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

早知辽宁盘锦有一个红海滩,世上少有,人间出奇。这年抓了一个空档,去那里走一遭。平日出行早晨上班高峰,市区环路主路上车辆颇多,上了京沈高速就好了许多,过了京沈收费口车就又少了许多;出了北京界就一路畅通了。京沈高速建设得非常完整,沿途不仅有众多村办休息站,而且每隔一公里就有摄像机拍超速,还有全程出入口计算车速。因此,你即使车上装四个风火轮,也很难风驰电掣。六百多公里大路差不多走了七个小时,当然,还要包括休息站办理进出口的时间,特别是中午要办一个大型进出口。从北京出来的时候天上遮满乌云,密不透风;过了北戴河才开始能看见亮堂堂的日头。早上七点半从家出发,下午二点半就到了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大门口的售票处。

从资料介绍上看,辽河入海口三角洲的这个红海滩颇为壮观,滩涂规模非常大。说这个红海滩上的植物叫做碱蓬草,当地人管它叫做“不就是那个碱蓬子吗”,颇为不屑。这个天然生长的碱蓬子普天之下只此一处,别无分号,所以中国的植物学家给它取名“碱蓬草”,把它介绍到全世界的时候给它起名"seep weed”。我查了一下字典,这个Seep是一种水陆两栖吉普车;Weed是野草。野草好理解,可是为什么前面加一个吉普车?这个碱蓬子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年春天随百草发芽,秋天结籽后消亡。它的嫩叶和籽可以吃,据说那籽还能榨油,不知道是炒菜用还是当缝纫机油使。这种海水里生长的野草很受风景观赏家欢迎,但是好像没有办法移植或者驯化,可能盘锦的海水里有特殊的物质。这里属于辽河入海口冲积带,土层里当然有很多辽河流域冲下来的有机物。辽河是辽宁的主要河流,辽宁人吃喝拉撒都靠这条河,辽宁人最爱吃的东西肯定也会消化完了最后冲积到这里,提供给碱蓬子特需的营养。大馇子?苣苜菜?酸菜白肉?高粱米?都不像,对了,很有可能是大酱!外国人看见这片红海滩好看,也想在他们家那边种碱蓬子,可是不行,种不活。但是他们研发了另外一些耐盐耐碱的家草,比如北美海蓬子。

到了红海滩风景廊道一看,其实那滩涂没有书上描写的那么壮观,从海堤向海里大概伸出去有一百米,再往前就是一片海芦苇了。这个红海滩从前就是一片荒凉的海滩,穷人到这里捞点草回家和棒子面一起蒸窝头吃。还得小心海鸟和丹顶鹤,因为那些草籽是它们的饭。这二年开发旅游,这个景区刚刚开始建设,但是无论如何当地村民还是先修起了围墙和售票处。门票每个大人85,每辆小车20。进去看景的必须开车,因为红海滩海岸有十几公里,靠腿没戏,再说也没有公共汽车到这个景点。景区里面倒是有电瓶车,每人也要不少银子。这个观景廊道里面的第一家饭馆正在盖房顶,因此你还要看好自己的饭。我这里说的是前二年的事,这个景区到现在已经建设的有一些规模了,游客的车已经不让进了,都要放在景区外面的停车场。大门口还盖了一座尺寸不小的售票大厅。

景区里面的海堤上已经修好了柏油马路,双向四车道。所谓的廊道是从海堤向水里伸出去搭建的木栈道,这样的栈道有二条。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1)

我们走上廊道,观赏周围火红的景色。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2)

向远处望去,红色的海草连成一大片。远处是海堤和海堤上公路两边高高的路灯,还可以看见正在施工的饭馆等等,碱蓬子后面绿色的是芦苇。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3)

三点多钟不到四点,海水就开始涨潮了。一涨潮,碱蓬子就会被海水淹没。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4)

四点半的时候,上涨的海水就已经把碱蓬子全都淹没了,红海滩消隐。海滩上就只能看见高高的芦苇。看来观赏红海滩最好是在早晨日出之后,还要是退潮之后。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5)

我们流连在木栈道最远处的观景台。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6)

栈道上只有往回走的游客了。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7)

天上刷来几片云。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8)

观景台只能用来看云了。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9)

栈道上已经渺无人迹。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10)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11)

海堤内侧的芦苇荡。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12)

回到盘锦市区,从宿营的酒店楼道脏窗户观看盘锦市区,新老建筑鳞次栉比。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13)

每个城市最不堪的棚户区都在火车站后面,盘锦也不例外。

去远方的山川想去海边看海鸥(走辽东半岛去红海滩拾慧)(14)

此行原计划第二天去看本溪水洞,但是天公不作美,后二天大到暴雨。去往水洞的山路怕是行路难,没办法只好半途而废。

回到北京的时候,京雨已过,只有淅沥沥的一点雨滴飘下。整个行程虽不圆满,但好赖是把红海滩看到了。红海滩已经有很多人游玩若干遍,所以我这个帖子只能叫做“拾慧”,不是“拾人牙慧”的意思。

(修订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