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一本书才是有效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二)

《如何阅读一本书》二: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

静言君

怎样阅读一本书才是有效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二)(1)

01 基础阅读

我们从学前班开始,就在为长大后的阅读做准备。从识字认字,跟着老师学习分析课文,到后来能自己做阅读理解,和课外读物。

这是逐步成长和学习的过程,基本到我们初中毕业,高中阶段,我们就都完成了基础阅读的准备和成熟。

只是因为在整个学习生涯中,关于如何进一步阅读,深入阅读,没有专门的学习。我们多数人的阅读习惯和层次,都停留在基础阅读阶段。

所以现在会有很多人为怎样读书迷茫,有人读了很多书,依然没有任何长进。有时不能说他们不用功,只是没有掌握进一步阅读学习的方法。

学习这本书就是为了学习怎样阅读,通过四个阅读层次的学习,掌握读书的方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

02 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是阅读的第二个层次,也是后续分析阅读,主题阅读重要的步骤。检视阅读,才算是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

检视阅读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第二,粗浅的阅读,从头到尾快速的读完一本书,忽略不懂得地方。

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书中作者提到七个建议,从读书名、目录、索引、翻读重要篇章、读最后几页,等几个方面,粗略的了解一本书的框架结构以及书的类别。

通过这一步骤,你可以大概了解了这本书说了什么,议题什么,怎样的结构。你可以决定是否继续研究这本书,或者不是你感兴趣的类型。

粗浅的阅读: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阅或者思索。

也就是说面对一本难读的书,先通读一遍。只关注能理解的部分,不懂的部分跳过去,不要停下来去思考去查询不懂的地方。

好书需要多读几遍。而第一遍只是为了了解这本书,弄明白这么书是在说什么。等到后边进行分析阅读时,再回头对不容易理解的部分详细研究。

03 阅读速度

有人可以一年读一百多本书,有人一个月也读不完两本书。这就去阅读速度的不同,但是本书作者提出,阅读的速度,不论是快还是慢,只不过是阅读问题一个微小的部分而已。

关于阅读速度,有很多书在讲。快速阅读,高效阅读等。很多人很困惑,到底该以怎样的一种速度去阅读呢?

本文作者提出一种“秘方”: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与理解!

什么意思呢?首先你要明白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该速读还是慢读。你读的什么书?简单还是复杂?

所以不要再去羡慕别人读书的量,如果两三天一本书,读完之后什么也记不住,那读了还有什么意义?不如细细的去品味一本好书,学以致用。

04 提出问题

检视阅读中,除了大概了解一本书架构,我们要有在这个阅读层次中能回答出几个问题。

1,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

2,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

3,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阅读的时候在书上做笔记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整理问题答案。写下来,是最好的检验方法。

有时候你脑子里可能会有一些关于本书模糊的或者清晰的概念,好像你懂了你明白了,然后下笔去写的时候,却发现不知道怎样下笔。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你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并不清楚自己在想些什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在读书的时候,要养成做笔记,随时记录的习惯。

再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