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肾功能化验单(肾功能检查常见指标)

如何解读肾功能化验单(肾功能检查常见指标)(1)

常规检查

1、尿液检查

是三大常规检查之一,检测项目一般有 10~12 项不等,根据不同的仪器可以用「 」、「-」或数字表示,其中酸碱度(pH)、比重(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和蛋白质(PRO)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也可反映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对糖尿病、黄疸肝炎、胆道梗阻等也有筛查意义。

(2)尿液形态学检查

(3)24 小时尿蛋白定量

2、血液检查

通常是生化分析中的一部分,常用的项目有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等,各种严重的肾脏疾病引起肾功能不全时全增高。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饮食中蛋白质过多时,均可使血尿素暂时升高。血肌酐浓度受饮食等因素影响比较少,明显升高时,提示预后差。

(2)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1、肾小球损伤标志物

微量白蛋白尿是白蛋白排泄率(AER)增加的早期阶段。尿白蛋白排泄的亚临床型增加相当于 AER 为 20~200ug/min(30~300 mg/d)或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为男性 2.5~35 mg/mmol,女性 3.5~35 mg/mmol。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通常被认为是早期肾脏病变,但其也是糖尿病人群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尿 TRF 是早期肾小球损伤的指标之一,相比尿微量白蛋白能更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屏障的受损程度。

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者,尿 IgG4、IgG4/总 IgG 比值明显升高,而总 IgG 尚处于正常范围,提示尿 IgG4 是一项早期诊断 DKD 的敏感指标。尿总 IgG 与中分子量蛋白如白蛋白同时测定,可帮助判断蛋白尿的选择性或非选择性,有利于判断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程度。

(1)尿中低分子量蛋白

A. 尿 a1 微球蛋白(α1-MG)

B. 尿 β2 微球蛋白(β2-MG)

C.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E. T-H 糖蛋白(THP)

(2)尿酶测定

当生化毒素、自由基、免疫活化因子侵犯近端小管上皮细胞时,会迅速诱导溶酶体酶释放,尿 NAG 活性往往最早升高,故尿中 NAG 活性可灵敏反应肾小管损伤。在儿童中应用的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化疗药如顺铂有明显肾毒性,尿中 NAG 活性升高早于蛋白尿和管型的形成。

尿中 GAL 活性可反映肾实质,特别是肾小管的早期损伤,与尿中 NAG 一同测定作尿酶谱分析,有助于病程观察和预后评价。

尿液 GGT 活性反映肾实质病变,对疑为肾脏疾病患者,肾移植术后可作为肾移植排异的鉴别指标以及评估肾小管损害程度。

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害时,重吸收障碍,尿中浓度升高。血中溶菌酶溶度升高可导致尿中浓度超过阈值引起尿中浓度升高,但仅见于其血浓度较正常水平升高 3 倍。临床中尿中溶菌酶升高主要见于肾小管疾病(药物、中毒、缺血等)、肾盂肾炎、白血病。

丙氨酸氨基肽酶测定可作为评价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尿液中丙氨酸氨基肽酶升高:见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肾恶性肿瘤、肾缺血、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损伤。

3、其他新型标志物

总之,不同标志物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肾脏早期损伤检出的阳性率,使得对患者的诊治更加全面合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