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神奇的故事(诸葛亮读书忘字)

之前,我讲过很多有关诸葛亮的民间传说。这些故事扎根于襄阳本土,祖祖辈辈口口相传至今,为老百姓所熟知。

这些故事带有浓郁的襄阳本土文化特色,如果说现代,襄阳和南阳争诸葛亮躬耕地,存在背后巨大的利益牵扯。那么古人显然不存在旅游搭台,经济唱戏的功利目的。襄阳地区千百年来流传的大量有关诸葛亮,黄月英以及司马徽的民间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证明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诸葛亮神奇的故事(诸葛亮读书忘字)(1)

诸葛亮是山东琅琊人,但真正起家,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却是在襄阳隆中,而不是南阳的卧龙岗。

在襄阳有句老话,叫做:诸葛读书,得其意,忘其字。说的就是学习活学活用的道理,据说这是诸葛亮的老师,水镜先生司马徽教的。

话说当年司马徽教诸葛亮的时候,曾给过诸葛亮一本兵书,让他用心好学,将来必成大事。

诸葛亮高兴地捧着兵书回去,连夜苦读,从头至尾看了三遍,自以为学好了。第二天一大早,拿着书去向老师报喜。

水镜先生问:“兵书你都读过了?”

诸葛亮神气地说:“读过了,我还能背诵全文哩。”

诸葛亮神奇的故事(诸葛亮读书忘字)(2)

说罢,诸葛亮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把一部兵书背了出来。

谁知水镜先生听罢,不但没夸奖他,反而厉声说道:“你把这书的意思全给我讲出来。”

这一问,诸葛亮傻了眼,他只想到背书,根本不理解书中意思。

水镜先生火了,大声训斥诸葛亮:“背书,只知道死背书。”

盛怒之下,竟把兵书点火烧了。然后转身对诸葛亮说:“你学不用心,我不再教你,收拾收拾下山去吧!”水镜先生袖子一甩,出门走了。

诸葛亮见老师发这么大的脾气,慌忙跪下请罪,但又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

诸葛亮神奇的故事(诸葛亮读书忘字)(3)

刚好,水镜夫人进门,见诸葛亮跪在地上,忙问原因。诸葛亮把前后经过说了一遍,水镜夫人说:“既然师父叫你下山去,我也不便留你,就送你两件东西作纪念吧!”

诸葛亮打开师母递过的包袱一看,是一件八卦衣和一把鹅毛扇。

诸葛亮拿出八卦衣,只见前襟有乾、坤、震、离、巽、坎、艮、兑八卦图:再看后襟,天地雷火,风泽水山,万物交感,变化无穷。

诸葛亮明白了这衣、扇不是寻常之物,就穿上八卦衣,手持鹅毛扇下山去了。

诸葛亮神奇的故事(诸葛亮读书忘字)(4)

走着走着,诸葛亮感到身上发热,想起师父生气,心中一阵烦躁,便扬起鹅毛扇轻轻摇了两摇。

扇风吹过,诸葛亮浑身清爽。再摇两下,心头一亮,忽然明白了老师的一番苦心,转身又回跑。

水镜先生见诸葛亮折了回来,沉着脸问:“又转来干甚?”

诸葛亮神奇的故事(诸葛亮读书忘字)(5)

诸葛亮跪下说:“弟子已悟读书之理,不知对否?请师指教。”

水镜先生说:“你讲吧。”

诸葛亮说:“世上万物感,阴阳推移,变化无穷,没有相同的天时,也没有相同的地利、人和。世人做事,要因时、因地、因人而行,不能死板。读书也一样,也要因时而异,随变化而变化。如果死记背,照搬照套,必然学无收效。”

水镜先生终于笑着对诸葛亮说:“学到了真谛,也不枉我教你一场。”和夫人相顾一笑,目送诸葛亮下山。

关注“酒歌说文”,为您提供更多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以及人文故事。反正不要钱,多少看一点。

诸葛亮神奇的故事(诸葛亮读书忘字)(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