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陪伴指引孩子有效阅读(一位爸爸的反思)

一位教育专家曾指出:家庭藏书量20本以下和100本以上的学生差异明显,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所以当初为了给孩子打造一个好的读书的环境,我买了一个书架。

想象中是这样一个画面:

书架上装了一排排整齐的书,我和孩子饭后坐在书架旁,一边看书、讨论、思考,共享亲子的美好时光。

高效陪伴指引孩子有效阅读(一位爸爸的反思)(1)

而现实中的画面是这样的:

书架的一半地方都没有放书,而是摆满了儿子的玩具。书也不是都在书架上,床头柜、电视柜、梳妆台上到处都是,有的书甚至要找好几天才能找到。

高效陪伴指引孩子有效阅读(一位爸爸的反思)(2)

最让人头疼的是,很多书买回来都没有陪孩子好好看,拆的时候就翻了一次就再也没有碰过。每次陪孩子看书都是匆匆收场。

以至于经常听到妻子的一句话:“你给孩子买了那么多书,看了几次?浪费钱不说,还把家里弄得这么乱。”我开始不以为然,可是看看儿子的阅读能力没有提高多少,阅读兴趣也慢慢减少。

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赶紧上网查资料,同时请教身边的家长朋友。

通过反思才明白:只是一味地买书回来,并不等同于给孩子打造一个优质的读书环境。

要想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作为家长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一定要选好书,选对书

反思自己以前买书,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渴求别人夸自己读书多并且愿意陪孩子读书,所以盲目地买了很多书。

在购书的时候只是一味地看别人的推荐,看见大家都说好,就买回来,没有认真想过是否适合孩子,是否适合现阶段的阅读需要。由于没有仔细地辨别,导致很多买回来的书质量都参差不齐。书在精不在多。读一本书就要有一本书的效果。以后再买书,我一定要仔细筛选,把握好两个原则:

第一是以经典为主。

不论是育儿书籍,教辅用书,还是孩子的课外读物。

都要买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书籍,这些图书经过时间的沉淀,还能够得到大家的好评,必定有它的优秀之处,给孩子买书就应该买这些图书。

高效陪伴指引孩子有效阅读(一位爸爸的反思)(3)

可以上网查资料,看论坛上读者的评价和推荐,去伪存真、反复衡量,把真正的经典好书选出来。

第二个就是把教育部门的书单作为参考依据。

尤其是在买课外读物的时候,不要以自己的喜好为主,而是以教育部门公布的书单为依据,这些书单都是经过专家审定的,更加科学。除了买书单上的书外,还可以买跟书单类似的图书。只有选好书,选对书,才能保证孩子吸收科学的营养,收获健康的精神食粮,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陪伴孩子,以身作则

在反思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一种错觉:

就是买到即读到。很容易产生一种虚假的满足感。

随着书越买越多,便误以为陪孩子读得越来越多,而且总觉得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等一下再读。

孩子有时想让我陪着阅读,我也因为各种事情推脱,等忙完了,孩子也没有了阅读的兴趣,而且也快睡觉了,只能匆匆陪孩子读几页,导致孩子每天阅读的时间并不多。

高效陪伴指引孩子有效阅读(一位爸爸的反思)(4)

作为家长,也没有做好榜样。

虽然给自己也买了不少书,但是没有做到静下心来好好看书。

自己都没有做到,怎么能要求孩子呢?

只有自己爱读书,才能吸引孩子过来了解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渐渐发现书籍的价值,体会书籍的美好,从而爱上读书。

还有一点就是自己有时会用手机阅读,因为网上的资源丰富,携带也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但是这也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误导,认为我在玩手机,不是在阅读。

孩子有时候就会说:爸爸又在玩手机,不读书。

小朋友刚接触的都是纸质书,还无法理解电子阅读,所以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误会,不仅不能给孩子树立个好的读书示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手机产生过多的兴趣,违背培养阅读的初衷。要让孩子爱上读书,首先自己要读书,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鼓舞孩子,而不是用命令的方式。其次,要帮孩子形成一个好的读书习惯。可以在饭后规定一个读书时间,最好每天固定下来。

在这段时间内,放下别的事情,陪孩子专心阅读,让孩子形成固定的阅读习惯,使读书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还有就是最好进行纸质阅读,尽量不让孩子用电子产品进行阅读,这样既能防止孩子阅读时不被网络信息干扰,又能保护孩子的视力。

阅读一定要重视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经常有人在网上抱怨说书读完了,但总记不住,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帮助。其实开卷一定有益,只不过是收获有大有小。要想读完书取得更大的收获,就要更用科学的方法。

我就是方法运用不得当,使得孩子读书的效果不明显。

高效陪伴指引孩子有效阅读(一位爸爸的反思)(5)

以前只重视数量而没有重视质量,盲目地追求“多”,而没有在用“精”上下功夫。

很多书只是陪孩子大致读过一遍,便被放在一边,以致孩子心中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没有读进去,缺少深度阅读。

以后陪孩子阅读,要在多看、多想、多输出上下功夫。

多看是要扩大阅读范围,广泛涉猎。

要培养孩子广泛的阅读兴趣,只要内容是积极健康的,都可以让孩子读一读,挖掘孩子的兴趣点,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对读书的需求。

在阅读上区分精读和泛读。需要精读的书,一般都是经典好书,需要反复地阅读,才可以让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多想是陪孩子读书时,要让孩子边读边思考。

在读书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对内容进行分析,同时与自己的经验进行联系。引导孩子去提问,让孩子学会多问为什么,敢于主动质疑,在提问中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还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比如在给孩子读故事的时候,可以讲到一半停下来,让孩子自己继续往下编故事。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多输出是培养孩子在读过书之后,能够将书的内容表达出来:讲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还有什么样的疑问。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鼓励孩子写日记。如果孩子暂时不会写字,可以由家长写出来之后再念给孩子听,让孩子自己修改,借此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高效陪伴指引孩子有效阅读(一位爸爸的反思)(6)

鼓励孩子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比如学了成语,可以找机会引导孩子表达出来,这样可以让孩子对知识的印象更深,理解也更到位。鼓励孩子多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尝试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答。

结语

书籍是让孩子走向成功的阶梯。

家长们要引导孩子读好书、好读书。

在陪伴孩子读书的过程中,逐渐教会孩子自主阅读,更要教会孩子去思考。

让书籍陪伴孩子成长,为孩子打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是想爸聊教育,分享教育干货,欢迎点赞、关注、分享,我们一起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