称为品优爱心圈。品优爱心圈以现场基础性的改善活动为主,包括效率提升、质量改善、成本降低、现场管理等项目。圈成员由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发组成,设有圈长、副圈长、技术指导及组员的角色。组员以最基层的员工为主,以现场班组长为团队主要负责人,各支援技术人员及各级主管为技术指导。品优爱心圈以每个季度为一个改善周期,并进行改善成果评审,对表现优异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激励。

(五)人才培养建设

1.人才培养指导思想

研究本着促进员工技能提升,实现个人职业培训需求以及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的方针,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培训课程。为更好的改进培训绩效,所有培训学员需在培训时进行项目实践。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项目的结合,帮助干部理解精益生产管理的基本理念并掌握现场实战方法、工具和技能,从而提升干部的专业素质及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进而快速提高工作绩效。通过人才一培养建设建设,为企业储备人才,让员工不仅认可企业文化,有意愿为企业服务,还有能力胜任岗位。

2.人才培养建设规划

为使得培训更具针对性从而取得更好的绩效,研究将培训规划分为五类:

全员精益生产理念培训、生产线新员工技能训练、一线班组长训练、精益师培训认证、职业经理人培训,详细内容如下。

(1)全员精益生产理念培训

研究表明当前大多数的员工对精益生产的认识处于空白状态,因此需要针对全员进行精益生产初步理念的培训,从而加强员工对精益生产思想的认识,并促进员工积极参与到精益生产的推广应用活动中来。培训课程主要包括精益生产概论、八大浪费、SS管理等。

(2)生产线新员工技能培训

传统的训练方法,新员工掌握技能周期长,并且有些员工对一些岗位的适应性较差,从而影响了正常生产。研究通过对生产线作业动作的分析,提出了创新性标准化技能培训方法。先通过对员工进行细心度及双手协调性测试进行工作适应性分析,找出该员工最适合的岗位,再通过标准作业训练进行技能培训,从而实现培训的标准化和灵活化,最大程度的减少因为新员工技能问题给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

(3)一线班组长培训方案

一线班组长大多由产线员工提拔,缺乏角色转换认识以及作为一线基层干部必备的现场管理知识和技能。研究通过对一线班组长进行现场管理基本知识、实用技能培训以及现场改善项目实践辅导,迅速提升一线班组长应用所学方法工具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

(4)精益师培训认证

公司现有员工缺乏精益生产专业知识和实战技能,为促进员工深入掌握精益生产理论知识以及改善的实用技能,研究针对职能部门基层干部、中层管理者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精益师认证的培训方法,从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精益生产人才。

培训规划包括精益核心理念、精益改进工具、精益技术技能、精益项目实践技能的理论及案例学习,考核认证包括理论考核、项目实践评审。合格者由公司联合专业辅导机构颁发相应级别证书。

(5)前制造中心主管、经理大多由内部提拔,缺乏角色转换认识以及作为管理者必备的管理技能,同时对精益生产理念的理解也比较模糊。因此,为提升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技能,从管理上保障精益生产项目的顺利推行实施,研究针对主管、经理进行职业经理人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管理意识、管理工具方法以及管理实战技能。

精益生产管理五大原则(精益管理知识与实践之六)(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