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

(一)《周礼》之「司裘」,王室「皮草官 」

汉代集结的儒家五经之《礼经》包括「三礼」:「礼记、仪礼、周礼」,其中相传为周公所作的《周礼》,记载的是十分系统且繁杂的周代典章、职官制度.

《周礼》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大官职系列,共有四百多种职官名称。因此,古今不少学者认为《周礼》可能有一定「理想化成分」,可信度不高。如宋代的苏辙、欧阳修、清人康有为等【注1】。近人顾颉刚先生认为《周礼》是战国时代齐国人的一种「设想」。【注2】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1)

书影引自【注2】

在《周礼》中,为王室服务的内廷官员归入「天官冢宰」一类,这一类内廷官职,划分繁细到「做咸菜(醯人)、打酱油(醢人)、腌腊肉(臘人)」都有编制。

「天官冢宰」属下有一个官职叫做「司裘」,就是为王室制作裘皮冬衣的匠人,也负责管理国家的「皮草业」。《周礼》记载「司裘」的编制共有五十多人。

见《周礼天官冢宰》的记载「司裘」的职能和编制: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2)

除了《周礼》,「司裘」之职没见到任何其他周代文献记载,所以,人们一直以为「司裘」就是《周礼》所虚构的众多官职中的一种。

但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次考古发现,证明周代确实有「王室皮草官」——司裘。

1975年2月,在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发现了一个西周青铜器窖穴,一共出土了37件青铜重器,有30件铸有铭文,是西周一个贵族家庭所铸造。这也就是所谓的【周原岐山董家窖藏】。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3)

周原岐山董家窖藏地点示意图,引自注3

【周原岐山董家窖藏】中有四件青铜器——两鼎,一盉,一簋。从铭文来看,器主叫做「卫」,他的官职为「裘」,正是《周礼》所记载的「司裘」。

这四件青铜器也就是非常有名的【裘卫四器】,考古学家依据铭文、器型等多方面的信息,断为西周穆、恭时期器物。

【裘卫四器】的名称、断代如下:

  • 廿七年卫簋(周穆王)
  • 三年卫盉(周共(恭)王)
  • 五祀卫鼎(周共(恭)王)
  • 九年卫鼎(周共(恭)王)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4)

裘卫四器,断代信息和图片引自:【注4】

可能有些看官对西周历史不是很熟悉,可以参照下图的【西周世系表】和「早、中、晚」三期分法的大致年代范围: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5)

(此表中「共和」以前的年表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

从上年表可见,器主【裘卫】生活在西周早期末(穆王)——中期初(共王),西周君主中周穆王在位时间最长——55年。

【裘卫四器】中最早铸造的【廿七年卫簋】也就是「穆王二十七年」,最晚的【九年卫鼎】也即「共王九年」。

周共王继位当年改元,也即「周穆王五十五年」是「共王元年」,那么,【裘卫四器】的时间跨度为36年。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6)

【裘卫四器】的出土,不但首次在出土文献中发现了《周礼》记载的「王家皮草官」:司裘,也发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地契」,颠覆了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周代「田里不鬻」的认知。

同时,也记载下一段非常戏剧性的历史——器主「卫」在36年的时间里,从「司裘」这个「芝麻绿豆官」开始,精明算计,悉心经营,「进化」成为拥有大片田产的地主土豪。


(二)地主形成史,土豪崛起记

好,交代了上述背景信息以及「时间线」,我们再来看器主「卫」的「土豪崛起史」。

首先,我们来看最早的【二十七年卫簋(穆王)】的73字铭文信息。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7)

【二十七年卫簋】铭文有73字,释文为: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8)

,书影引自注4

篇幅所限,我不能对四篇铭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考释,所以,只说一个大概意思。

【二十七年卫簋】铭文是非常典型「册命金文」,在以前的文章中讲过,「册命」就是周代任免官员的一道程序,官员在王廷,接受周王封官和赏赐,然后会铸造一件或者多件青铜器纪念这件事,感谢祖宗感谢王,子子孙孙永保用。

因为当时是宗族封建制,可以说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血缘决定一切的时代,当时大部分官职是世袭的,周王册封认可就是一道「标准程序」。

因此,「册命金文」的都是大同小异,大致格式和内容如下,可以说是「填空题」: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9)

书影引自,注5

所以,「卫」的官职「司裘」应该是世袭的,他们家应该是西周「小贵族」,世代为周王当「皮草匠」。

「司裘」在周礼体系内是低级职务,所以,周王赏赐给「卫」的是服饰、车饰共三件很平常的东西:

  • 服饰:「淄巿(韍)」,也就是「黑色的蔽膝」,「朱黄(衡)」也就是红色的衣带。如下图所示: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10)

  • 车饰:「銮」,马车上的「銮铃」,如下图: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11)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12)

可以说这三件东西相当于今天的「一件内衣、一根皮带、一个车内装饰吊件」,可以说周王纯粹是象征性意思了一下,这说明「司裘卫」就是「避马瘟」的「尴尬现实」。

如果是高阶官员或者王的心腹,周王赏赐是非常的大手笔的。

如:我经常拿出来当「标杆」的西周《大克鼎》,周王赏赐给「克」多处田产、奴隶、丝绸、乐器、青铜器等等,一长串豪华赏赐物: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13)

(注:《大克鼎》释文中「易女」也即「赐汝」,「易女」后面文字就是赏赐的财务。)

所以,【二十七年卫簋】铭文来看,当时的「卫」,经过周王的册封,继承祖上的芝麻小官:司裘。

接着,我们再来看【三年卫盉(恭王)】的铭文信息。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14)

【三年卫盉】铭文132字,释文为: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15)

书影引自注4

【三年卫盉】离【二十七年卫簋】有三十年的时间,按照古人的价值观,男子在20岁的「弱冠之年」为成年,从而行使成年男子的社会职能。

「卫」被周王册封卫「司裘」的下限为20岁,三十年以后的「卫」,大概应该在50-60岁左右吧。

从【三年卫盉】的铭文来看,这时的「裘卫」已经是十分富有,以致于破落贵族「矩伯」向他这个芝麻小官「折腰」。

怎么回事呢?

西周时代,诸侯贵族要定期朝见周王,也即铭文中所说的「王爯旂于豐」,直译是「王在丰镐举起旗帜」,大致意思就是:王在丰镐举行「大阅」典礼,意味着这时候诸侯前来朝会。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16)

书影,注6

破落贵族「矩伯」要去朝见周王,即没有礼器,也没有华服,就向「裘卫」借,用自己的土地抵押交换:

第一次:「矩伯」派他的佣人向「裘卫」借用用于朝见的玉礼器:璋、瑾。这些玉礼器的价值八十朋贝币,等值于土地「十田」,也就算说一田「八朋」。

第二次:「矩伯」向「裘卫」借了两个佩饰:赤玉琥、三件皮草衣物,价值贝币二十朋,等值于土地「三田」。

「朋」是西周的贝币单位,10贝币串为一串的就是「一朋」,「朋」字就是「一串贝币」之形,此问题详见:透视汉字中的货币史:「贝壳」何以能当「货币」?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17)

西周的「一田」就是当时的「一百亩」;也就是一个「井田」的「九分之一」,如下图: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18)

于是,「裘卫」举行了「过户」仪式:「伯邑父」等五位官员公证这个土地抵押的交易,由三位执行官员进行受田办理。

从上可见,「裘卫」的操作精明、老道,也非常具有商业头脑:

「裘卫」不稀罕华服、玉器,他知道农耕时代,最好的财富就是土地。他用玉器、皮草,与身处财务困境的贵族「矩伯」换到「十三田」土地。

可能作为低级官员的「裘卫」,政治地位并不高,他最怕就是贵族「矩伯」不认账,所以,「裘卫」诉诸律法的「制度化」,贵族「矩伯」很难不认账。

「十三田」等于周制的一千三百亩,这是一笔非常巨大田产,所以,裘卫要造青铜器记载这个事情。

最后,我们来看【五祀卫鼎】、【九年卫鼎】,这两个鼎的铭文可以说「裘卫」精明操作的延续,让自己的土地财富增大: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19)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20)

篇幅所限,只能简单的说:

  • 【五祀卫鼎】记载「裘卫」和贵族「邦厉」的一桩土地诉讼官司,「裘卫」三下五无二,就说服了五位「法官」,赢得这场官司,得到了「四田」土地。
  • 【九年卫鼎】记载,贵族「矩伯」和妻子,为了体面风光参加周王典礼,又找「裘卫」大血拼,借用了马车、车饰、丝帛,用一片林地来抵押。但是,林地上树木是另一个贵族「颜」的,「裘卫」使用同样的办法,用马匹和丝帛和「颜」交换,那么,「裘卫」就又用「奢侈品」换回一大片林地。

应该说,从这两件青铜器铭文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出「裘卫」十分得意与自己的「精明操作」,值得向自己的子孙后代传颂,才铸器记事,希望「子孙永宝用」。


(三)结语

从【周原岐山董家窖藏】其他青铜器的铭文信息,考古学家推断,「裘卫」是这个家族中第一位崛起的「土豪」。

正是「裘卫」的精明、进取,奠定家族的基础,之后,从周共王时期开始,他的后代渐渐向统治集团上层流动,「小贵族」向「豪族」演进,到第六代达到巅峰,一度有自己的军队。

然后,直道西周末年,犬戎入侵,宗周沦陷,第七代后人埋器逃命,这个家族信息也就完全消失于历史中。【注7】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21)

裘卫家族世系,表引自注7

西周后期青铜器最明显的特征(趣史杂谈青铜档案)(22)

裘卫家族成员一览表,表引自注7

如《周礼》所言,「司裘」的职务是「凡邦之皮事,掌之」,虽然是「司裘」的政治地位不高,但也有自己的「专业优势」——不显山、不露水的谋财。

所以,「裘卫」很快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足以让那些破落贵族的纨绔子弟折腰,而精明的「裘卫」,也乘机攫取王室分封给贵族的土地财富。

仅「裘卫四器」的铭文信息显示,裘卫在三十六年的时间,用玉器、皮草、马车等「奢侈品」,就换了一千多亩土地,妥妥的「超级大地主」。

---------------

参考文献
  1. 维基词条:周礼,from:https://zh.wikipedia.org/wiki/周禮
  2. 顾颉刚(口述). (1983). 《中国史学入门》(青年出版社),页31-32
  3.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2002). 吉金铸国史, 周原出土西周青铜器精粹. 文物出版社.页311
  4. 庞怀清, 镇烽, 忠如, & 志儒. (1976). 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 文物(05), 29-47 99-101.
  5. 陈汉平. (1986). 西周册命制度研究. 学林出版社.页28
  6. 同注3,页245
  7. 王进锋. (2018). 西周时期小贵族家族的崛起——以董家村铜器所见裘卫家族为中心. 历史教学问题, 249(06), 32-40 13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