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起来说不出话回避型人格(避免陷入表达欲爆炸)

新媒体没有出现之前,有很多作品发表的权利都在传统媒体的手中,所以作者想要出名就得不断迎合编辑和作者,有很多的作者成名的原因之一就是由经验丰富的内容运营人员来管理你的作品,避免你的作品不适合平台和作者口味,这类人员就是管控作品质量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人都拥有了在网上发声的机会,人人都能成为网红,所以在网上出现了很多的自嗨内容,一般体现在写的内容,都是围绕自身的中心思想去阐述,不考虑文字表达,也不考虑用户,仅仅只是考虑思想表达爽就可以了,这样很陷入表达欲爆炸。

站起来说不出话回避型人格(避免陷入表达欲爆炸)(1)

以前在社群里有个人总喜欢发的文章,然后抛出一句话,给我点评点评,这下就引发了各路豪杰去给他点评,虽然嘴上着点评,但是内心脆弱的很,一旦有人点评文章中的文字太过于自我表达,没有考虑到读者的感受后。原作者就像炸毛的山鸡一样,已经没了谦虚的样子,对点评者大声呵斥,说你不懂我这样写目的,然后就开始反驳点评者品格了,觉得他没资格来点评自己千辛万苦写的作品。有很多人写作都陷入了自己作品好的紧迫境界了,想摆脱自我中心的写作模式,就得放弃旧有思维,学习新的方式。

01:表达欲爆炸就是忘了自己,以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表达欲简单来说就是作者心里憋着千言万语,说出来的话仅仅只是表达出来,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读者的真实感受,容易陷入表达欲爆炸。比如有些人不喜欢你说话,但是你偏偏滔滔不绝的说,让身边的人觉得你唠叨,觉得你很烦,自然就不会有人喜欢你,也不会有读者关注你。


站起来说不出话回避型人格(避免陷入表达欲爆炸)(2)


为了表面陷入表达欲爆炸,就得抛弃旧有模式最好方法就是进行精分,精分字面上意思就是性格多变,我们就得在原有性格中拆分出多个性格。比如有些人脾气就是很暴躁,遇到事就会发脾气,发脾气属于精分性格中的一种。

而对于脾气爆照的人,他们也有柔情一面。董明珠是一个商业霸道女总裁,会严格管理手底下的人,一旦他属下犯错,有些时候会把他们骂到哭,因为身为一个领导者就必须得有气势去驱动下属去做事,避免让他们犯同样的错误。相比另外一个角色母亲,他对于孩子就是属于比较温柔的,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虽然工作忙碌不能顾及到孩子的感受,但她的态度是相对比较女性柔美的。


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种性格,他们会在时间、地点、角色上产生性格上的改变,放在写作中就也是如此的,假如你写公文的话就得必须用正正经经的文字来表达,不能有情绪的上煽动。相反微信公众号上的观点文就是有明确观点来进行论述,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我之前认识一个作者,他本质工作就是在单位里当文书的,平常写得都是很正经的公文稿,很少触及写到新媒体相关的文章,但是他在我们的社群里就是上稿狂人,写的观点文受到了编辑们的欢迎,因为他写得稿子故事都很生动,观点角度很特别,论述清晰,有些时候约稿都写不完,实在是太忙了。


站起来说不出话回避型人格(避免陷入表达欲爆炸)(3)


有很多人认为能写公文的,那就写不了新媒体文,其实这就是人是不会精分了,会精分思考的人他们迅速转化到另外一个角色上,完成这个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务,就像董明珠一样,他在家就是母亲,在公司就是总裁,领导集团前进。


在写作上避免陷入自嗨的最好方式就是不停地精分思考,站在多个维度来看待事物,促使自己站在相对客观进行写作。


02:精分小人出来,指导作者描绘痛点

对于写作者认为写完后,作品就顺利成章完成了,其实这点是错的,用一句名人名言回答。"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有很多名作家刚开始写出来初稿都是很差劲的,甚至狗屁不通。但是好文章都是需要修改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对于改文章有很多人就是头大不知道如何修改,或者是怎样修改才能说是正确的。


站起来说不出话回避型人格(避免陷入表达欲爆炸)(4)


从主题和素材中拆分有用诉求,使文章具有方向性撰写出有用文章。对于绝大多数接触新媒体的作者写文章的时候,经常陷入一个思维那就是写文章靠着感觉去写。这种随机性特别强,有些时候写着写着就歪了,写着写着文章就没用任何用处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对主题和素材抽取诉求进行相关主题逐步逐条的撰写。

站起来说不出话回避型人格(避免陷入表达欲爆炸)(5)

首先要确认写作效果,就是你写出的文章能够直接读者的痛点,以此作为写作方向指导。比如你想写职场社会方面的,就可以试着描绘读者比较痛的点,这个点就是观众看到里面就能揪心起来。上班两年跟领导不合升职无望,对比另外一位同事刚上班半年跟领导很合得来,最终被领导升职为部门负责人。

然后对于写作,应该从具体小点进行描绘出用户最痛的地方,才能读者的共鸣感。当我们写作完成后,需要抛弃原有的认知,把自己当做新读者来看待这篇文章给你造成阅读效果,阅读没有任何感觉,就说明效果不好。

最后从作者角度精分就是带着审核心态去看待作者所写的文章,能否符合读者的痛点,审核标准就是代入感。就是当你第一眼扫到这篇文章直观感受是平平无奇还是震惊四座,不需要太多时间去看文章细节,能够一样惊动你的眼光,那说明文章是成功的。


03:精分读者小人告诉作者,读者的效果反馈

其实有很多的作者都很少会关注到作品的反馈性,有很多人认为作品仅仅就是完成后,写作任务就完毕了,这也仅仅对了一半,实际情况是有很多作者并没有写文章,而是写了一半。有很多作者写文只会考虑到自身的写作行为和状态,很少会考虑到读者看完这篇文章的实际反馈是如何的,从来就不会考虑到读者效果。

以前我认识一位作者他写文章有个特点写得激情四射,每次都发到群里都会大喊,请大家鉴赏下我的文章,直接扔出了10块钱的红包让群里的人抢,拿到红包的群友就会随声附和群友作品好,夸赞是好作品。对于大家的随声附和,作者心满意足收到了夸赞,默默的潜水了。用钱买夸赞,却忽略了读者对于文章的真实反馈。


站起来说不出话回避型人格(避免陷入表达欲爆炸)(6)


一般写文章都具有目的性,而不是盲目的写,毕竟文字是传播体,需要是读者看完引发效果。文章目的一般具有三种特性:


第一种、产生新认知让读者知道未知的事件,拓宽读者的认知,使读者对未知事物产生已知的感觉。有很多知道李子柒,但很少人知道李子柒成名原因是什么,只要我们写出相关文章就是能引发读者的新认知。


一般信息分为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已知信息就是人们都知道的,比如人渴了就要喝水。未知信息就是人们尚未了解,但有需求去了解的。我们对于读者未知的诉求,可以通过已知的信息让读者了解到未知。比如有人认为秦始皇是暴君,属于已知的信息,但是未知信息就是秦始皇不是暴君,而是一位明君,秦始皇天生就是很努力的人,每天只睡4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处理政务,是一位勤政的皇帝。


第二种,产生情绪让思想和行为都发生波动,使人们跟随情绪做判断事物对错。一般这种文章最常常出现在公众号文章,这种文章就是写完后,会让人产生情绪上波动,使我们做出依靠情感的判断。曾经有一篇文章《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其中有一个论点就是:"我穷我有理,我惨,你就得帮我!"激起人们的愤怒情绪,以此达到文章的阅读效果。一般勾起人们情绪都是由事物极端性摩擦产生的冲突,比如好人没好报,反而坏人就有福报,让人们产生不公平感,效果就达成了。


第三种,人们阅读完文章后,产生文章需求感。很大程度就是文章内容中含有软文,首先前面就是一大堆的痛点,让用户觉得我们察觉到这个东西我很需要,然后给出各种优势去填补用户的痛点使他们对产品的产生急迫感。就像我们看到一款减肥茶的软文,他们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告诉你的产品优势,而是告诉你减肥过程中所要经受的苦难,然后给出减肥茶能够快速解决你的痛点。


站起来说不出话回避型人格(避免陷入表达欲爆炸)(7)


精分读者的小人,就是让作者脱离原有思维,用另外一种新角度去看待文章,并且用审核思维去检查文章有效性,树立强烈客观感。

04:精分小人塑造文章调性,培养文字成为说话者


绝大多数的作者在文字方面就是比较平时或者是叙述很平淡的,很容易造成读者对你的文章看完后有认知有感觉,但就是记不住你是谁,叫啥名字了,这才是最为尴尬的。


以前在作者群里,有些作者就是发文章链接到群里,有好几个人,都是写同样题材,但我就记住了一个人,他的文章调性就是会用轻松搞笑的口吻告诉你职场中发生的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站起来说不出话回避型人格(避免陷入表达欲爆炸)(8)


第一、 个性化语言,勾起人们的记忆,让用户记住文章。文章相对于视频和图片可塑造性很差,尤其在文字个性化上,就是差强人意,差得远了。很大原因就是文字表达很难体现出人格化。像视频和图片,它们就是有视觉方面冲击,毕竟画面是独特性很强的,只要看到奇特的视频,人们自然就会记住这个视频是讲述什么意思。就像短视频中最近很火的朱一旦,他就是人格化很严重的作者,只要人们看到朱一旦的脸,自然就会想到他的黑色幽默作品,讽刺不良风气。


站起来说不出话回避型人格(避免陷入表达欲爆炸)(9)

而文字作品缺乏就是视觉冲击,只能让文字方式来描绘细节,让用户联想出画面。所以就得塑造一种个性化的语言风格,区别于其他账号。就像曾经的一位大V,他的风格就是把各种粗话加到文章中,使文章更具备个性化,所以有读者看到这类文字就会想到该大V的作品。


第二、 论点扎心不平庸,勾引用户继续阅读下去。有很多人认为只要标题过得去,自己就能售后读者,这样观点只是对了一半,更重要是你让读者愿意阅读你的文章,而不是仅仅只看标题就点击,看到文章不对就连撤掉了,这样是不对的。所以就需要我们对作品塑造论点吸引,让读者愿意阅读完文章,正确勾起好奇心。比如,你看到一个标题《世界上唯一一个美女成灾又缺男人的国度》当我们被标题点击后,常常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标题取得非常响亮,内容却差得要死,到处东拼西凑的文章,大大打击读者阅读文章动机。所以在设计论点的时候,千万不要太过于平庸,否则阅读只看了加粗的文章就不想再看下去,就达不成阅读效果了。

正确的做法就是在文章中加入扎心不能平庸的论点。比如

1、 男人就是要浪才能让女人喜欢

2、 绝大多数的女人都被渣男这一招所屈服

3、 渣男约会法让女人知道,相信他就是真命天子

第三、 选题很小很窄,不是大路货。有不少的作者都喜欢写热点,这些比较到大热点的文章,这样比较好收获阅读量,但是这样做的下场就是你和其他人根本就没啥差别,并且热点文多了以后,后面的热点文阅读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少。对于想要塑造人格化可以做下比较小的选题,比如《韩国小学生是怎么在网上坑妈的?》这样属于比较窄的选题,也能引发用户的好奇心,使他们愿意阅读下去。一般选择选题就是找到一个大选题,然后不断细分大小的选题中,使他们能够成为文章主题,形成有序的文章。

女人幸福——拆分

女人的幸福是因为女人生完孩子后——拆分

女生生完孩子后幸福体现——拆分

每天都把孩子当做宝——拆分

孩子成宝后,就培养出父母小心感,容易为孩子一点点很失望而伤心。——拆分

养孩子不应该有小心感,容易过分保护孩子,使他成为坏孩子——成主题

这里的主题就是小心感,进行一一展开,进行论述小心感对父母的影响。


站起来说不出话回避型人格(避免陷入表达欲爆炸)(10)

调性精分小人就是让作者分出一个说话培养者,训练作者写出用户愿意倾听你的话,才能促使他们持续性的阅读文章,进一步的提升作者人格化,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到文章独特性,促使作者产生定位感。

05:三精分合为一体,进行精分思考,就是成为优秀作者的前提

有很多作者写文章的时候,就喜欢自说自话,造成文章阅读量没有保障。为了塑造文章的影响力就得进行精分思考的三步骤:

第一精分法:精分小人出来告诉住着,指导作者描绘痛点

第二精分法:精分读者小人告诉作者,读者的阅读效果反馈

第三精分法:精分小人塑造文章调性,培养文字成为说话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