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出生新生儿护理(冬天出生的孩子更难护理)

出生在冬天的婴儿往往更难护理。

倒不是出生在冬天的孩子难带,而是冬天则意味着孩子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隐患。如果家里有婴幼儿,家里这些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一定要知晓且避免。

1、 夺命电热毯

婴幼儿的皮肤对环境的温度本身没有调节的功能,孩子更容易感受到外界气温的变化,所以也更容易生病。一旦到了冬天,很多家长害怕孩子被冻着,都会想出各种取暖方法,西安的一位家长因为粗心大意让不到一岁的孩子烫伤。

婴儿小强在睡午觉,为了让孩子睡得舒服,妈妈还特意把孩子的尿不湿脱了下来,妈妈看着孩子睡熟后就去做家务了,却没想到,因为自己的疏忽孩子被烫伤了。

因为家里没有暖气,怕小强冻着,妈妈就开了电热毯,而没有穿纸尿裤,孩子尿湿了电热毯之后,导致孩子的腿和后背被电热毯烫伤。

冬天出生新生儿护理(冬天出生的孩子更难护理)(1)

对于3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电热毯安全隐患很大。尤其是还在尿床的孩子,一旦孩子尿床,还有可能会导致电热毯短路,烫伤甚至烧伤孩子。

除了电热毯,这些取暖设备给婴幼儿用的时候同样要小心。比如电暖气、小太阳、电热水袋。

2.婴儿猝死多发生在冬季

婴儿猝死综合征占到1-2岁婴儿死亡率的30%,婴儿猝死综合征多发生在秋季和冬季。

除了孩子先天性的疾病,婴儿猝死综合征最大的因素和婴儿穿衣有关。

一位奶奶抱着孙子冲向医院急诊室,求医生救救孩子,医生摸了孩子的身上和手上发现,孩子体温过高,属于高温昏厥。再看看孩子的衣服,里三层外三层还加上厚厚的抱被,原来孩子的高温昏厥是奶奶捂出来的。

冬天出生的宝宝,家长尤其害怕孩子冻着。甚至有的家长连孩子睡觉都不会脱衣服,怕孩子感冒。却不知道孩子婴儿既怕冷也怕热,很多家长帮助孩子保暖的时候,容易做过头。

婴儿并不会根据外界的环境自主的调节体温,一旦给孩子穿了太多的衣服,容易让孩子体温过高。

冬天出生新生儿护理(冬天出生的孩子更难护理)(2)

冬天,在婴儿穿衣方面,除了穿得不要太多,这些小细节一定要注意。

  • 袜子要多穿,手套要少带。袜子反穿避免线头缠住孩子的脚指头,手套少带,可以勤剪指甲;
  • 睡觉不要给孩子戴帽子。婴儿的头和背是最容易出汗的地方,孩子睡觉的时候,尽量少戴帽子;
  • 婴儿的被子不要过厚过重,最好不要和大人同盖被子;

和成人相比,婴儿更容易怕热。孩子不会走路之前,穿衣原则是比成人多一件背心。孩子会走路以后,好动的孩子穿衣原则是比大人少一件衣服。

3.避免孩子低温烫伤

高温烫伤容易避免,低温烫伤却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婴幼儿。

朋友家的宝宝因为积食有些腹泻,她每天要帮孩子按摩肚子,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捂肚子。朋友隔着秋衣在孩子的肚子上贴上了暖宝宝。她本来是为了省事,却不想却烫伤了孩子。

虽说是低温,暖宝宝的温度都在60℃以上,婴儿对温度和疼痛的感知比较迟钝,长时间的接触之后,一旦当孩子开始哭泣或有反应的时候,烫伤已经出现。

和高温烫伤相比,低温烫伤更难预防,也更容易出现。比如,热水袋、暖水瓶,长时间的接触,都容易造成低温烫伤。

冬天出生新生儿护理(冬天出生的孩子更难护理)(3)

4.冬天家里随处可见最危险的物品

对于婴儿来说,冬天家里最危险的不是电器而是热水。

冬天气候干燥,李女士拿出了自己的煮茶壶,经常会炖梨汤或者玫瑰茶来喝,为了方便,她把煮水壶放到了餐桌上,却忽视了孩子已经1岁开始学着走路。一天中午李女士趁着孩子午睡在厨房做饭,突然间听到孩子大哭的声音,拉开厨房门去看到煮水壶翻到在桌上,热水洒的满桌都是。

因为水壶中的水并不多,所以孩子才有机会推到水壶,幸好水不多,只烫到了宝宝的小手。

冬天正是用热水的高峰期,对于家里有孩子的家长来说,最大的危险隐患就是热水。

比如家长随手放的热水杯,家里的热水壶,洗澡、洗脚时,家长帮孩子接的热水,稍有不慎,都会造成孩子烫伤。尤其是家里有会爬会走的孩子,家长切记一定要让热水远离孩子能够碰到的地方。

冬天天冷,婴幼儿更难护理,一方面是孩子更容易生病,另一方面是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会增加,想要宝宝健康平安成长,冬天照顾孩子,父母需要更多的细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