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课教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25 古人谈读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课教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3、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教学难点

1、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受到启发。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和读书方法呢?抽生回答。

2、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

3、今天我们来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指导学生观察,明确课文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出自《论语》,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勤学好问。

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尤为重要;

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音字音和停顿。

3、教师教读课文,学生跟读并认真体会古文的朗读。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几遍。

5、抽生朗读,正音。

三、学习第一、二部分

1、学习第一部分。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抽生朗读,正音。

(3)用斜线画出停顿的地方,指导学生朗读。

(4)认识“识”的另一个读音“zhì”,意思是“记住”。

(5)“知”同“智”,智慧的意思。

(6)掌握生字“耻”“诲”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6)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7)抽生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8)思考回答:为什么说承认自己的不足,是“智”的一种表现?

2、学习第二部分内容。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谓”“诵”“岂”自学。

(2)反复朗读课文,直到读通顺、流利。

(3)抽生朗读课文,正音。

(4)指导学生根据注释,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5)抽生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6)思考回答: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
(7)你对读书“三到”有什么感想?“三到”之中哪个最重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抽生背诵第一、二部分。

2、抽生翻译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的读音和停顿。

2、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3、找出生字读一读,记一记,给生字口头组词。

4、同桌互读,正音。

5、抽生朗读,分男女读,分组读,齐读。

6、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重点理解“第一要志”的意思。

7、全班学生一起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8、熟读背诵。

三、总结拓展

1、我们知道了读书学习的方法,就明白了读书学习的要义,如果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将会更好地促进我们的读书与学习。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26 忆读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课教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2)

冰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掌握多音字“传”“着”“卷”。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感悟。

3、积累语言,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感悟。

教学难点

1、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之间的内在联系。

2、积累语言,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你知道读书的名言有哪些?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2、第25课讲的是古人谈读书,我们从中获益不浅,今天我们要学的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一篇回忆录《忆读书》,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宝贵经验,能让我们感悟到读书的真谛。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释题。题目中“忆”的内容是“读书”,从题目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著名作家冰心的读书经历以及一些启迪人的经验之谈。

2、简介作者冰心及写作背景。

3、教师范读课文。

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在文中圈画出生字词语。

5、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识记字音、字形并给生字组词。掌握多音字”着“”卷“。

6、找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和四字词语反复朗读,识记。

7、查阅资料或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8、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抄写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先分说后总说,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的最大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侧重谈“读书好”,以作者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小组讨论:

(1)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2)作者多年读书的切身体会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你最近读过哪些书?有什么深刻的体会?

2、默读课文,思考回答: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很喜欢读书?

二、深入学文,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感悟

1、抽生回答: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冰心回忆她读书的经历和感受。)

2、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读书经历的?找出相关词语。

3、作者读了哪些书?有什么感受?找出来和同桌一起读一读。

4、从作者读书的切身体会中,你感受到什么?

5、作者读了许多书后有什么心得?又总结出什么方法?

6、冰心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7、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好书”是全文的重点)

8、同桌之间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读书的好处。

三、总结拓展

1、书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能让我们增长知识,教会我们怎样做人。读书可以丰富心灵,完善自我,的确是一件快乐的事。

2、课外阅读文中提到的几本书。

27* 我的“长生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课教案(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四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作者读书和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长生果”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4、猜一猜:课文要给我们介绍的长生果将会是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快速朗读课文,思考:我的“长生果”究竟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学生汇报。

3、圈出生字新词,和同桌相互认读。

4、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请教同学、老师。

5、指导学生正确认读文中的一些多音字和生僻字。

如:浒、冠、馈、差、禁、酵等。

6、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反复朗读识记,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回答:

(1)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

a.读“香烟人”小画册 b.读连环画 c.读文艺书籍 d.读中外大部头小说

e.学写《秋天来了》 f.学写《一件不愉快的事》

(3)从作者所读的书籍中你看出了什么?

(读书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从中得到的知识越来越多)

2、理解读写关系,学习读写方法。细读课文,思考:

(1)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联系实际说一说读书和作文的关系。

(2)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体会课题的含义。

(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

(3)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呢?

(书是可以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看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

3、作者最后又悟出一个什么道理?勾画出相关语句并读几遍,细细体会。

三、总结拓展

1、作者读书和写作的方法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

2、你平时是怎么读书的?作者的写作方法对你有帮助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