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日常例子(庚子杂说)

有个“掩耳盗铃”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原文是:“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故事大意是:曾经作为晋国六卿之一的范氏被灭了(也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前的阶段),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想用锤子把钟砸碎。但刚一砸,钟“空空”的发出很大的声响,此人生怕别人听到钟声过来把钟抢走了,就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

这个故事常被用来形容和嘲讽那些自欺欺人的人和事。当然也确实很形象,毕竟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不管有没有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

客观存在的东西,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这就是物质的客观性。

但很多人却意识不到这一点,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如此。人都是有选择的接受信息,对与自己以往认知不同的信息,往往视而不见,甚至故意过滤掉。这不能说不也是一种自欺。

但对于“掩耳盗铃”的这种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似乎有些细节也需要重新思考审视一番。

掩耳盗铃日常例子(庚子杂说)(1)

首先品品故事中的几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大的时代背景“范氏之亡”。很多学者普遍认可的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就是“三家分晋”这一事件,而三家分晋前,晋国是六个大贵族把持朝政,其中就有范氏,范氏作为晋国的大贵族,其显赫家世,自然也不必多说,这也符合其后拥有大钟这一事实。

第二个细节是钟的真实价值。现代很多考古发现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不像同属重要乐器的石质或玉质编磬,编钟这种乐器普遍的材质是青铜。而铜在那个时代,可是硬通货,春秋战国的史书中动辄出现的“百金”“万金”其实大多时候就是指铜。所以这个背都背不动的大钟,就等同于装满现金的保险柜,甚至比保险柜还简单直接,只要扣下一块,就是钱。并且这个钟竟然重量大到了一个人背不动的程度,那至少也有100公斤以上了,这可真是一个重器了,价值如果换算到今天,估计最少深圳一套房吧。

掩耳盗铃日常例子(庚子杂说)(2)

第三个细节是当事人的身份。虽然原文中说的很清楚是“百姓”,但是要知道战国之前的时候,百姓可不是今天我们理解的平民,而是贵族的代称。这里就有几分矛盾,故事发生的时代是春秋的末期,而《吕氏春秋》则是战国时期编写的书,那么百姓到底是指贵族,还是其他,确实需要一些分析的。

春秋战国时代,并不是现代人早已习以为常的平民社会,当时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天子之下,贵族层层分封,然后平民阶层,平民之下还有奴隶阶层的存在。

偷钟的人的身份首先可以排除奴隶的角色,因为如果人身自由都没有的情况,就显而易见不会有发现这个钟的机会了。

进而还可以排除贵族的身份,一个原因是从常理推测,如果是一个贵族身份的人,即使等级很低的贵族,但根据礼制,只要出行在外,往往会前呼后拥,带着一些车马随从,发现一个钟,即使是很重的,但大概率也可以轻易带走。

即使是独自一人发现,贵族也可以凭借身份要求附近的平民进行协助。再不济即使是暂时没有条件,也根本犯不着打破带走,并且完全不会害怕别人知道,因为他完全可以宣示所有权,也不会引起任何人怀疑。

另外一个原因其实就隐含故事的大背景“范氏之亡也”之中,范氏的破灭,是其他晋国大贵族攻击的结果,并且这些大贵族还都掌权在位的情况下,一个贵族身份的人出现在一个倒台的政治人物家里,可是很容易被当做余党而遭致杀身大祸的,相信没有哪个贵族会为了捡些钱物,就去冒如此风险的。收益和风险完全不成比例啊。

掩耳盗铃日常例子(庚子杂说)(3)

排除掉奴隶和贵族,那就只剩下平民了。进而还可以推断一下大概的时间节点。

平民在那个阶级差异明显的社会中,胆子肯定不会太大。不信可以参考下日本曾经的例子,平民如果惹到贵族中最底层的武士阶层了,也可是会被当场砍杀的。

试想如果贵族之间正在进行征伐的时候,相信一个平民也不会有胆量真的钻进一个将要倒台的贵族家中,去搜刮财物的吧。因为那样就处在攻伐双方的敌对位置上,谁都会对他动刀子的。

综合一下,故事的细节就丰富起来了,这是一个平民,不论他是出于何种动机,在范氏被其他贵族刚刚攻灭后不久,在范氏的地盘上偶然发现了一个被攻击方意外遗忘掉的价值重大的宝物,然后他就决定把这笔意外的财富给窃为己有。

掩耳盗铃日常例子(庚子杂说)(4)

第四个细节就是此人的心理“恐人闻之而夺己也”。害怕别人听到了来抢,这句话其实很适合当代人的思路,但其中还是有所区别的。

现代人捡到东西如果被人看到了,要么去交给警察,交还失主,要么就算是无主物,大家“见面分一半”,至少还会有收获,损失感和抵触心理都不会太强,甚至是在这种明显一个人没办法搬走的局面下,还有可能主动找人来搭伙,多少能赚一点是一点。

而在春秋那个时代却不是如此,一个平民发现如此规模的财富,即使他愿意与人分享,但人多口杂,难免会走漏风声被人知道,而只要惊动的此地分封的贵族,就肯定会被没收。甚至你把它搬回家里了,只要被人知道,还是会有灾祸找上门的。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更何况还是倒台贵族的“赃款赃物”呢?所以他害怕的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总之分析了这许多细节,发现这个故事的逻辑自洽性非常好,好到了不像是一个故事,而更像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否则编故事的人,可就是一个卓越的编剧人才。就冲这一点自洽性,这可已经比很多成语故事要靠谱多了啊。

掩耳盗铃日常例子(庚子杂说)(5)

丰富了细节之后,再如果把我们自己代入进去,或许还会有很多不一样的理解吧。

首先,“掩耳盗铃”中体现出来的积极行动力。

现在人们常常用“装睡”来形容那些故意回避问题的人。

甚至说还不到问题的程度,只是一件事物单纯的超出他的自我认知范围后,就不愿意接受它的存在,甚至还无比坚持自己的偏见,不接受任何反对意见。

这种“装睡”的状态,不仅对于这个世界没有益处,甚至对于当事人自己,也往往没有半分好处。

“掩耳盗铃”则其实不同,一个平民敢于承担一定的风险,去做一件虽然现代人看起来略显不道德,但也完全合乎情理的事情。

至少他敢于突破自己身份的局限,去尝试,这一点就已经比很多现代人要强了。

掩耳盗铃日常例子(庚子杂说)(6)

现代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导致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种现状之下,有不少人选择了“装睡”,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那么就不如选择一种矛盾的姿态来对待。

这些“装睡的人”不认为发展可以解决问题,不认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现状,他们坚信问题无法改变,并且本能的抗拒一切尝试着做出积极行动来改变现状的人和事。

他们注定连一丝机会也没有,进而自己又为自己的偏见提供了论据。奇怪但很残酷的循环。

但是拥有积极行动能力的人,思考逻辑却完全是不一样的。

举个例子,一个人说:“生在这个国家是我的无奈,但是我的孩子也生在这个国家,就是我的无能。”但拥有积极行动力的人却会说:“我们生下来时国家是这样,是我们的无奈;但我们的孩子生下来时,国家如果还是这样,就是我们的无能。”。

虽然有句话叫“谁也叫不醒装睡的人”,但其实这句话并不全面,能叫醒“装睡的人”的人只有这个人自己。他可以选择改变,只要思想对了,一切就可能是另一番样子了。

掩耳盗铃日常例子(庚子杂说)(7)

另外,“掩耳盗铃”中显示出来的认知的边界。

人其实都有一个认知的边界。

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知识的爆发式增长,导致一个人根本无法掌握足够的知识,甚至简单涉猎,也无法覆盖所有的学科门类,这就导致认知边界的必然存在。

认知边界之内,相应的就会有人的行动边界,以及能力边界。直白一点说,人的一切靠谱的行为,都是在自己的认知边界之内发生的。而超出自我认知边界的行为,结果就不太可控了。

这两年有句话十分流行“凭运气赚来的钱,都会凭本事赔进去”。

这句话其实不是说凭本事做生意就一定赔钱,而是说有的人赚钱并不是因为他理解他做的事,只是因为他偶然的决策和行为,无形中契合了大环境的趋势,结果就得到了意料之外的财富,也就是“凭运气赚来的钱”。但是风头一过,他看似基于经验和思考做出的,同样的行为和决策,却几乎必然会导致意外的结果,也就是凭本事把钱赔进去。

掩耳盗铃日常例子(庚子杂说)(8)

回到“掩耳盗铃”的故事中,这个偷钟的人,并不是他的决策有什么问题。钟太重背不走,那就打碎了背,反正他要的是钟里的铜的最基础的价值属性,而对它作为礼乐重器的其他属性并不在意,决策正确。进而发现钟被砸时会响,可能引起别人注意,恐慌的心理状态也正常,想要控制声音的决策也没有问题。

只有到了这最后一步,控制声音的行为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错误,而错误的原因更大的可能是认知的局限性。

作为一个普通的平民,是肯定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么高级的礼乐重器的,那么这个乐器对于他们来说,就必然会存在一些认知上的盲区。

盲区只要存在,行为和结果就自然更加难以预期了。

掩耳盗铃日常例子(庚子杂说)(9)

举一个例子来类比一下吧,现代社会的人基本上都听说过航空炸弹,但亲眼见到的人肯定不多,理解具体情况的肯定更少,但假如偶然场合下,一个人突然见到了一个巨大的炸弹样物品,并且误碰之下,开始了滴答作响的声音。

他不了解声音背后代表的真实含义,但却能本能的感受到未知背后的危机,但是他又没有能力停下这种充满危机感的声音,他很大概率会怎么做,只能听天由命吧。

蒙上眼睛和耳朵这种感觉器官,其实就是人逃避恐惧的一种最常见的反应。如果理解到这里,恐怕这个人蒙着耳朵的想法,就不显得那么幼稚可笑了吧。

如果要说此人为了继续敲才选择捂住自己耳朵的,那么谁能用两只手完成敲钟的同时,还能捂住自己的两只耳朵的,那请开始表演,或者上达人秀上表演。反正在个人认知里面,正常人是只有两只手的,没法完成三个空间位置不同的任务的。

掩耳盗铃日常例子(庚子杂说)(10)

“掩耳盗铃”这个故事没有什么可以洗白、翻案的价值和空间,毕竟不涉及什么大人物,也不可能出上几本专著。况且其故事的逻辑性和自洽性也非常好,远比很多故事要强。

但这个故事对现代社会中的人一样还具有很多有意义的参考价值,特别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那些自以为是、“装睡不醒”的人。

在这个仍然充满超出自我认知的各种未知的世界上,回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僵化我们的思维。

倒不如坚持积极的态度,即使不能主动探索,至少也要包容未知的存在,认识并接受自己的无知,才会有提升的空间。

只有提升、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机缘。

抱怨永远没有意义,行动才是真正的关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