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详(三顾茅庐的典故家喻户晓)

我们先从三顾茅庐的背景前提说起。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天下大乱。随着各诸侯各势力的起伏更迭,多数诸侯都被吞并,留下的都是可称为真英雄的:曹操坐拥朝廷,孙权虎踞江东。剩下的基本用曹操的话形容就是“守户之犬耳”。而皇叔刘备胸怀大志,奈何没有地方割据发展,身边只有关张赵等将领。纵观天下历朝历代,想要称霸一方有所作为,谋士和将军都不可缺少,因此,刘备求贤若渴,想拜访一个能够助他成就事业的谋略家。


三顾茅庐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详(三顾茅庐的典故家喻户晓)(1)


官渡大战后,曹操击败刘备,刘备不得已投靠荆州刘表,在此期间刘备得到了他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谋士——徐庶。徐庶化名单福助刘备设计抵挡曹操的进攻,曹操的多次进攻都讨不到便宜,谁知曹操手下谋士程昱识破了单福,给曹操献计利用徐庶老母成功将徐庶骗来曹营。就算当时刘备心中万分不舍也无奈。当徐庶起身往曹营时给刘备回马荐诸葛,这也是徐庶最后一次帮助刘备。


三顾茅庐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详(三顾茅庐的典故家喻户晓)(2)


徐庶对刘备评价诸葛亮:“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刘备听后是内心是非常激动的。拜访过水镜先生后,刘备也得到了同样对诸葛亮的赞誉。卧龙先生的大名已经深入刘备心中。得知卧龙住所后,刘备决定亲自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于是带领关羽张飞先后冒着大雪不惧寒冷去请诸葛亮。


三顾茅庐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详(三顾茅庐的典故家喻户晓)(3)


既然是“卧龙先生”,刘备足足请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见到诸葛亮后,刘备对诸葛亮提出的“三分天下”佩服不已,而诸葛亮也深深地被刘备的诚心打动,于是诸葛亮顺利出山。不过,千里行在此插一句话,水镜先生司马徽听说诸葛亮出山后,发出了感叹:“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大家听到这句话有没有深深地震惊与可惜呢。刘备集团加入诸葛亮后,立刻有了动力,用刘备的话说就是如鱼得水也。从此开始,刘备有能力不用躲避曹操的进攻。


三顾茅庐的典故大家耳熟能详(三顾茅庐的典故家喻户晓)(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