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美文摘抄(不妨读读曾国藩传)

中国传统文化最后一个偶像——曾国藩

“立功、立德、立言,曾国藩全做到了。就立功而言,他从一介书生起家,创建军队,统帅群雄,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使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使清王朝的生命又延续了六十年,其功不可谓不大。”

曾国藩传美文摘抄(不妨读读曾国藩传)(1)

看到这段话热泪盈眶,书看完了,曾国藩的一生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一幕幕重现。对我而言,曾经他就是历史书上的一个名字,看了张宏杰这本《曾国藩传》,他的形象在脑海中变得鲜活起来,世人如果能从他身上学到一两点,就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了。

【个人成长】觉得自己资质平平?曾国藩告诉我,勤能补拙!

曾国藩绝对不属于天资聪颖的那类,论家世,他家族五六百年间没出过一个当官的,世代都是农民,爷爷曾玉屏艰苦奋斗了几十年,让曾家变成了一个殷实的小地主家庭,于是不惜重金送曾国藩父亲去读书,无奈父亲四十三岁这一年才考取秀才,着实不是块读书的料。

由此也可知曾氏家族基因是怎样的,曾国藩自己考了七次才考中秀才。

曾国藩和爷爷一样,身上有一股倔强劲儿,他深知自己不聪明,于是加倍勤奋,钻研自己写的文章与范文的差别之后,熟读考试教材,通过秀才之后又一举考取了举人,进而又去北京考试,又中进士,从而进入翰林院。

进入翰林院,才发现自己的浅陋,别人都是饱读诗书,而他自己除了考试用书,其他书是听都没听说过。和别人聊天,越发觉得自己身上的鄙俗之气太重,于是如何洗刷自己身上的鄙俗之气,成了曾国藩新的焦虑。

记日记成了曾国藩脱胎换骨的开始。他每天都会以圣人的标准反思自己一天的言行,并且开始制定读书计划,每日读史书和经书,并且做好读书笔记,即便是跟人聊天,也会记下自己所受的启发。就这样,曾国藩凭借自己的勤奋,走上了一条官场升级打怪之路。

【工作】工作进入正轨之后就想躺平?曾国藩告诉我,时刻准备着!

曾国藩进入翰林院之后,“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作为一个连秀才都考了七次的人,他是突然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吗?原来在翰林院时,总会有不定期的考试,曾国藩就是靠一次次考试中的优异表现赢得了皇帝的信任。那么曾国藩是做对了哪些,才能取得这么大的功绩呢?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课程标准。

曾国藩传美文摘抄(不妨读读曾国藩传)(2)

翰林院考试要考书法,于是他要求自己每日练30分钟字;考诗文,于是他要求自己每月写几篇文章、做几首诗,除了常规内容,还要求学者要知识广博,于是他在跟人闲谈之后还不忘记录。反观其他翰林们,大多数都在考取功名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所以曾国藩能次次脱颖而出,是因为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这股认真劲也赢得了皇帝的信任。

即便是后面工作特别繁忙,他的每日工作总结也丝毫没有落下。为了督促自己,他专门找人印了日记用纸,分为读书、静坐、办公、课子、对客、回信这几点,每日记下自己的完成情况。后来官越做越大,曾国藩最大的困扰就是没时间看书了,圣人都有如此担忧,我们平常人呢?你是否会在繁忙的工作之后再拿起书来看几页?

曾国藩传美文摘抄(不妨读读曾国藩传)(3)

【交友】朋友与自己决裂并时时攻击自己?曾国藩告诉我,别当回事!

曾国藩一生喜好交友,提拔过的人不计其数,但不是每个人都像胡林翼一样处处为他着想,也不是每个人都像李鸿章一样时时对他敬爱有加。毕竟每个人生而不同,就算你做得再完美,总有人不喜欢你、看不惯你,就好像现在的一些键盘侠,闲来无事总爱在别人微博下骂人。

左宗棠也是历史书上的名人,他兴办洋务、收复新疆,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人”。从这本书里,也了解了左宗棠的另一面,左宗棠自幼才华出众,虽然多次获得曾国藩的举荐,但左宗棠打心里看不起曾国藩,觉得他“才疏”,后来甚至不惜与其决裂,并且只要与人吃饭就大骂曾国藩。

曾国藩是怎么对待这件事呢?曾从未与其对骂,甚至没有在人前说过左宗棠坏话,还鼓励友人与左多交往。左宗棠在受命镇压捻军时,筹饷成了最大的问题,时值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左宗棠以为曾一定会给自己穿小鞋,毕竟两人不和已久,但曾国藩不仅及时将足够的军饷送到前线,还把自己最得力的部队派去供左使用,这是两人最后一次交集,这一次曾国藩的大义感动了左宗棠。

在曾国藩去世后,身在前线的左宗棠派人千里迢迢送来了谁也没料到的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在曾国藩面前他终于自叹不如,甘拜下风。

分享一句书中的结语: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时,也证明了一个人意志力的局限。他无望的努力在人类精神征途上,树起了一座令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的丰碑。

曾国藩传美文摘抄(不妨读读曾国藩传)(4)

书看完了,曾国藩的形象在我脑海里越来越高大,多幸运在30岁这一年遇见曾国藩,往后余生他就是我的偶像,不求像先生一样成为一个圣人,但求这一生无愧于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