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从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多个方面作出了全面、详细的规定,为打造新时代一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重要意见,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从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等多个方面作出了全面、详细的规定,为打造新时代一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重要意见。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高技能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只有把握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注重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连续性,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全链条”培养体系,高技能人才方能在新时代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

加强基础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内在驱动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平台,是实现自身快速发展和成长的重要“课堂”,但打造一流高技能人才队伍不可能仅毕其功于高职教育,除了要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后续培养和管理外,也要充分重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摇篮”——基础教育。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速推进,诸多传统技能都面临着被“数字化”“量化”“替代化”的风险,这就要求技能型人才必须不断加强高水平技能学习,积极开拓创新,培养自身在组织协调、人际处理、担当奉献、团结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而这些基础性能力的培养自然离不开基础教育的重要作用,这不仅会帮助高技能人才在应对新时代浪潮的挑战时更加游刃有余,也能够让更多的人才更早的对技术之路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种好成长的“种子”,坚定前进的方向,以夯实的“内在驱动力”助力我国高技能一流人才队伍的蓬勃发展。

完善评价体系,提高高技能人才“职业认同感”。随着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有关技术人才的制度政策不断完善,评价体系更加健全,从发布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法到举办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进入新时期,不断聚焦于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升上,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让高技能人才充分匹配“高岗高能”,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技能人才流动“畅通无阻”,全面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消除技能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的“壁垒”,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的良好风气,让高技能人才有“里子”又有“面子”,在社会认同中增强自身职业归属感、忠诚度。

强化内外保障,释放高技能人才“时代新红利”。新时代成就高技能人才,新时代更要呼唤高技能人才。让高技能人才在新时代舞台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需要全社会相互配合、共同协作,为高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完善高技术人才发展路径,拓宽人才晋升渠道,让高技能人才“同台竞技”,凭实力论“英雄”;另一方面,用工企业要以重点工程为依托,突出高技能人才的主体地位,完善高技能人才的薪酬激励制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健全“传帮带”机制,让高水平技术“竞相迸发”“薪火相传”。最后,高技能人才也要自觉承担时代重任,积极进取、敬业奉献、精益求精,在党的领跑下紧跟“人才强国”的步伐,在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舞台上彰显大作为。


作者:徐子东 中共潍城区委组织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