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白沙镇讲什么话(龙岩白沙与白砂两个乡镇不会读错)

龙岩城的东北部有个白沙镇,西南部有个白砂镇,一个属于新罗区,一个属于上杭县。

这两个乡镇名字读音一样,但是一个关键的字不同。所以,读不会错,写起来,文字记录,经常搞混弄错,尤其是外地人,经常在书写表达时写错,把新罗的白沙,写成上杭的白砂,一个地方有两个读音相同的乡镇越容易搞蒙。

沙(sha),《新华字典》有两种读音,三种解释,一是非常细碎的石粒;二是像沙子的;三是声音不清脆不响亮。砂(sha),有一种读音与沙相同读音,有与沙相同的第一、第二两种字义解释。

沙与砂有时两字有互用的情况,例如:河沙(河砂)、采砂船(采沙船)、沙粒(砂粒)等等。有些情况下又不能互用,例如:水泥砂浆,它是一种建筑材料,就不能写作“水泥沙浆”;沙尘暴,就不能写作“砂尘暴”。

沙与砂要区分清楚,专业领域解读,更容易心领神会。建筑材料学领域专家认为:沙与砂有三点不同。一、来源不同,砂指石之细碎者,一般是人工机械加工,泛指细碎如砂的物质。沙一般是自然形成,指从水中获得的细微颗粒状散石。砂者石来,沙者水来。二、外形不同,砂颗粒相对更大一些, 团粒感更强一些;沙极为细小柔软,颗粒感更弱。亲眼所见,过目不忘。三、作用不同,砂通常作为一种建筑材料,用在混凝土中,而沙除了用建筑,多用于过滤、养殖美化、修路、制造玻璃等等。往昔人们用河沙、海沙作为建筑材料,现在破石人工制砂,制砂机城市周边建筑材料工地常见,取代了河里的挖沙机,多地近海的海沙作为硅材料盗采贩卖。

这些说明,“沙”与“砂”的功用不同是大差异,而字义相同相近是小区别。

龙岩白沙镇讲什么话(龙岩白沙与白砂两个乡镇不会读错)(1)

闽西地名与闽西地名掌故

据《闽西地名掌故》介绍,白砂,位于上杭县东部,宋太宗至道二年(公元995年)白砂鳖沙坑设过县治。“白砂”其名由来已久,据传白砂老圩之南的田垄里有一段田,田中遍布“白砂子”,常年流黄色泉水,(即铁锈水),故人们有“黄水”、“白砂”之称。后人在此附近山地处设市场,定期集市贸易,故称“白砂圩”。久而久之“白砂”其名成了当地其它村庄(岭背、新圩、鹏城、中隔、梧田、圹丰等为中心)的统称。

白砂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1929年土地革命时期,白砂曾设过“县苏维埃政府”,其旧址是现在的“白砂小学”,毛泽东同志曾在此研究和制订过攻打上杭的作战方案。

1929年6月7日,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曾在白砂发动了一次著名战斗,一举歼灭钟铭清匪部三百余人,是日在白砂罗家岭召开了四千人的军民祝捷大会。大大鼓舞了工农群众的革命斗志,促进了上杭县土地革命运动的发展。

《闽西地名》介绍:白沙,属新罗区,在龙岩市区东北部万安溪中游。因溪边河沙特别干净,为远近建筑用沙,被誉称白沙,以沙名乡。万安溪流经此,木船、木筏可通漳平市区。

1937年8月,闽西红军游击队在此整训后北上抗日。

上杭白砂与新罗白沙都是红色革命根据地,红色景点很多,一个偏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重镇,一个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岩连宁特区政府所在地。

近年来,新罗白沙后起开发利用红色景点的乡镇,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常听外人与上杭白砂相混淆,要记牢弄清,了解一个地方地理与自然环境,名字由来,至关重要。

本文从几个维度释砂与沙,区分两个乡镇的专属名字,简单好记,理喻为有河与沙相关密切的为沙,而与岩石大山关系密切的称为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