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增厚点状钙化(小石头学五官之咽后脓肿)

小石头学五官之咽后脓肿咽后脓肿为咽后间隙化脓性炎症,依据发病机制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

急性型:最常见为咽后隙淋巴结化脓性炎症引起,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幼儿,由于婴幼儿咽后隙淋巴组织丰富,口、咽、鼻腔及鼻窦的感染可引起淋巴结炎,进而化脓,脓液蓄积在口咽后方咽后隙的一侧。此外,成人因咽后壁异物刺入,或者外伤、手术等侵入性损害均可引起咽后隙感染。另外,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所并发的颞骨岩部炎或硬脑膜外脓肿,可经颅底破裂孔侵入咽后隙,贝左尔德脓肿也可经咽旁隙穿入咽旁间隙形成脓肿,致病菌与扁桃体周围脓肿相似,也可由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等引起。

慢性型多见于成人,由咽后间隙淋巴结结核或颈椎结核引起,在椎体与椎前筋膜之间形成寒性脓肿,早期在椎前间隙,晚期由椎前间隙破入咽后间隙。

扁桃体增厚点状钙化(小石头学五官之咽后脓肿)(1)

咽后脓肿的临床表现:急性型 起病急,发热,烦躁,咽痛拒食、吸奶时吐奶或奶汁返流入入鼻腔,有时可吸入呼吸道引起呛咳,说话及哭声含糊不清,如口中含物,睡眠时打鼾,常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患者头常偏向患侧以减轻患侧咽壁张力,并扩大气道腔隙,如果脓肿增大,压迫喉入口或并发急性喉炎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引起喉阻塞甚至窒息。2慢性型 多有结核病的全身症状,起病隐匿、缓慢,病程较长,无明显咽痛,伴随脓肿逐渐增大,可出现咽喉部阻塞症状,严重时出现吞咽困难障碍和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喉阻塞症状。

扁桃体增厚点状钙化(小石头学五官之咽后脓肿)(2)

临床检查时急性型者可见咽后壁一侧隆起,充血,脓肿较大者可将患侧腭咽弓向前推移,患侧淋巴结肿大,压痛明显,由外伤或异物引起的咽后脓肿,多位于喉咽,须用间接喉镜检查才能发现,局部常有脓性分泌物,有时可见异物。检查时,动作宜轻柔,以避免患儿哭闹挣扎导致脓肿破裂,如发生意外,应速将患儿头部向下,防止脓液流入气管,发生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另外,检查可发现患者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压痛明显。慢性者,一般情况较差,可见咽后壁隆起,常位于咽后壁中央,黏膜色泽较淡。颈部侧位X线拍片或颈部CT检查可见椎前隆起软组织影,有时可见液平面。

扁桃体增厚点状钙化(小石头学五官之咽后脓肿)(3)

咽后脓肿的并发症脓肿破裂,吸入下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脓肿向下发展,可引起急性喉炎、喉水肿、纵膈炎。脓肿向外侧可侵入咽旁间隙导致咽旁隙脓肿,继而侵蚀大动脉,发生致死性大出血。

咽喉脓肿的治疗原则:急性咽后脓肿,一经确诊,应及早切开排脓,患者取仰卧头低位,用压舌板或直接喉镜压舌根暴露口咽后壁,看清脓肿部位,在脓肿最隆起的部位用长粗穿刺针抽脓,然后用尖刀在脓肿下部最低处作一纵行切口,并用血管钳扩大切口,排尽脓液并充分吸出,喉咽部脓肿,可在直接喉镜下进行手术,术中应准备好气管切开包、氧气、喉镜及插管等器械,以便在意外情况出现时使用。术后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脓液引流不畅,每日扩张创口,排尽脓液直至痊愈。慢性咽后脓肿,除全身抗结核治疗外,可在口内穿刺抽脓,脓腔内注入0.25G链霉素,切忌在咽部切开排脓,有颈椎结核者,为防止颈椎脱位或骨折的严重的并发症,宜与骨科医师共同处理,同时行颈外切开排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