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专业前景(虽然很难但前景犹在)

工商管理学专业前景(虽然很难但前景犹在)(1)

以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财务/会计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为代表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是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为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对高素质、专业化企业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而设立发展而来的,可谓是因时而设,应时之需。

因为,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迅速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要想成为竞争的赢者,不仅需要资金、技术/设备,而且更需要一流的企业管理,包括生产/财务/质量/运营/人力/成本/营销等,只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从而实现经营绩效的最大化。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那种封闭的、以生产/供应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系以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经济的需要。另外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它们不仅是助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而且它还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理念和方法,成为中国企业管理的一个新的参照系。因此,加快中国企业管理转型(模式/架构/方法/体系)就成为整个企业界实现企业振兴发展的普遍共识,抱残守缺注定死路一条。而转型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从哪里来,除了依靠企业自身的调整(学习/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外,最为有效的就是加快建立系统化、专业化的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学历教育体系。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培养大量的、能够适应企业需要的后备工商管理人才队伍。以备企业之需。这种现实的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对高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设立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发展前景。所以,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猛发展。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在招生/培养规模上,都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最高点,人才供给旺盛,为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企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提供了充足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源保证。

但是,在看到工商管理类专业30多年的飞速发展的同时,同时也必须清醒的看到,近年来,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始出现“中年危机”现象,无论是在招生环节、还是在就业环节,包括人们对这类专业的整体观感,都出现了一种减退的趋势,负面性日益加深。

首先,从招生环节来看,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招生数量是很可观的,也算的上一个专业“招生大户”,但从考生的报考意愿和录取成绩来看,却不尽人意,有很多考生,特别是女生,都是抱着没办法的心态去报考,因为,如果是文科类考生,本身本科就不好考,专业还少,如果成绩再没有太多的竞争力,在专业选择问题上也只能这样了,什么都得报。如果是理科,理化又不是很突出,都知道工科对很多女生在就业上存在不利,所以,像工商管理类专业也就成了没有办法的现实选择了。至于录取成绩,说它录的很低,似呼有些夸张,但可以肯定的说,不管什么水平学校开设的这类专业,录取成绩都不是很高,在本校的所有专业中,能做到位居中游都很不错了,而且需要指出的是,在录取的考生中,真心报考并作为首选的并不多,有相当部分考生都是以此类专业作为垫底或被调剂而来。

其次,从就业环节来看,其实,从相关就业岗位的供给来看,无论是职业及数量,还是比较充裕的,从智联招聘等就业门户网站发布的相关招聘信息数量就能说明这一点,但是,从工商管理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来看,并不乐观,不要说找到与本专业匹配度较高的岗位/职业困难,就是找一个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难度都很大,每年,在很多省区的就业部门发布的就业困难专业预警中,都能看到此类专业的身影。

最后,从近年来,社会对此类专业的观感来看,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前些年的“有前景”、“职业经理人的摇篮”“HR”的必由之路等等这些对专业的溢美之词,变成了现在什么“万金油专业”、“扯淡专业”、“狗皮膏药”专业等这些带有讽刺意味的专业认知。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社会舆论处境是非常不利的。

工商管理学专业前景(虽然很难但前景犹在)(2)

这样一个在开设当初,人们曾经寄予无限期望的、极富前景的专业,如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变化呢?从原因来看,以下几个因素值得考虑:

第一、工商管理类专业招生培养规模过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从各高校开设此类专业的数量及招生培养数量来看,都呈上升趋势,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已经成为绝大部分高校(不分文史/理工)的专业招生大户,那么,很多高校为什么热衷于开设此类专业呢?可能有以下几个考量:

一是出于完善学校专业学科结构的需要,因为近年来,有些高校在办学定位/目标上,综合性大学情结日益浓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管自身办学条件如何,都在加快自身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但这个调整不是减,而是加,什么理、工、经、管、文、法,一应俱全。至于办学质量/水平,先不要谈,专业的框架一定支起来。

二是出于招生扩招的需要,对于很多院校而言,扩招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或许还有其他的考量,如增加办学业务收入等,再加上此类专业的开设门槛也比较低,不需要太多的投入,何乐而不为。

三是基于此类专业社会需求状况的良好预期,但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招生培养落后与社会需求变化的情况(即过于超前)。因为人才的需求不仅取决于供给,更取决于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与调整。

第二、工商管理类专业整体专业培养质量不高,这应该是目前此类专业就业难的根本因素之一,因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它对专业师资、专业实践教学要求都比较高,比如在师资方面,它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在学历/理论上达标,而且还应具有相关管理学的实践经验或从业背景,在实践教学方面,它要求专业应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模式与实践途径。显然,这对此类专业的培养是一个挑战,实事求是的讲,开设这类专业的条件,不是每所学校所都具备的,但很多院校出于这样那样的考虑,还是开设了,那么其培养质量就可想而知了。目前,在很多学校,一个老师(就连老师还是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的),一个优盘,一部多媒体教学设备,就是这类专业的全部家当。

第三、近年来,社会对工商管理类职位的招聘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对应聘对象的专业背景要求有所下降或无要求,但对应聘者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从业经验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招聘标准上的变化,显然对此类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意味着招聘的门槛更高了,竞争更激烈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难度加大了。

第四、部分工商管理类毕业生在求职时,职业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过分强调专业与职业的匹配性,强调所谓专业的对口,显然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从工商管理类职位/职业的发展路径来看,工商管理类职位由管理决策岗位和管理执行岗位构成,整个职位发展格局呈金字塔结构,这就意味着只有少数人才能走向这个职业的顶端,对于大部分人必须要经历管理执行这一职业发展环节,至于能否实现向管理决策转型,它需要很多条件和不确定性因素。但是,很多毕业生没有清晰的职业发展目标,也不愿意接受从基层历练开始这一职业发展路径,总是期待一些不切实际的愿望,结果导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工商管理学专业前景(虽然很难但前景犹在)(3)

所以说,目前,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现状很不乐观,处境的确很难,但是,这个“难”是供给方(学校/学生)没能跟上形势的变化而造成的,而非工商管理类专业自身的原因,工商管理类专业本身没有错,它的专业价值不容低估,其前景犹在,这是因为:

第一,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巨大社会需求,这一人才需求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因为实践证明,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仅靠技术创新是不够的,还离不开管理创新,一个好的经营管理理念、方法、策略、手段,足可以让一个濒临死亡企业起死回生,让一个刚刚起步企业蒸蒸日上,反之,就会加速它的衰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为什么目前各种管理咨询机构、管理培训机构,管理运营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这就是企业对管理的真实反应,而管理靠谁,靠的是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专业的事必须由专业的人去做,管理也不例外,这就是西方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经营者革命”的原因所在。目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以职业经理人为代表的管理类人才同科技研发类人才一样,都是一种稀缺的市场资源。而这些工商管理类人才如何获得,不仅靠实践,我们从不否认实践对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真正的,可持续的工商管理类人才还得靠高校这种专业化的培养,我们承认,不是所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都一定会成为管理者,但一个真正的,有管理能力与水平的管理者必须靠专业化的引领才能实现,所以你就会发现,很多企业管理者也许不是“科班”出身,但在管理实践中都遭遇过管理上的瓶颈,都会产生自身知识不足的困惑。很多企业管理者参加MBA/EMBA的学习,其实也不仅是为了镀金,而是一种真实的需要,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所以选择工商管理类专业,只要你认为适合自己,有信心,其前景一样值得可期,只是我们作为供给方出现了问题,需要调整的是我们,而不是市场。其实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猎头们每天都在寻觅,从未缺席。

第二、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价值来看,工商管理类专业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毫无专业水平,毫无技术含量,好学好混。如果你真那样认为,你不仅不适合学习,而且你的职业前景注定一片渺茫,你一定会被归入到未能就业的毕业生大军之中。因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给学生提供的课程都是满满的干货,它是基于工商管理企业实践而设立的,一共包括经济学类(宏/微观)、财会类,企业管理类、计算机信息管理类(比如ERP),相关法律法规这五类。这些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不要抱怨这个专业很水,是因为你根本没有学懂或没有掌握这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要义,也不要过分抱怨学校的培养水平低,因为你都是大学生了,你应该具备了一定自学的能力与思维能力。如果你真的把这五类核心课程学懂了,并进行了基于自身的二次专业建构,你还怕择业时的不自信吗,你还会感到迷茫吗?

第三、工商管理类专业具有广泛的行业适应性,专业弹性很好,跨界容易。人力,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一律通吃,这同机械类专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万金油”专业,的确它真是万金油专业。但只要做到啥啥通,啥啥精,这有啥不好,比如有的毕业生说,我是学中文的,我就想当老师,但是你做文案不行吗,做企划不行吗,实在不行做网上写手不行吗?何必非要抱残守缺呢?就怕啥啥不通,啥啥不精。

第四、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一个让人快速成长的专业群,因为这类专业对人的要求较高,它要求你不仅掌握与工商管理类岗位有关的专业理论,而且它对人的语言表达、交际与沟通协调,心里素质(挑战/抗压)都有较高的要求,你一旦选择了这个专业,它就会倒逼你改造自己,不断克服自身不适应专业/职业的弱点,为将来进入职场做好准备,所以,通过这个专业的学习,你会发现,人的成长进步最快,它是让你率先从象牙塔走出来的专业。尽管很难,很苦,很累,但你都要必须经历,除非你混或放弃。在目前激烈的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这不是一件好事吗?当然,看你怎么看。

工商管理学专业前景(虽然很难但前景犹在)(4)

总之,没有绝对好或差的专业。有些事情你决定不了,但你能决定你自己,只要你能做到专业精,并对标人力资源市场对这类专业的要求,及时调整完善自己,可以肯定的说,选择工商管理类专业,前景一样值得可期,虽然很难,但与我无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