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夏竦戏份太多(茂则隐瞒实情是有私心的)

《清平乐》中茂则的事情还是被发现了,那箱和皇后有关的东西就是杨怀敏在茂则那裡找到的,里面有个头饰就是茂则第一次遇到曹丹姝时,她给他当车费那个,所以杨怀敏就是故意把那箱东西给了皇帝,想害茂则,但官家还给茂则,顺便提醒以及警告他。

清平乐夏竦戏份太多(茂则隐瞒实情是有私心的)(1)

其实杨怀敏长了十个胆也不会搜皇帝的书房,杨搜了茂则的房间,搜到了皇后练的字和送给他的发簪,想趁机扳倒张茂则,皇帝猜到没那么简单,没有当场看,然后让秋和还给茂则,告诉茂则,他对皇后的心思,他知道了,让他自己收敛点。

清平乐夏竦戏份太多(茂则隐瞒实情是有私心的)(2)

只能说《清平乐》中茂则多少是有自己私心的,张茂则几年前就找到了小宫女,查到了许蓝苕是幕后黑手,知情不报是为了纵虎行凶。他明知道许蓝苕一而再再而三地害张娘子,而他最怕的就是张娘子夺走皇后的位置,放任许蓝苕,就等于帮皇后。

清平乐夏竦戏份太多(茂则隐瞒实情是有私心的)(3)

那为何在许蓝苕生产前爆出?不是因为夏竦倒了,因为夏竦垮台,就是张茂则借御史的手斗倒的夏竦。而是因为蓝苕要生了!

清平乐夏竦戏份太多(茂则隐瞒实情是有私心的)(4)

如果放任,接下来蓝苕生子,张娘子宫里多了一个皇子,官家必然更加频繁地看顾张娘子,皇后更加受冷落。如果生下来的,就是皇子,而不是公主,前朝使把力,皇后就要换人了。所以张茂则打的主意是分裂张娘子党。

清平乐夏竦戏份太多(茂则隐瞒实情是有私心的)(5)

如果按张茂则计划的,抓蓝苕去见了张娘子,张娘子必然大受刺激,要处死蓝苕。官家仁慈,而且蓝苕肯定会找诸多理由,最后蓝苕必然可以全身而退,顺便脱离张娘子摆布,从此蓝苕母子就是张娘子除不掉、日日闹的眼中钉肉中刺,对皇后也是有利的。

清平乐夏竦戏份太多(茂则隐瞒实情是有私心的)(6)

而且夏竦能猜到蓝苕会投奔皇后,张茂则也有可能猜到,总之必须在蓝苕生产前把这件旧事抖出来。只是谁都没猜到贾婆婆会直接把蓝苕连孩子一起了断。正常人恐怕会等蓝苕把孩子生下来,然后找机会害死蓝苕,杀母夺子,也算是既为张娘子报仇,又帮她抢了个皇子。但贾婆婆可能料到蓝苕一心投奔皇后,而且死不悔改,这辈子都会把张娘子当仇人不死不休,干脆不要这个孩子了。

总之皇子没了,谁也算不到。茂则可能未必一开始就想到了会祸及皇子,只要这个皇子不帮张娘子增加势力就好。

清平乐夏竦戏份太多(茂则隐瞒实情是有私心的)(7)

话说《清平乐》中夏竦算是本剧形象最完整的文官形象,既有能干的一面,也有狡诈的一面,既有忠义,又有奸邪的一面。他有幽默的一面,也有冷酷的一面。关键是他居然还有缠绵悱恻完整丰满的爱情故事线。哪个人还有这待遇啊。可以说剧中塑造了几类官员影响还是挺典型的,“无暇君子”范仲淹,“有瑕君子”欧阳修苏舜钦王拱辰,“能臣亦小人”夏竦,“妥协但有原则”晏殊,都挺好的。

清平乐夏竦戏份太多(茂则隐瞒实情是有私心的)(8)

《清平乐》中的皇后也是太死板了,在官家面前总是一副谏官模样,官家在前朝日日听官员的进谏,总是做着“正确”而不是自己想做的决定,内心很堵。回到后宫,想的是温柔乡,让自己能敞开心扉,排忧解闷,然而皇后却是一贯的做着和谏官一样给官家添堵的进谏。虽然,是妻亦是臣,但这个“臣”却和那些死脑筋的老官员太像了,太没女人味了,因此不讨得官家喜欢。

清平乐夏竦戏份太多(茂则隐瞒实情是有私心的)(9)

不过,皇后想的是替官家分忧,如处决侍女绫儿的事,她担心官家性善,不够决绝,不能严厉处置绫儿,做不到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效果,便违背自己也是性善,作出无情的态度。在剧中,皇后当得也是太难了,要想讨的官家喜欢,她就必须在两种模式中切换角色。在官家面前应顺从的做“妻”,在官家背后无情地做“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