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壮士出征(诗经无衣一曲战歌)

诗经壮士出征(诗经无衣一曲战歌)(1)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国风秦风无衣》

【注释

袍:长袍,斗篷。王:此指秦君。于:语助词。兴师:起兵。同仇:共同对敌。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作:起。裳:下衣。甲兵:铠甲与兵器。行:往。】

诗经壮士出征(诗经无衣一曲战歌)(2)

微雨直译:

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披一长袍。君王兴兵去打仗,修理兵戈与长矛,同仇敌忾士气高。

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一内衫。君王兴兵去打仗,修理兵戈与长戟,一起出发意气扬。

谁说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一下裳。君王兴兵去打仗,修理铠甲与兵器,一起出行上战场。

诗经壮士出征(诗经无衣一曲战歌)(3)

《秦风》中这首《无衣》大家都很熟悉了。无须讳言,大部分人知道这首诗,还得感谢武汉战疫初期的日本。当初日本送来的抗疫物资上面印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让多少同胞感动得流下泪水!我也流泪了,不过除了感动,还有惭愧。惭愧老祖宗那么多好东西,我们自己不知道,还得外人来告诉我们,自己原本拥有的古典文化,是多么美好。

诗经壮士出征(诗经无衣一曲战歌)(4)

前一段时间解读《唐风.无衣》时,有文友以为是秦风中的这一首。两者看着名字一样,其实完全不同。《唐风.无衣》是一首深情缠绵、怀念亡妻的佳作,而《秦风.无衣》则完全是一首激情豪迈、慷慨激昂的战歌。

诗经壮士出征(诗经无衣一曲战歌)(5)

公元前771年,戎族入侵,周王朝沦陷。一时间战火遍地,狼烟四起,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秦国离得最近,好比我们跟朝鲜的关系,可谓唇亡齿寒,休戚相关。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陕一带。民风醇厚,百姓向来豪侠,崇义尚武,善骑射,勇武善战。于是,秦襄公大兴兵马,奋起反抗。

诗经壮士出征(诗经无衣一曲战歌)(6)

全诗三章,一唱三叹。每章开头一问一答:“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泽、裳)。”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可以同穿一条裤子的亲密无间的战友情,也真实地反映了秦人驱逐犬戎时,将士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爱国热情和忘我精神。

诗经壮士出征(诗经无衣一曲战歌)(7)

在中华民族生死危亡之际,秦国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举全国之力,摩拳擦掌,拾起戈矛,擦亮刀枪,奋起反抗。“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矛戟、甲兵)。”国君振臂一呼,百姓一呼百应,修理兵器,补缀盔甲,奋勇杀敌,展现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筑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

诗经壮士出征(诗经无衣一曲战歌)(8)

每章最后一句“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将士们,一同出发吧!这声声呐喊此起彼伏,慷慨激昂,铿锵有力、气壮山河,是秦人壮怀激烈尚武精神的反映,也是斗志昂扬爱国热情的高潮。

诗经壮士出征(诗经无衣一曲战歌)(9)

《秦风·无衣》是一首热情洋溢的不朽战歌,也是一首值得流传千古的爱国诗篇。全诗以其激情洋溢、斗志昂扬的精神和极其凝练概括又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诗经中诸多作品中,独树一帜、熠熠生辉。诗经《权舆》:一首贤士的哀歌,今非昔比,悔不当初

诗经《终南》:终南何所有?大周有遗民

诗经《渭阳》:路车黄马,甥舅情深

诗经《晨风》:女子如痴如醉等待爱人,无奈对方早就忘了她

诗经《小戎》:女子思念出征的丈夫,怀想丈夫温润如玉的模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