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怎么看待中秋月亮(中秋的月亮古人都是怎么称呼的)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人们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举行祭月活动,后来逐渐流传下来,在汉代开始普及,唐代各种习俗风俗定型,一直流传沿用至今2008年,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古代人怎么看待中秋月亮?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古代人怎么看待中秋月亮(中秋的月亮古人都是怎么称呼的)

古代人怎么看待中秋月亮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人们在八月十五月圆之夜举行祭月活动,后来逐渐流传下来,在汉代开始普及,唐代各种习俗风俗定型,一直流传沿用至今。2008年,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在中秋节这一天,月亮是绝对的主角,人们也赋予了月亮许多美好的称呼,一起来看看!

冰魄

霁天碧净暝云收。渐看一轮冰魄、冷悬秋。——曾觌 [dí]《虞美人(中秋前两夜作)》

这个称呼瞬间让人感觉到了月亮的高冷与凄清,莫名的寒意扑面而来。

明镜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李白曾写过一首著名的《长门怨二首》

把月亮比作明镜,夜晚的天空高高悬挂着镜子一样的明月,只照射着长门宫里那孤独的人。

桂魄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

把月亮比作桂花的魂魄,因为八月十五前后空气中丹桂飘香,就像是伴随着月光而散发出来的一样。

兔影

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江中望月》

传说月宫之中有一只玉兔,长年累月在捣药,经常会下凡为百姓治病。每逢月亏之时,就能看到它捣药的影子。

碧华

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李贺《古悠悠行》

古人爱把美丽的东西称为“华”,月亮如此皎洁美丽,所以叫作“碧华”,就像碧玉一样散发着无尽的光华,美丽灿烂,让人沉醉其中。

玉鉴

冰壶夜浸绿荷露,玉鉴晚吹红藕香。——徐仲渊《冲虚斋池荷》

古代的镜子都是以铜或者铁制作而成,所以称之为鉴,玉鉴意思是玉石做成的镜子。夜晚,夏日的荷花被月亮照耀逐渐变得娇艳欲滴。

素娥

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免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谢庄《乐赋》

传说嫦娥平常喜欢穿着白色的衣服,就如同皎洁的月光一样,所以素娥代称月亮。

纤阿

纤阿不御,焉舒情兮?——《楚辞·刘向》

纤阿,是中国神话里的御月而行的女神,据说每逢月圆之时,人们就会看到一位美女在山中行走。

关于月亮,大家还知道哪些雅称?欢迎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