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前对联(为何湖南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

文/加贝

为何湖南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从3副对联可以看出,不是浪得虚名

湖南,省会长沙,地处我国西南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好地方。关于湖南人有三副对联流传至今,描写的是湖南人到底有多厉害。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前对联(为何湖南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1)

第一幅:唯楚有才,于斯为盛。这副对联出自岳麓书院,清朝嘉庆年间,逢袁明曜出任岳麓书院院长,人们请其撰写门联,袁明曜提了上联唯楚有才请诸生应对,众人还在沉思中,一位名叫张中阶的到了,听到人们口中不停念叨的上联,脱口而出于斯为盛。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前对联(为何湖南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2)

于是,这幅流传百年的门联由此而成。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楚国人才辈出,而在这里(湖南)更是多。这两句话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湖南人的傲气。

事实上,在清朝以前,湖南并没有出多少名人,比较有名的有屈原和贾谊。而这两人仔细追究并不能算是湖南人,因为他们只是被流放到湖南地界,真正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有蒋琬、欧阳询、怀素、李梦阳、王夫之等。唐代是诗歌发展的一个高峰,但那么多出名的诗人中也找不出来几个湖南人。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前对联(为何湖南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3)

宋代同样如此,眼看着隔壁老表江西出了晏殊、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朱熹等宰相名人。也比不上亲兄弟湖北。康熙年间湖南设行省,在此之前,湖南考生要跨过长江不远千里去武昌考试。左宗棠考进士那年,湖南只有14个名额,要想中的代表着要挤进湖南的前十四名。但自陶澎之后,湖南人就像开了挂一般一茬接着一茬名垂青史。

陶澎可以说是第一个做到大官的湖南人,官拜两江总督,生前威望甚高。当时的两江一代是清朝财赋、盐粮的主要来源地,一个汉人能做到这个位置,难如登天,但是陶澎做到了,他还为清朝挖掘了大批湖南的才子,堪称大清第一伯乐。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前对联(为何湖南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4)

胡林翼七岁那年,被陶澎看中,招来做了女婿,在两江总督任上,发掘了林则徐,推荐其为他的接班人。左宗棠二十七岁那年,又被陶澎看中,硬结为亲家,除此之外他们还算是同乡。

当年太平天国运动发起,洪秀全为湖南人名垂青史做了神助攻。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前对联(为何湖南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5)

当时的清朝内部腐朽,八旗弟子整天只知吃喝玩乐,耍威风,要靠他们维护清政府统治,清政府恐怕早早就不存在了。这时曾国藩、罗泽南这些书生们,从湖南民间组织民兵,扎硬寨、打死仗,强势将太平军一点一点攻下,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清朝的统治。无湘不成军的说法也是从那时开始流传,湖南人,做到督抚的不计其数。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前对联(为何湖南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6)

清末年间,一位湘潭学子到江浙讲学。江浙自古就是才子辈出的地方,数不清的进士、状元出自这里,这里的学子对待这位外来人无不傲慢,为了知道他学问的深浅,故意出一系列问题拷问他,面对那些人的试探,这位名叫王闿运的湖南人做出一副对联回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这副对联听起来口气挺大的,不过也是事实,当时的清朝如果不是曾左彭胡这些湖南人,早已崩盘。说起这位王闿运,也是一位风云人物,曾经做过曾国藩的幕僚,但因其对帝王之道甚为痴迷,妄想着曾国藩做了皇帝自己做国师,奈何人家曾国藩压根不上他这贼船。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门前对联(为何湖南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7)

没得办法,空有一身学问。他培养了一个弟子,名叫杨度。说起这位杨度,也是近代史上一位奇人,参与过公车上书、维新变法等活动,后来拥袁世凯称帝,在后来拥傅仪复辟。之后在上海卖字画,与杜月笙又有些许关系。最后被周恩来发展为中共党员。

杨度另一为人所知的著作便是《湖南中国说》。诗歌最后有一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这句诗对处于当时时代背景下的青年人有莫大的鼓舞作用,对湖南人而言,这句话的保质期是没有期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