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会成为什么习惯(你认为说谎只是件小事)

俗话常说“祸从口出”

即使对于没有受五戒的人来说

也常常苦于在日常的生活中

难以控制自己的言语

那么,“说谎”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呢

今天,觉悟号就带您了解一下

那些你忽略的事

说谎会成为什么习惯(你认为说谎只是件小事)(1)

上海玉佛禅寺大雄宝殿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律

其中的“不妄语戒”

要求大众要诚信

佛教中妄语大致分为

大妄语和小妄语

而对于受持五戒的弟子而言

想要严持“不妄语”戒

做起来确实也并不容易

何为“妄语”?

“妄语”释名:心口相违,言不称实,欺诳他人,名曰妄语。

不妄语,就是不说谎话、有则言有,无便言无。《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阿弥陀经中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意表信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金口不虚。

佛陀为何为在家居士 制定“不妄语”戒律?

一、业道重故。(妄语之人,不堪入道)

二、诳惑人故。(迷惑人心,恼害他人)

三、闭善路,开恶端故。(欲造恶业,妄语在先)

四、实语益故。(言语正直,心地坦白,易得解脱)

五、鬼神弃故。(诸天鬼神,舍弃不护)

六、三世诸佛法尔不妄语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实语者,不会打妄语)

我们都知道三业可分为身、语、意三业的造作。其中虽然身业的果报一般来说重于语业,但我们随随便便的一句话,就可能造下严重的语业,因为日常生活中说话是简单易得的事。

这样便是犯了“不妄语”戒

具备以下六种因缘,便是成犯了妄语戒:

一、是众生(说话的对象是众生)

二、众生想(认定说话的对象是众生)

三、起诳心(起了想要欺骗的心思)

四、覆实事(说出来的话颠覆了实际情况)

五、言明了(清清楚楚地把话说了出来)

六、前人解(面前听话的人能够理解你所说)

对“不妄语戒律”的开缘

对于小妄语开缘:

一、为救护众生剧苦及性命。

二、为了护佛法而自无恶心。

“妄语”罪业的轻重

有逆罪、大妄语罪、小妄语罪之分:

一、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及破羯磨僧,破转法轮僧,为逆罪。

二、妄言证声闻菩萨果位,犯大妄语中重罪。

三、妄言见鬼见神,持戒清净,能习禅定,善通三藏,证世间四禅八定,犯大妄语中轻罪。以上三种,淆乱正信,害正法眼!

四、见但言不见,不见但言见。闻但言不闻,不闻但言闻。觉但言不觉,不觉但言觉。知但言不知,不知但言知。实但有言无,无言但实有。皆犯小妄语。

受五戒后犯“妄语”戒的果报:

《增一阿含经》中记载了佛陀向大众讲述的“常常妄语之人”会得什么样的果报。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此众中。我不见一法修行已。多修行已。成地狱行。饿鬼畜生行。若生人中。口气臭恶。为人所憎。云何一法?所谓妄语也。佛告诸比丘。若有人妄言.绮语.鬪乱彼此。便堕地狱畜生饿鬼中。所以者何。以其妄语故。是故。诸比丘,常当至诚。莫得妄语。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受五戒后犯“妄语”戒的果报:堕三恶道 、多被诽谤 、为他所诳、言无人受 、语不明了、种不得果 、口气臭恶。

受五戒后严守“妄语”戒的果报

一、口常清净,如优钵罗香。(优钵罗为莲花之一种,其花奇香)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敬。

三、自心欢喜,人皆欣悦。

四、未来生处,恒闻如意音声。

五、增自威德,得无碍辩。

说谎会成为什么习惯(你认为说谎只是件小事)(2)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受戒歌》

明 · 蕅益大师

受戒易,守戒难,莫将大事等闲看,

浮囊渡海须勤护,一念差池全体残。

理胜欲,便安澜,把定从来生死关,

任他逆顺魔军箭,凛凛孤怀月影寒。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上海玉佛禅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