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 mccartney 哪里有店(McCartneyIIIEvermore专辑评论)

stella mccartney 哪里有店(McCartneyIIIEvermore专辑评论)(1)

音乐Music #音乐特写 RS Feature

撰文:Rob Sheffield, Claire Shaffer

编译:亨利周

2020年年末,应Rolling Stone之邀,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来到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的伦敦工作室,与他进行了一场音乐家与音乐家的对话。这次珍贵的走心交谈也收录在了Rolling Stone大水花第一辑封面故事中。

两位世界知名的跨世代音乐人,在2020年的经历也如出一辙:他们都利用隔离在家的时间创作出了全新的专辑。为了这次对话,斯威夫特提前听了麦卡特尼尚未发行的《McCartney III》,而麦卡特尼也认真研究了斯威夫特的《Folklore》。他们分享了疫情期间的创作灵感,交换了对彼此新作的直观感受,也回顾了在乐坛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当时,世界尚不知道斯威夫特已经在疫情期间创作完成了第二张专辑《Evermore》,但她在Rolling Stone对话后,悄悄告诉了麦卡特尼这个秘密。

“我没告诉任何人,但我其实还有一张专辑,准备在我生日那天发布。“她在给麦卡特尼的邮件中写道。“但我发现您的专辑也在12月10号发布,所以我把自己的换到了18号。“

麦卡特尼在霍华德·斯特恩(Howard Stern)的电台节目上回忆到:“结果她发现我们是18号发布,于是她又换回了10号。“他说,但她这么为他着想,“是一件非常贴心的事。”

斯威夫特最终在去年12月10号生日当天宣布了《Evermore》,11号正式发行,《McCartney III》在同月18号发行。

以下是Rolling Stone对于两人最新专辑的乐评。

《McCartney III》

★★★★

stella mccartney 哪里有店(McCartneyIIIEvermore专辑评论)(2)

保罗·麦卡特尼一个人当一支乐队的专辑,应该成为每个十年的开端——这个十年尤其需要。《McCartney III》延续了他在家录制个人专辑的传统,他70年代原声乐器伴奏的首张专辑和80年代合成器流行的《McCartney II》同样是在家完成了录制。一如前两张专辑,这是“麦卡”最轻松活泼的模样。他不再想着当一个传奇,一个天才,一个披头士——他只想当一个居家男人,在隔离期放放松,写写歌,迸发一点灵感。和我们一样,他也经历了封锁,在他女儿的农场,在英格兰的夏日阳光下,抱着孙子弹吉他。这是隔离期间发行的最温暖,最亲切的专辑——是《Ram》遇上《Folklore》。

麦卡自写自弹,还自己制作了这张指弹随性的《McCartney III》。70年代,有位Wings团员说他“不过是个弹吉他的农民”,很好地描述了这张专辑想走的风格。除了单飞后最早的歌曲,包括“Mary’s Got a Little Lamb”,“Junior’s Farm”,“Mull of Kintyre”,保罗的音乐从未如此乡村。当他唱到羊和鸡,你知道他说的是真实的羊和鸡,不是比喻。

《McCartney III》最出彩的部分是他用原声乐器伴奏的独唱。专辑以“Long Tailed Winter Bird”高开,他在开口唱前先来了段激情的民谣吉他。专辑里也有一些谐趣时刻,例如《London Town》风格的游艇摇滚情歌“Women and Wives” 或《Abbey Road》风格的搞怪单曲 “Lavatory Lil”。

麦卡特尼近年来创作不断。两年前,他才发行了他的史上最佳个人专辑之一《Egypt Station》,其中,Alex Chilton风格的吉他悠思“Dominoes”无疑是保罗个人单曲排名前十的作品。以及,永远不要以为麦卡已经不在乎排名了,《Egypt Station》登上了专辑排行榜第一,那是1982年的专辑《Tug of War》后他的首次登顶,创下了两次登顶的间隔记录。

他的创作迸发,始于2005年和Nigel Godrich合作的《Chaos and Creation in the Backyard》,当时未受关注,但如今再看,是他重要的转折点。他从来不想成为一个怀旧艺人——这也让他区别于同时代的其他艺人。他骄傲于自己的进步。在疫情叫停他的巡演前,他每晚都和他的乐队一起现场表演,那是披头士生涯后他最好的搭档。《Chaos and Creation in the Backyard》后,他也一直创作出堪比披头士时期的佳作。

《McCartney III 》不像《Egypt Station》具有野心——就像他最初两张自命名的单飞宣言一样,这张专辑是精工打磨的录音室专辑后随意的清口小菜。在《Abby Road》后不久发行的《McCartney》里,他在家里用自己簇新的录音机录制了 “Every Night” 和 “The Lovely Linda”等原声乐器伴奏的小曲,卸下了披头士的光环。

《McCartney III》有着同样洗去铅华的质感——仅有的几首稍逊之作是他开了合成,试图摇滚的结果。专辑的高潮“The Kiss of Venus”是宛如“Mother Nature’s Son”更新版的田园恋曲,他沧桑的嗓音悲怆高歌。他以“When Winter Comes”结尾,讲述一段农场艰辛生活。乍听之下,这首歌听来像是农活的流水账,“要在萝卜地边上挖一个排水沟。”但其实述说的是晚年幸福,两个老伴烤火取暖,寒冷冬季相伴家中。这首歌带来意想不到的情感冲击——仿佛是“When I’m 64”的反面,是保罗在78岁时的回首。

当保罗在70年代发出他的田园宣言时,包括《Ram》《Red Rose Speedway》等专辑都不受好评。但他终于等到了懂得欣赏那些专辑的新一代,这让他欣喜不已。就像他2016年对Rolling Stone说的那样,“我的侄子Jay说,’《Ram》是他最喜欢的专辑。’我本来以为这张专辑已经盖棺定论,遗臭万年了,但当我重听之后,我居然能够欣赏我当时的作品。’“ 保罗终于被肯定的心情一定很好,他的好心情也让《McCartney III》更添魅力。他没有怒叱冬季——有的只是音乐大师一笑而过的轻松时刻。

stella mccartney 哪里有店(McCartneyIIIEvermore专辑评论)(3)

《Evermore》

★★★★½

stella mccartney 哪里有店(McCartneyIIIEvermore专辑评论)(4)

泰勒·斯威夫特又出专辑了!不过说实话,我们应该料到这一次的。当然了,她是泰勒·斯威夫特,她和我们一样隔离在家,于是她决定发行17首新歌作为《Folklore》的续集,并且和《Folklore》一样毫无预告。《Evermore》既是自成一体,也是《Folklore》的延伸——用斯威夫特的话来说,是一张“姊妹专辑”。这其实也是上张专辑的丰富创作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最好方式。无数MV,现场表演,写真照片的通力合作,构建了她此前至少五张专辑的统一风格,但在这张专辑里,斯威夫特选择通过更多的歌曲,将《Folklore》中的说书和当代神话继续到底。

随着上张姊妹专辑的成功,斯威夫特和她的团队在《Evermore》上有了更多的创作自由,这在音乐上有所体现。她再度和Aaron Dessner, Jack Antonoff, Bon Iver的Justin Vernon合作,尽管《Folklore》独立范儿的忧郁声线依然主导《Evermore》,但后者允许了更多的变化和尝试。讲述残酷乡村杀手的歌谣““No Body, No Crime”由Este Haim和Danielle Haim客串,和室内流行乐风格的“Gold Rush”相映成趣。

斯威夫特在杭基汤克钢琴曲的伴奏下温暖献唱了“Dorothea”,然后又风格陡变地刻意扭曲嗓音,带来愤怒的“Closure”,Bon Iver的Messina声音处理器将她柔软的声线变成几欲发作的机械低吼。这是她的突破:斯威夫特以往尝试新的类型和风格,从来是一以贯之,但在《Evermore》里,她精选搭配制作上的吉光片羽,一如她此前打磨歌词的工整细致。

故事歌曲依然是《Evermore》的核心,全新人马加入了《民间传说:长池录音室》(Folklore: The Long Pond Studio Sessions)中的Betty,James, Rebekah等人。“’Tis the Damn Season”中,Dorothea是一位回到家乡的好莱坞女演员,和高中时代的男友有了一段成年人的约会。在“Dorothea”里,我们听到男方的版本,他希望她不要那么遥不可及:“你离开家乡后有了光鲜亮丽的朋友/小小的荧幕是我现在能见你的唯一地方。”

但和贯穿《Folklore》的青春三角恋不同,《Evermore》的故事大都没有明确的结局:在大学男友准备求婚的夜晚与之分手的女人;两个相恋的骗子彼此承诺的镜花水月。“Tolerate It”是斯威夫特迄今对恋爱最负面的描绘之一,讲述一方的爱遇到了另一方的冷酷对待。“我在门口像是小孩一样等待/为你的画奉上我最好的色彩/看着你容忍我用堂皇摆盘,”她唱着,唱到人相信那是生不如死的命运。

诚然,这些故事的讲述手法没有比《Folklore》更高级,但也没有比《Folklore》更低级。或许是精心设计,或许只是她刚好把把哪首歌放在了哪张专辑,《Evermore》最袒露内心的时刻,来自她为自己创作的神话。整张专辑最接近主打歌的“Marjorie”,作曲强大而精彩,可以直接跻身斯威夫特的最佳之一。熟悉慈善歌曲“Ronan”的人,都知道斯威夫特完全有能力创作出好的颂歌,在“Marjorie”里,她将外婆Marjorie Finley描绘成一位坚强的女性,一位像她一样的女性,但她却永远不能完整讲述外婆的故事。“逝去的并不就这样死去/逝去的并不就这样死去”,泰勒坚定地唱着。“你还活着,你在我心里活着。”很难找到另一首歌,如此完美地诠释了迟来的悲剧:太年轻时失去所爱的人,直到后来才明白他们的珍贵。

如果说斯威夫特不愿给歌中人物幸福的结局,或给他们任何结局,大概是因为她创作之时也在探索自己的下一步。“音乐停了我仍在跳舞/将信将疑/无法直面重塑/我还未见识过我的新面目“,她在“Happiness”里唱到。这是她在专辑发布一周前才录制的单曲,优美的氛围音乐像是没有Four On The Floor节奏的Chromatics乐队,尽管表面唱的是离婚,她触及的远不止于此——隐忍的宽恕,复杂的经历,一个人的不同面向。斯威夫特无疑很擅长分手后来写歌报复,但《Evermore》的歌曲迈向了更成熟的方向,这是她在森林迷路数月,找寻自己方向的结果。当你读到这篇文字的时候,她或许已经找到了答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