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1)

红楼梦明看是宝玉的爱情婚姻史,暗看却是王家占领、蚕食、吞并荣国府的历史。

整个这部书里,到处充斥着王家势力。百年望族荣国府貌似庞然大物,贾姓本应盘根错节,但在王夫人的苦心经营下,却一步步沦为王家的附庸、筹码、兵源和后花园。

卓语上文《凭一己之力干翻全部主角,史上最毒最奸的主妇长啥样?》已宏观介绍了王家女团。本文是续篇,请新粉务必先看上文。

王家势力能包围了荣国府,前后动用了很多力量。其中最核心的力量当然是王夫人、王熙凤和薛宝钗。

很有意思,也是三人組团,也是反派,也是一个大boss领着两个干将,让人不禁想起甄嬛传里的安琪拉小组。

甄嬛传里的皇后奸诈恶毒、冷酷至极,对自己阵营的干将都毫无人性。终生以全世界为敌,用尽心机只为权力安稳。

让人惊叹的是,两百年前曹雪芹创作的王夫人就是这样的人。而其深刻其复杂,更远超宜修。

宜修那两个干将,抛开坏的程度不谈,仅就性格特点来说,一个是冲动无脑型,一个是隐忍阴险型。

有意思的是,王熙凤和薛宝钗也分属这两种类型。当然,她们各自的深刻和复杂,也远非甄嬛传可望其项背。

她们到底深刻在哪里?卓语将从三人的差异性入手,解析她们关系的真相。本文先解析凤姐和王夫人。

凤姐的性格非常强势,做起坏事来手段又辣又狠,这一点跟王夫人类似,不愧是王家人。但她跟王夫人又有很多不同。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2)

01 恐惧焦虑程度不同

每个人根据自身条件不同,会对这世界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然而很多时候,所谓“自身条件”并没什么科学依据,全凭心理认定。

王夫人对权力有不可思议的执着,这恰恰反映了她不可思议的恐惧焦虑。平常人的平常生活她过不了,颐养天年对她而言是煎熬。

王家是武将,杀伐决断是他们的强项。在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中,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深深扎根于脑海。王夫人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凤姐比王夫人晚生一代,她的成长环境比王夫人要优越、顺利。

王子腾兄妹处于攀爬期,脑海里全是人生不易的阴影,时刻都处于战斗状态。简单说就是,人生的一切都服从权柄斗争,没有自我可言。

而凤姐,她固然也喜欢睥睨天下,但潜意识中觉得权柄来的很容易,没那么多恐惧。于是她有了很多真实的自我。

在确保优势的环境里,她会放光放热去关怀弱者,会欣赏强者、崇尚真善美。

简而言之,她内心有种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而这个“好”,无关于权柄和名利。

当人追求的东西超越了名利时,其实是进入了享受人生的阶段。凤姐有一部分生命进入了这个阶段,这一部分就是她跟贾母、跟黛玉相契合的地方。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3)

02 热爱权力原因不同

基于心理层面的差异,两人的终极追求必然不同。

王夫人热爱权力,完全是为了掌控他人、掌控局势。控制欲就是她的第一诉求。

凤姐也热爱权力,但她的第一诉求是想证明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活出精彩、活得有价值。

这方面的证据多到不可胜数。比如协理宁国府,那就是白出力,干好了没任何好处,干不好惹一身骚,换了王夫人绝对不染指。

凤姐管家固然不会大公无私,她放印子钱谋私利,安排喜欢的人承揽业务,但这些都是权力的必然衍生品,不能推翻她在工作中的全身心投入。

也就是说,当具体事务摆在面前时,凤姐很少考虑自我得失。很多时候顶着得罪人的风险、劳神伤身的阴影,她也努力去做,只为把事情干漂亮。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4)

51回凤姐建议在大观园里设小厨房:

贾母向王夫人等说道:“今儿我才说这话,素日我不说,一则怕逞了凤丫头的脸,二则众人不伏。今日你们都在这里,都是经过妯娌姑嫂的,还有他这样想的到的没有?”

贾母向众人猛夸凤姐的爱心,毫无疑问也是隐性的批评家中主母王夫人。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在这个问题上,王夫人被凤姐甩出万条街去。

整个一部书看下来,王夫人除了打鸡骂狗、杀人害物,竟然没做过一件有建设意义的事,没有任何正面管理的政令措施。

事前喊体统(不能有任何改动),出事就甩锅。一无所长,狠毒却独步天下。这样的领导真是醉死人!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5)

03 结党意识不同

既然对权力的运用态度不同,那结党意识就肯定不同。这一点是姑侄间最大的不可调和,也是王夫人必然踢掉凤姐的根本原因。

王夫人从来没有公心,任何事的抉择都出于私利,尤其是壮大巩固自己的党羽!

对党羽没什么要求,唯一的要求是匍匐在她的操控下。只要有这个前提,怎么无法无天都行,杀人放火我也给你兜着。

而凤姐的结党意识比她差远了。按理说她是王夫人侄女,又是她提拔的,怎会不跟她死死绑定呢?可事实却令人大跌眼镜!凤姐一半是她的人,一半是贾母的人。

这个局面的成因很复杂,不排除凤姐也在给自己另找靠山。但就本质上讲,终究是反映了姑侄三观不合。

王夫人的党派观,是土匪占山为王、打家劫舍型的,以亲疏关系为核心,以掠夺为能。凤姐的党派观是建设天下型的,以规则严明为核心,以成就为能。

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

这句话充分证明两个问题:1、凤姐是个改革派,对陈腐的、阻碍生产力的东西深恶痛绝;2、不管有脸没脸平等对待,规则面前无党派可言。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6)

而以上两点,跟王夫人恰恰都是180度的对立。

党派观是王夫人的命根!她费尽心力一辈子,就是为了结党营私。凤姐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跟她保持一致,那是致命矛盾。

黛玉进府时,凤姐刚嫁来两年,就已经跟王夫人不同步。黛玉受捧,王夫人心里气得咕咕叫,凤姐却热情似火,这像是一个战壕吗?

凤姐对姑姑始终都很尊敬、很听话,甚至有畏惧。站在王夫人的角度,论办事,凤姐没什么错处;论结果,她也没损害过自己利益。但不能一个鼻孔出气,就是让人不爽。

拿宝钗跟凤姐比,没有一样可堪比肩。王夫人内心也明白,宝钗哪儿哪儿都不配当宝二奶奶。但有一点却深合朕意,就是党派观。

薛家男性名字里都有“虫”字,虫子的属性可不都是一窝一窝的?集体性和侵略性是薛家的特点,而这正是王夫人所需要的。

在金钏事件中,宝钗将朋党意识发挥得淋漓尽致。连王夫人自己都后悔后怕了,被她几句话说成了观世音:事情全怪金钏糊涂,姨妈你是太心善了。没事,不过是小事一桩,我帮你善后。

赵高掌权时,他就需要人们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王夫人此时就是如此。宝钗能做到,凤姐却肯定做不到。

有宝钗做对比,王夫人对凤姐的不满日趋爆棚。凤姐被献祭的命运,早已伏笔好了。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7)

姑侄关系何时彻底凉凉的呢?竟然是因为一个奴才,就是周瑞儿子事件。

45回王熙凤要撵走周瑞儿子,赖嬷嬷一听就知不妥:

他又比不得是咱们家的家生子儿,他现是太太的陪房。奶奶只顾撵了他,太太脸上不好看。

你看,别管他如何混账,因为他老子娘是太太的人,就不能动。这不成了世袭了?还铁帽子呢!这样还怎么管理,主子尊严何在?

【咱们家】,赖嬷嬷没把凤姐归于王家,足见凤姐一投入工作,就没有姓氏了。

下人与下人之间,常常会暗里较劲,来验证势力帮派的强弱。跟贾琏的小厮就不敢得罪跟凤姐的。周瑞儿子这次胡闹,绝对事出有因,他是在故意挑衅凤姐的权威。

姑侄间的不合,就在这个小人物这儿暴露出来。

然而凤姐久做管家,霸气侧漏惯了,怎能容忍挑衅?她也没打算真撵走他,但必须恐吓他一下。

在凤姐看来,这既关乎自我权威,也关乎王家体面。否则不等于说王家人都如此混账不懂规矩吗?

可是仅仅这一恐吓,就彻底得罪了周瑞家的。从此凤姐便四处落坑,每次都是她提前挖好的。天知道她背后给王夫人叽咕了什么!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8)

王夫人此前对凤姐是利用,是压榨。自从这次事件后,变成彻底厌弃!她不仅跟他人一起踩踏凤姐,甚至亲自找机会手撕凤姐。

姑侄关系发展史详见:《王熙凤一生最大的悲剧:所向披靡楚霸王,终难挡血亲压榨》

王夫人、宝钗常常喊体统,凤姐也很爱面子。然而到底什么算“体面”,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

总之姑侄的矛盾和决裂,就源于朋党问题。

04 生活情趣不同

既然生存态度不同,生活情趣就肯定不同。凤姐虽然没文化,也不妨碍她妙趣横生的活着,跟王夫人、宝钗形成鲜明对比。

凤姐的穿戴宛若神仙妃子,生活环境精致考究,言谈举止欢快恣意。她口中都是幽默风趣,她眼中全是明媚灿烂。

她活得那样热烈真实,更映衬出王夫人朽木冰川般的悲哀。

王夫人认定绣春囊是凤姐的,除了故意打压之外,也带着某种嫉妒之意:

一家子除了你们小夫小妻......你们又和气。当作一件顽意儿,年轻人儿女闺房私意是有的,你还和我赖!

【你们又和气】,不是什么好话,这是批评她生活作风随便。【你还和我赖】,足以证明她对凤姐的偏见,堪称根深蒂固。

在王夫人眼中,任何来自生命的欢愉或美丽都有罪。万物寸草不生,满地豺狼横行,大约就是她最理想的状态了。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9)

05 无情打压,向死逼迫

王夫人后期对凤姐极其残忍无情!大部分读者并没看懂。

曹雪芹总是很用心地为反派粉饰,带妆上场就迷倒众生。像绣春囊事件,人人都以为王夫人太保守,见不得风月物品,气急了才责骂凤姐。这就是带妆。

事实却是:她真正的嫡系,杀人放火、造反逼宫,她都不急,也绝不会骂。

作者为此打了无数伏笔,读者视而不见。周瑞家的整个一家子无恶不作,丈夫抢人土地,儿子泼皮无赖,女婿流窜奸商,都是仗势欺人的好手。但凡惹上官司,周瑞家的都不当回事。

这态度跟薛蟠一模一样,然而她仅仅是个奴才啊!换言之,身份是薛家低配版,胆量却是绝顶高配!

跟王夫人最亲最近的,全是这种豺狼。权力不被扭曲运用,会有这局面吗?无论怎样吃斋念佛也是最坏之人,还需要辩论吗?

卓语曾解析过:红楼梦里的下人全是主人的影子,或多或少地反映主人真面目。只需要对比这些奴才,主人的品性高低一目了然。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10)

读者们把王夫人想象成谨慎胆怯,真是笑死人,这完全是不懂阶级社会!阶级,就是特权;特权,就是胆量。见个绣春囊就吓死了,那只能是李纨,绝不可能是王夫人。

要不要生气,不在于什么香囊,在于眼前这人的嫡系程度和可利用价值。

之前卓语还解析过:赌局、绣春囊这些顶级风波,恰好都属于薛宝钗的管理项目,真正的责任人是宝姐姐。

王夫人让三驾马车管家,根本目的就是为扶持宝钗上位。如今搞成一地鸡毛,由不得恼羞成怒。

可这股怒火却丝毫未撒向宝钗。莫说责备,总应该把她叫来问问吧,这才是最正常的程序。

真正的责任人不问责,不对接,却对着病得一塌糊涂的凤姐肆意泼脏水,恐吓打击。厚此薄彼得不要太过分!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11)

所有这一切,只因为凤姐已经没什么利用价值了。

外人知道,这性命脸面要也不要?

竟然把性命放在脸面前面!杀人都不算事,操纵官府都不算事,怎么一个香囊却能扯到性命上?什么意思呢——

尊贵的王夫人已经对她发出了死亡威胁!

可怜凤姐辛苦一世,她根本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像块旧抹布,被亲姑姑无情抛弃。更想不到,一旦下岗,就要下线了!

详见《王熙凤一生最大的悲剧:所向披靡楚霸王,终难挡血亲压榨》

实际上,王夫人如此公开踩踏凤姐,等于对凤姐的仇人吹起冲锋号:快来吧,一起来剿灭她吧!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现在不干还待何时?

而凤姐何以结怨那么多仇人?全是为了王家大业,全是为王夫人做嫁衣裳。这真正是悲凉到极致的姑侄关系。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12)

06 朋党之祸

历朝历代,朋党问题都是政治领域最大的毒瘤。红楼梦极其深刻地反映了这一问题。

每个大boss都有自己的党派观,身边都有不同类型的干将,各自演绎出不同的权谋大戏。但很多高洁之士如黛玉,却无辜卷入她们的内斗。

欧阳修的《朋党论》里说:

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小人结党因于利,这不就是说王家女团吗?其结果果然是【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从这个角度说,凤姐从一入贾府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同理,宝钗当下得意洋洋,可她的结局又会比凤姐好到哪里?

按照脂砚斋的剧透,凤姐后来墙倒众人推,被休之后,还被当做奴仆羞辱践踏。但无论怎样,她迅速下线了,这其实是曹雪芹对她的偏爱。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13)

宝钗不下线,意味着比死更痛苦。

高鹗续的什么兰桂其芳,你们就别想了;后人替她找的出路再嫁贾雨村,你们也别想了。败落后的日子,惨状远超出人们想象。可以说比乞丐更卑污,比奴仆更下贱。

最关键的是,曾经造的孽,每一样都回报到自己身上。

曾经趾高气扬过的人,现在都踩在你头上;曾经夸口炫耀的东西,现在都是你的耻辱牌;曾经抢夺他人的,现在被更低贱的潜伏者抢夺走......

那种酸爽滋味,哪里比得过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

从这个角度说,我从来不觉得黛玉下线是悲剧。尽管她这一生风刀霜剑严相逼,但她有爱情、有亲情、有信念、有那么多美好的诗歌做伴,甚至不必亲历权谋丑恶。

整个这部书里,其实是黛玉的生命最有质量。

我们站在黛玉的角度,说王夫人极其恶毒。但若展开来看,她对凤姐、对其他人显然更狠更恶!

贾母也很疼凤姐啊,府中都知道。但王夫人理这茬了吗?贾母尚在,她就把凤姐折磨成什么样?

如此你才能明白,黛玉凭借自己过人的聪慧、教养,躲过了多少坑穴。在一切妨碍王夫人的人中,唯有黛玉令她颇为踌躇。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14)

07 为凤姐一叹

凤姐嫁入贾家时,可谓满把王炸。一手好牌打稀烂,说的就是她了。

做人没能力是种悲哀,有能力而没格局就更悲哀。凤姐就是如此。

若论语言天赋,思维敏捷,再没人比得过凤姐。察言观色、把握时机、花言巧语、活跃气氛,无一不是大师级别的,情商不可谓不高了吧!然而临到最后,差不多把贾府人都得罪完了。

论机巧能干、心机计谋,世上也没几人胜过凤姐,连勤奋度都不可多得。如此拼劲干劲全部满分,为什么最终却一败涂地,输得惨不忍睹?

如今世上兜售的成功学,梦寐以求的所有技能,凤姐全有。甚至连靠山她都有,最后成功了吗?

由此就反证了成功学的拙劣无知。人若没有看透世事纷扰的能力,不能走对路线,所有的技能只会令你死得更惨。走对了路线,何须费心,世上原本有无数种躺赢。

只是这看透世事,谈何容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很多人以为凤姐有个子嗣,就万事大吉,其实那是掩耳盗铃。生存态度错误,有子嗣也未必能活到孩子长大。

古代女子都信任娘家,倚靠娘家,与娘家休戚与共,凤姐没有挑选团队的权利。团队给她权力,给她便利,她沉浸其中也就迷失其中。

既不能正确认识外部环境,也不能正确判断内部矛盾,只求眼前短暂的胜利。在一个理不清架构也理不清思路的地方,试图建功立业,岂不是痴人说梦?

跟李纨相比,她是那么繁华,但有谁知道这繁华的背后,却是万箭穿心!

整部红楼梦,都是这样甚深的人生哲理。#红楼梦##王熙凤##薛宝钗##曹雪芹#

浅谈凤姐家事(深度剖析凤姐王夫人)(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