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墩镇打造高效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步达远镇特色产业)

来源:丹东日报-丹东新闻网“新的猪圈建好之后,能容纳200多头猪今后,我想把养猪经验无偿分享给乡亲们,大家一起致富”3月5日一大早,郎玉富和家人在自家新建的猪舍边忙活着,说起养猪产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黄墩镇打造高效农业赋能乡村振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黄墩镇打造高效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步达远镇特色产业)

黄墩镇打造高效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丹东日报-丹东新闻网

“新的猪圈建好之后,能容纳200多头猪。今后,我想把养猪经验无偿分享给乡亲们,大家一起致富。”3月5日一大早,郎玉富和家人在自家新建的猪舍边忙活着,说起养猪产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郎玉富今年38岁,家住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新安村3组。由于他的父母身有残障,没有劳动能力,过去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外出打工维持。后来,年迈的父母无人照料,郎玉富只得回到村里边务农边照顾父母,一家人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郎玉富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始养猪,第二年就挣了两三万元。现在,他家的猪场出栏量达到三四十头,种母猪也有十多头。找准了产业门路,郎玉富一家脱了贫,走上了致富路。

在步达远镇,和郎玉富一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这个辖11个行政村的乡镇,曾有10个行政村被列为贫困村,如今全部摘掉穷帽子。

2015年,步达远镇作为宽甸贫困村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乡镇之一,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扎实开展了贫困家庭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逐一安排产业项目和制定脱贫措施。

在落实产业扶贫方面,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扶贫工作,采取因人施策、因户施策,经过挨家挨户摸底抽查,确定发展农业产业项目。五年来,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发展板栗园改造、大榛子、低产柞蚕园改造、养牛、养鸡、养猪等产业。全部落实产业项目,确保不返贫。产业扶持资金的投资方向主要是种苗、专用化肥、养殖业等。脱贫方案主要采取发挥贫困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发展产业,产业项目由镇、村验收合格后按照资金额度和规模进行补助。

集体产业项目方面,在高岭地村发展大榛子、刺嫩芽产业,在胜利村、大牛沟村、四林村、长岭子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发展中药材(芍药花)基地项目等,既能增加集体收入还能带动贫困户脱贫。在新安村利用扶贫集体产业项目资金50万元建设蓝莓暖棚和陆地蓝莓基地;在胜利村发展五味子基地40亩,争取扶贫资产受益型项目资金和集体产业资金建设蓝莓暖棚2栋并栽植1200棵7年生蓝莓苗;干沟子村发展经济林产业。

步达远镇还通过易地搬迁扶贫、危房改造等基建项目,重点解决因建房困难而致贫的贫困户。2016年脱贫的贫困户中翻建和维修房屋的有103户。2017年贫困户建房52户。2018年完成余下134户危房改造任务。2020年贫困户建房39户。

在落实智力扶贫方面,镇里通过“阳光工程”“移民科技培训”等方式,重点解决务工无技能、无技术等原因致贫的贫困户。近年来,大力开展科技扶贫,举办寒富苹果、大榛子、中药材、蔬菜、食用菌培训班50多次,参加培训人员5000多人次,让贫困户掌握了致富技术。利用 “阳光工程”“移民科技培训”,培训了大榛子、寒富苹果、板栗嫁接等实用技术,解决了贫困户想致富缺技术的问题。与此同时,各村还通过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一对一帮扶结对子解决了困扰多年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问题。 记者 邢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