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必吃的小吃(荣昌移民美食品赏)

荣昌的“非遗”美食大多是荣昌移民随“湖广填四川”带入,并与本土饮食文化融合,形成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技艺与习俗。明末清初,由于战乱和瘟疫肆虐,四川人口大量减少,当时荣昌地区仅剩百余人口,满清政府为重兴人丁,促进四川繁荣兴旺,特颁布优惠政策,鼓励湖广百姓迁移四川安家兴业,史称“湖广填四川”。随着湖广移民的大量迁入,一批移民将原乡餐饮文化与本土饮食文化融合,使荣昌人的饮食习俗与其它地方有所不同。这些融合的饮食文化技艺传承至今,便形成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被列入重庆或荣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到保护和传承。《美食篇》即将结束,下面分三集给大家介绍最后一批流传荣昌民间的美食文化遗产项目,供美食爱好者欣赏。

荣昌必吃的小吃(荣昌移民美食品赏)(1)

传统特色小吃:灰水粽

灰水粽俗称粽子、马蹄粽、长粽子,是川渝地区一种较为常见且传统的粽子。其制作方法是:第一步,将芭蕉叶或棕树叶用沸水煮软,再将浸泡后的糯米包裹其中,用麻绳、草绳等绳索将粽子捆牢;第二步,将稻草烧成灰,参入清水搅拌均匀,将沉淀后的灰水舀入锅中与粽子一起煮至软糯后出锅;第三步,剥去煮熟后的灰水粽外皮,用捆粽子的麻绳将粽子绞成小块,蘸着黄豆或芝麻粉(炒熟后磨成粉)拌白糖一起吃。灰水粽绿叶清香、色泽诱人,口感软糯紧致,味道独特,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灰水粽的制作技艺具有历史人文价值,对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021年,灰水粽制作技艺被列入荣昌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荣昌必吃的小吃(荣昌移民美食品赏)(2)

传统特色小吃:灰水粑

灰水粑是荣昌民间一种传统特色小吃,至今已流传几百年。灰水粑制作的主要原料有糯米粉、饭米粉和稻草灰。其制作方法是:第一步,将糯米、饭米磨成粉,将稻草烧成灰,加入清水搅拌均匀,用白布过滤后静置,将沉淀后的灰水与糯米粉、饭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糅合均匀;第二步,将混合均匀的灰水粑置于热锅中拌熟,冷却后搓成圆形状,放置于蒸笼中蒸熟即可。灰水粑甜嫩可口,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稻草香味。 2018年,灰水粑制作技艺被列入 荣昌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有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2名。

荣昌必吃的小吃(荣昌移民美食品赏)(3)

民间传统小吃:糖画

糖画是荣昌民间传统小吃之一,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作“画”,又叫糖关刀、倒糖人儿。糖画这一民间艺术虽属小技艺,但却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糖画的制作用料考究,手法丰富,题材广泛。糖画艺人坐在摊前,先将炼制过的糖加热熔化,然后面对洁白如玉的大理石板,执勺在手,静气凝神,运腕走勺,流糖如丝。艺人灵巧的手腕通过抖、提、顿、放等方式,时快时慢、时高时低,可制作出各种飞禽走兽、戏剧人物等图画。待糖画凝固后,用一根竹签粘合支撑,拿在手上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糖画融物质与精神享受于一体,人们赞之为“观之若画,食之有味”。糖画物美价廉,是大人小孩都喜爱的艺术食品。2018年,糖画技艺被列入荣昌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现有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

现场品尝攻略

(一)交通线路

1.高铁:重庆(成都)站至荣昌北站,再乘坐荣昌区内公共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2.汽车:重庆(成都)旅游集散中心(长途客运站)前往荣昌,再乘坐荣昌区内公共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3.自驾:重庆(成都)中心城区经渝昆高速(或渝蓉高速)在荣昌出口下道后,导航到达具体目的地。

(二)非遗美食:

1.美食:卤白鹅、黄凉粉、铺盖面(炸酱面)、羊肉汤、猪油泡粑、旱蒸牛肉、清真牛肉、蒋氏白砍兔、刨猪汤、全鹅宴、豆豉鱼、粉蒸鱼、客家九大碗、灰水粽、艾粑、河包粉条(酸辣粉)、油炸汤圆、麻圆、灰水粑;2.饮品:烧酒坊白酒、直升白酒、清升白酒、糟酒;3.食品:“秦老五”麻花、脆麻花、榙海椒、百草花蛋、椿林火锅底料。

(三)欣赏景观

万灵古镇、安陶小镇、夏布小镇、荣峰河风景区、昌州故里、昌州八景园、玉带河生态公园、海棠公园、香国公园、濑溪河体育公园、渝西植物园、古佛山风景区、清江河中岛、仁义三奇湖/百果玩、河包白塔/真原堂等。

(四)土特产品:

荣昌折扇、夏布织物(服装、鞋袜、包袋等)、夏布工艺品(夏布书画、夏布折扇、夏布饰品等)、精美陶器、荣昌猪肉、卤白鹅、烤乳猪、河包粉条、荣昌茶叶、麻竹笋、盘龙生姜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