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为何不讲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非朱棣)

近来,历史大剧《山河月明》正在热播,从而也引发了一大波明史爱好的浪潮。这个剧从洪武年开始,到永乐皇帝朱棣开创“永乐盛世”结束,前后叙述了大概半个世纪的明初历史,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历史剧的空白,的确也获得了众多历史爱好者尤其是明史爱好者们的关注,而区区在下之我就是其中一员。

山河月明为何不讲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非朱棣)(1)

明史迷们,快来看大剧啊,盼了好几年了。(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整部剧的最重要的主人公就是历史上的明成祖(也叫明太宗)朱棣,他原本不是皇帝,他的老父亲朱元璋也并没有把皇帝之位传给他,而是传给了早薨的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这在历史上其实都是比较罕见的一种情况,儿子们都还在,皇位却由孙子代位继承(法律专业名词,不懂得自己百度),聪明天赋、智慧超人的朱元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迷之操作呢?

那就让我拨开历史的迷雾,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来做一番解释吧,对与不对,您给点评一下就是了。


一、朱标的早逝和洪武大帝的烦恼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太子朱标突然离世,他的身后是一个蒸蒸日上、江河万里的大明帝国和满头白发的朱元璋。这时候,朱棣33岁,正值壮年,且身体极好。而且,朱元璋也曾对下面的臣子这样表达过,皇四子朱棣是所有皇子中最像自己的那一个。

山河月明为何不讲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非朱棣)(2)

把朱元璋演绝了的,还要数胡军。(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如果朱标没有早薨,他是当仁不让的那一个继承人,但是,历史总是有那么多的遗憾,朱元璋身体太好,而朱标身体太弱。朱元璋在痛失爱子之后,也不是没有考虑过那个最像自己的皇四子朱棣,在某些非正式场合下,朱元璋还隐约向臣子们表示过,自己想立四儿子做太子,但是,他的这一意思表示很快就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

大臣们为什么激烈反对呢?历史说得不是那么清楚,给出的理由也不是那么让人信服,但个人觉得,这里面最真实的原因其实也不难推测出来。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后,生性多疑且有些残酷的他对官僚阶层采取了极其严格的管控措施,他把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对元末官员的那种质疑甚至憎恶转接到了自己的王朝。他创立锦衣卫组织、制定严刑峻法、实行剥皮实草、官员连坐等比较极端、残忍的方式极限管制所有官员。所以,明朝初年的文官集团可以说是历史上的知识分子最不自由、最胆战心惊的一个时期,原本他们还想着老皇帝驾崩以后,儒雅的朱标即位后能够过一段自由散漫的日子,不料朱标不太争气,居然先他们而去了,眼看到手的自由就要远离,你说这些文官们会甘心吗?

山河月明为何不讲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非朱棣)(3)

朱元璋创立的锦衣卫可以说是千古第一特务组织了吧。(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所以,当朱元璋说要另立最像自己的那个皇四子朱棣为太子时,对那些失望至极的文官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事情,怎么,你洪武大帝已经蹂躏了我们那么多年,未必又要来一个更加年轻的洪武大帝二号再次蹂躏我们吗?抵死不能同意啊,豁出命去都要把这事掐灭在萌芽状态之中。于是,一个又一个文官不停地向朱元璋表达不能立朱棣为太子的意思,理由嘛,文人们想找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吗?

以上就是朱棣没有被朱元璋立为太子的直接原因。

可是,大权独揽的洪武大帝就那么愿意听从文官们的意见吗?他真的就顺从大臣们的意思,把立朱棣为太子的念头压下去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否则他就不是朱元璋了。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个原因朱元璋很可能也在很多年前就开始总结、反思了。

山河月明为何不讲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非朱棣)(4)

不止有锦衣卫,朱元璋还有剥皮实草之刑罚。(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二、“治隆唐宋”的“洪武之治”和朱元璋的小心思

大明帝国成立后,明朝的官僚体系除了朱元璋阵营里的旧人,更多的还是来源于元廷旧部和元末各支起义军所部,朱元璋怎么利用好这些人,成了他登基为帝后的头等大事。

不像唐宋两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来源于草根阶层,他虽然在长期的斗争生涯中学习了一些统治和管理技巧,但实话实说,比起唐朝的李氏和宋朝的赵氏,他的治国理政之经验还是稍微要缺乏一些,再加上他早年的一些经历和环境养成的性格,他对官僚阶层的严管政策应该是非常顺理成章的。无论是他的特务监控组织,还是他的严厉法律,都是他基于历史和自身的合理尝试。

事实上,朱元璋也是相当成功的。他在三十年的执政生涯里,将大明王朝从元末那一个大烂摊子里带了出来,进而缔造了“治隆唐宋”的“洪武之治”,可以说是功莫大焉了,虽然文人官僚阶层受了些苦,但天下苍生是得了利益的。史载,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民户达1605万户,人口达6054万人,垦地面积达850万顷,为明朝后世的经济发展打下极为牢固的基础。”

山河月明为何不讲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非朱棣)(5)

康熙皇帝赞誉朱元璋:治隆唐宋,真还不是虚言。(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可是,在这样的盛世背后,朱元璋应该也是感受到了多方面的压力的,文官集团在他的控制之下,尚能维持不错的运转,但如果一旦他不在了,还有人能控制住被压制了三十年的文官们吗?哪怕那个最像他的儿子朱棣,可能也是非常艰难的吧。

事实上,到了洪武末年,大明天下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别的不说,单说为了进行中央集权而破坏的官僚体系,那就是一个巨大的漏洞。那么,一张弦崩久了之后该怎么办呢?聪明的你大概也不用我过多提醒了吧,没错,那就是稍微的松一松。

深知其中厉害的朱元璋最终很可能就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没有选择跟自己同样厉害的朱棣,而是选择了几乎比较完美的秉承了父亲仁义衣钵的皇孙、故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山河月明为何不讲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非朱棣)(6)

《山河月明》里的太子朱标。(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朱允炆确实也是朱元璋“松弦”策略的最佳人选:首先,他长得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形象上就很讨喜;其次,他聪明伶俐,学识过人,而且勤奋好学,熟读儒家经典,很得儒家士大夫们的推崇;再次,朱允炆品行操守几乎没有任何污点,能力上也显示出过人之处,协助处理朝政、办事的圆满程度上都深得人心。这样的一个人,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某位皇帝?没错,那就是两千年王朝史上最有名的那个守成之君的典范,宋仁宗赵祯。

由此,在老皇帝朱元璋的默许和全体文臣的一致认可下,朱允炆登上了皇太孙的宝座,最终也得以统御天下,执掌大明。

山河月明为何不讲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非朱棣)(7)

皇太孙朱允炆。(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三、朱元璋深藏于心底的另一个小秘密

不仅如此,朱元璋应该还有另外一个小秘密。

他没有像唐宋两朝一样,严格限制朱家子孙的权力,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大力分封朱姓子孙,让他们执掌兵权,守卫大明边疆重镇,比如燕王朱棣驻守北京,秦王朱樉驻守陕西、晋王朱棡驻守山西等等,他一共分封了二十五个藩王。虽然他也为限制藩王权力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只给军权,却不给财权、行政权等,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设置了这些藩王。

朱元璋难道不怕藩王造反吗?当然怕,但是,他更怕的是自己的朱家王朝落到别人的手里。也就是说,退一万步讲,即便是这些拥有实权的藩王最终造了反,但他们依然是他朱元璋的儿子,大明天下也依然是他朱家的天下。这大概就是洪武大帝的那个隐藏在心底的小秘密吧。

山河月明为何不讲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非朱棣)(8)

朱元璋分封了二十五个藩王。(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你不得不承认,朱元璋可能是封建王朝两千年里最智慧果敢、英勇睿智的一代帝王,至少是之一。别的不说,单单他从丐僧这个阶层出发,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登基为帝的神迹,两千年间几乎就难有匹敌之人。所以,你不要怀疑朱元璋选接班人是一种失心疯的表现。

因此,他在朝廷用宽仁的朱允炆安抚惨遭压制三十年的文官集团,让他们更加用心地为大明效力;在朝廷之外则广置强权藩王,用他们拱卫朱姓天下的万世之基。这就是朱元璋版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最像朱元璋的朱棣,其实也不是那么像

事实上,后来的历史发展也印证了我的这些猜想。“靖难之役”后,虽然天下震动,百姓也遭了些殃,但权力更迭之下,天下还是他朱家的天下。

山河月明为何不讲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非朱棣)(9)

靖难之役军事形势图。(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不过,朱元璋有一点还是没有考察得仔细,朱棣虽然非常像他,但世界上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是没有的。他朱元璋打小吃过苦,受过不少罪,所以有些性格方面的偏执难以避免,但朱棣自小就生活在他朱元璋的羽翼之下,有些东西虽然也学到手了,但多少还是比他老子朱元璋要大气一些。

比如,朱棣为了安抚文臣们,曾经就一把火将建文帝宫中收藏的千余封往来奏章给烧掉了,并大气的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追究他们反对他的责任。于是,很多建文旧臣就此转变立场,很快就变成了永乐朝的股肱之臣。而这些人,要是在朱元璋手里,难免是要受一受连坐和剥皮实草之苦的。当然,对付那些至死反对他的人,他则比他的父亲还要狠辣一些,比如方孝孺,哪怕你是大贤,我也要将你十族诛杀(其实,这一点我怀疑是有人在黑永乐皇帝)。


怎么说呢?对于朱元璋这种起于草莽,终有天下的旷世英雄来说,有些东西是可以忽略的,一切都是为了王朝的根本着想,至于是像自己的朱棣即位,还是像儿子朱标的朱允炆登基,其实都无所谓,关键在于谁能够为他朱家的万世基业做出贡献,那就够了。你们觉得呢?#奇妙知识季#

山河月明为何不讲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而非朱棣)(10)

朱元璋的明朝最终延续了276年之久,可谓是一个国祚绵长的封建王朝。(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