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1)

最近《延禧攻略》火的不要不要的

电视剧也是高度还原了历史

不管是从妆容、服饰还是摆件等

都堪称是1:1复刻

今天小编就要给大家扒一扒

《延禧攻略》里非遗那点事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2)

缂( kè)丝

2006年5月,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3)

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 、Kesi 或 Chinese silk 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4)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5)

值得一提的是,在《延禧攻略》中,剧组搭建绣坊所用的织布机、缂丝机、刺绣的架子也都是货真价实的老物件。

景泰蓝

2006年景泰蓝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6)

景泰蓝(Cloisonne ),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瓷器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景泰蓝标准英文名为Cloisonne。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7)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8)

高贵妃的储秀宫,最显眼的地方就摆着景泰蓝,的确配得上她的浮夸的人物性格以及剧中受宠爱的程度。

打树花

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9)

打树花是河北省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地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特色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不亚于燃放烟花。

据说当年暖泉镇有好多铁匠作坊,每逢年节,富人们燃放烟花庆祝,铁匠们也同样渴望着热闹喜庆,但铁匠买不起烟花,他们从打铁时四溅的火花中得到灵感,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堡城门上方的砖墙上,好似朵朵烟花盛开。这种特别的"烟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其热闹喜庆的氛围绝不输给拥有烟花的富人们,因此便有了每逢过年"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的民俗。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10)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11)

剧中展示了高贵妃为了博太后一笑而筹备的打树花,也是最后自己领盒饭的致命一击。同时也高度还原了当时底层艺人受压迫和剥削的无奈。

绒花

2006年绒花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12)

绒花始于唐朝,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唐代被列为皇室贡品。明末清初流入民间,主要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及际逢婚嫁喜事时佩戴绒花。

绒花制作,需经染色、软化黄铜丝、勾条、打尖、传花等近十道工序。赵树宪制作一朵直径约十厘米的绒花,至少得花两三天,还不包括选购蚕丝等前期准备工作。红、粉、黄、绿等色的蚕丝绒,在赵树宪的钳子下被穿上钢丝,弯成花朵、柿子、元宝、如意、凤冠、龙船、丹顶鹤、万年青等各种形状的绒花制品,色彩明快,栩栩如生。

南京绒花的历史十分悠久,谐音"荣华",相传早在唐代武则天时便被列为皇室贡品。明清时代更具规格,清康熙、乾隆年间为极盛时期。当年南京的三山街至长乐路一带,曾是热闹非凡的"花市大街",这里是绒花的海洋,经营绒花的店铺盛极一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绒花的制作以家庭作坊为主制作绒花的工业主要分布于城南门东、门西地区,以马巷铜作坊、上浮桥等地段为多,全城约有四十多户,马巷就有三家有名的业户:"柯恒泰"、"张义泰"、"马荣兴"。其中,出身绒花世家,六代从事绒花工艺的吴长泉最早就是"张义泰"的学徒,著名的绒花老艺人周家凤12岁时从乡下(江宁县龙都镇东家村)来到南京学艺,也是在"张义泰"拜师于吴长泉。与周家凤同时有名的绒花艺人还有来自扬州绒花世家的王家太。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13)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14)

那些被网友调侃为“多肉”的绒花饰品,全部由“南京最后的绒花匠人”赵树宪和他的弟子纯手工制作,所参考的图样,

都是故宫清代皇室发饰的收藏款!所以,于导真的非常有诚意哦。

香云纱

2008年6月,香云纱染整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15)

香云纱本名莨纱、莨纱绸是莨纱与莨绸的合称,北京称为靠纱。是广东省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织造和染整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它制作工艺独特,数量稀少,制作时间长,要求的技艺精湛,具有穿着滑爽、凉快、除菌、驱虫、对皮肤具有保健作用的特点,因穿着后涂层慢慢脱落露出褐黄色的底色过去被形态的称为软黄金。是目前世界纺织品中纯植物与矿物染整的丝绸面料。莨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因社会穿着的习惯改变以及外来纺织品进入市场逐渐消失。直到2010年苏莨记冼达峰在南海和顺从新复制出消失近三十多年的莨纱。

2008年,因社会上的炒作将原本的晒莨染整工艺以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使得原来香云纱是指莨纱变成了所有晒莨的产品都称之为了香云纱。顺德伦教成艺晒莨厂为保护传承单位,该厂经理梁珠于2009年获得了香云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称号。顺德伦教是这个产品染整技艺的传承地,有500多年历史传统的染整技艺,2009年香云纱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广东香云纱文化产业园区"在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正式挂牌。2013年《地理标志产品香云纱》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发布。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16)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17)

《延禧攻略》中主角的很多戏服是由香云纱制成的。

延禧攻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里的非遗(18)

《延禧攻略》开播以来,许多非遗大师也为《延禧攻略》用心还原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做法打call。《延禧攻略》把很多传统文化用最直观的的方式展示了出来,也让更多的人通过电视剧了解关注非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