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候的经典自动步枪(两首国产战斗影片插曲)

参加#我爱唱军歌#活动

在人民军队使用过的武器当中,“三八大盖”即日本三八式步枪一直是最著名的一种。其装备时间之长,使用范围之广,参与战斗之多,在中国近现代使用过的各种枪械中独树一帜。而且,绝大部分的三八式步枪都是从侵略者手中缴获的战利品,因此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抗日时候的经典自动步枪(两首国产战斗影片插曲)(1)

三八式是侵华日军的主力武器,也是中国军民缴获数量最多的一种外国步枪。

相对其他步枪,三八式具有构造简单、容易维护,后坐力小、射击准确等优点。以旧中国薄弱的工业基础和资源,是无法批量提供象三八式这样质量稳定、制造精良的武器的。尤其是因日军将带有菊徽的三八式视为“天皇”授予,要求以全身心加以保护,所以战场上缴获的这种枪,一般都处于较好的状态,更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军民对三八式质量的良好印象。最重要的是,这种武器得之不易,必须通过战斗,以鲜血的代价才能从敌人手中缴获,因此对三八式就更加珍视。

抗日时候的经典自动步枪(两首国产战斗影片插曲)(2)

战场上从日军手中缴获的三八式,往往保存状态良好。

这种普遍欢迎带来的后果,在人民军队的很多传统中得以体现。比如,在战前动员中,指挥员都会以努力缴获敌人的三八式作为激励,战士个人也会以保证缴获这种步枪作为积极战斗的表态,至于批准将三八式交给缴获者本人使用,更被视为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像胶东根据地的著名战斗英雄任常伦,刚入伍时只领到一把大刀,但他在第一次参加战斗时,就用这把大刀砍死了鬼子,缴获了一支三八式。经上级批准,这支三八枪后来一直归他使用,创造了很多英雄业绩,直至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这支枪托上嵌有一颗敌人子弹的三八式步枪,后来被放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供人瞻仰。

抗日时候的经典自动步枪(两首国产战斗影片插曲)(3)

战斗英雄任常伦,手持他自己缴获的三八式步枪。

三八式的名字甚至在一些口语中也得到了保留。比如某人要参军,部队首长嫌他年龄小,往往会说:“个子还没有三八枪高,过两年再来吧!”。这是因为在设计之初,为了保证射击精度以及利于白刃格斗,三八式的枪身和刺刀都比较长,全枪长度达到了1.28米,装上刺刀后全长更是达到了1.68米,在同时代的各种步枪中是比较突出的。就当时人们的营养条件来说,长到1米68也是个不低的要求了。

抗日时候的经典自动步枪(两首国产战斗影片插曲)(4)

设在张家口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肩扛三八式的哨兵向聂荣臻司令员敬礼。

给予三八式最特殊的礼遇,莫过于将它放在歌曲里加以传唱,而对于“汉阳造”“中正式”“小三零”“大八粒”等其他步枪,甚至范围放宽到手枪、机枪、冲锋枪,都没有一支有这种待遇。关于三八式的歌曲,最耳熟能详的便是《战斗进行曲》。在1959年上映的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火中的青春》中,开头便有雷振林排长和战友们同声合唱这首歌的情节:

我擦好了三八枪,我子弹上了膛,

挎上了指挥刀,心眼里直发痒,

我背上了手榴弹,给蒋匪军好干粮,

我刺刀拔出了鞘,刀刃闪闪亮,

别看他武器好,生铁碰上了钢,

我撂倒一个俘虏一个,撂倒一个俘虏一个,

缴上它几支美国枪!

嘿!

我撂倒一个俘虏一个,撂倒一个俘虏一个,

缴上它几支美国枪!

我奋勇又当先,嘿,指东就到东,

手榴弹开了花呀,勇敢地包围上,

我地形利用的好,我动作真快当,

我一阵风到跟前啊,叫他把刺刀尝,

别看他武器好,生铁碰上了钢,

我撂倒一个俘虏一个,撂倒一个俘虏一个,

缴上它几支美国枪!

嘿!

抗日时候的经典自动步枪(两首国产战斗影片插曲)(5)

《战火中的青春》剧照,左为副排长高山(王苏娅饰),右为排长雷振林(庞学勤饰)。

《战火中的青春》讲述了一个革命战争年代“花木兰”的故事,根据陆柱国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改编,背景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这首著名的插曲,也的确是当时部队中传唱歌曲。它诞生在战略防御阶段的1946年10月,和影片的背景一致,作词是曾任教于华北联大文学院戏剧系的韩塞,作曲是华北军区文工团的王佩之。但与其他军歌的凝重、雄壮不同,这首歌明快、活泼、诙谐,以普通战士的口吻唱出了人民军队的高昂士气与必胜信念,因此受到广大指战员的欢迎,在部队中流传非常广泛。电影中的歌词虽然经过了集体讨论修改,与后来演唱版本有所区别,但还是比较接近部队传唱的原版,特别是第二段的歌词,几乎是当时战术动作要求的复述,带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而第一段的改动主要是影片的需要,比如提到了指挥刀,因为它是主人公雷振林“个人英雄主义”的象征。解放后这首歌的歌词则有较大变化,如下所示,区别之处读者可自行体会。

我背上了子弹带,勇敢向前方,

我挎上了手榴弹,要消灭那蒋匪帮,

我刺刀拔出了鞘,刀刃闪闪亮,

把毛主席的话,要牢记在心上,

我不忘血泪仇,热血满胸膛,

我奋勇又当先,对准那蒋匪帮,

我一步冲上前,叫他把刺刀尝,

别看他武器好,正义在我方,

我撂倒一个俘虏一个,

缴获它几支美国枪!

我撂倒一个俘虏一个,

缴获它几支美国枪!

无独有偶,另一部国产影片的插曲中,也出现了三八枪的名字,那就是1978年同样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两个小八路》。该片由李心田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写了另一部炙脍人口、影响更广泛的作品,也同样拍成了电影,那就是《闪闪的红星》。这首插曲是一首童声独唱,是影片前半段,主人公孙大兴在擦拭自己刚刚缴到的一支三八式步枪时的表演唱,名字就叫做《我缴获一支三八枪》:

我缴获一支三八枪,缴获一支三八枪,

乌油油,亮光光,亮呀亮呀亮光光!

把子弹推上膛,仇恨凝在准星上,

瞄准侵略者,射向狗豺狼,

叭勾——

嘿!穿它一个透心凉!

我端起这支三八枪,端起这支三八枪,

乒乒乒,乓乓乓,射向狗豺狼,

鬼子有死又有伤,丢下命来丢下枪,

哎嘿!这就是侵略者的好下场!

抗日时候的经典自动步枪(两首国产战斗影片插曲)(6)

《两个小八路》剧照,左为武建华(李建国饰),右为孙大兴(马刃饰)。

这首歌的词作者仍是负责修改剧本的李心田。作为长期在部队从事教育和文艺工作的老兵,他敏锐地抓住了主人公热爱自己亲手缴获的武器这一切入点,在歌词中穿插了战士瞄准、射击的基本动作,甚至突出了三八式特有的带有尾音的枪声特点,成功地勾画出勇敢、活泼、人小志气大的八路军小英雄形象。不过,由于该片定位为儿童片,加上时代印记较为浓厚,放映次数远不及《闪闪的红星》,结果导致这首关于三八式的歌曲知道的人较少,更没有作为部队歌曲使用过。

抗日时候的经典自动步枪(两首国产战斗影片插曲)(7)

《我缴获一支三八枪》的词作者,也是《两个小八路》小说和剧本作者李心田。

随着1950年代正规化建设的完成,三八式逐渐退出我军装备序列,转而用于民兵训练,到1970年代中期才全部退役。时至今日,虽然这支参与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枪已经离我们远去,但当我们再听到这两首歌曲时,仍然能够感受到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的豪迈气势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