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鉴赏(诗画鉴赏66诗山中杂诗)

《山中杂诗》

南北朝·吴均(469—520)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简析:吴均(469-519),字叔庠,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西北)人。梁时期的,曾担任萧梁王朝的国事郎、奉朝请,后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死。吴均家境清贫,好学有俊才,工诗文,其诗深受的称赞。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开创一代诗风。这首诗是吴均宦游江湖时所作,吴均一生官场失意,因而寄情山水,在诗作中流露出一种恬淡自然的心境,这首《山中杂诗》前两句"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描写梅雨季节,江南山水云烟浩淼,飘忽不定,忽晴忽阴,变化不定的奇妙景象。一会儿山际烟岚流动,一会儿竹林中映现落日余晖,动与静,光与彩,组合成大自然的壮丽景象。末两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更是表现出诗人"人在画中与云烟共语"的真切感受,抒发了诗人远离喧嚣红尘后心情上的淡定与快意。全诗清新流畅,意境深远,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

诗画鉴赏(诗画鉴赏66诗山中杂诗)(1)

《溪山隐居图》

画评:这幅作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隐名青绿山水画作《溪山隐居图》,是笔者收藏的仅存尺幅在97cm*33cm的四幅画在纸上的运动时期隐名画作之一。根据笔墨特点和艺术风格分析,应为中国传统山水画大家吴镜汀先生的作品,创作时间约为1970年至1972年之间。这是一幅具有宋元画风和"四王"笔意的中国传统山水画作,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传统山水画作的传世绝唱,在这幅作品中,作者运用传统技法,结合个人笔墨特点,刻意追求高山苍翠雄浑的磅礴气象。整幅画作施以淡淡的青绿浅绛色调,松柏苍翠,山势逶迤,白云出岫,溪流婉转。山脚处房舍俨然,有二老者对弈窗前。在动与静的交汇中,体现出大自然的和谐静谧。整幅作品,熟而不甜,生而不涩,淡而积厚,实而疏清,有书卷之气,而无画匠之弊。显示出优秀中国传统山水画作品所具有的超越时代的,永恒的艺术魅力。


画家介绍:吴镜汀(1904-1972年),名熙曾,字镜汀,号镜湖,浙江绍兴人,居北京。得金北楼指授。从王翚入手,涉猎宋、元、明、清各家,同时注重写生,其细笔山水,在王石谷的笔意中,融入个人风格,将传统与造化熔为一炉,山水清新雅致,意境幽远。解放后曾任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常务委员、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

发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外贸名家画作,重大意义何在?

https://www.toutiao.com/i671272468331102260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