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人长得啥样(西北人为什么把父亲叫作)

众所周知,我国作为一个拥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大国,百花齐放的语言文化是整个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各地区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诸多差异,逐渐形成了历经沧桑而不衰的地区方言;在全国倡导统一讲普通话这一标准后,时至今日虽然各地基本形成了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的常态。

但俗话说“乡音难改”,在普通话的基础之上,方言与口音仍然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在普通话与各地方言中对于同一事物的称谓往往不同,比如普通话中的“父亲”在方言中有称为“爹”,也有西北人叫“大”。

大西北人长得啥样(西北人为什么把父亲叫作)(1)

封建父系社会下的产物

在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父系封建社会体系之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不同程度的采取相应的文化措施来达到束缚臣民的思想使其完全效忠于自己、最终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

被封建统治思想洗脑后,广大民众在“君父”思想的桎梏下,往往会将“忠君爱国”等充斥着满满父权、男权的封建思想奉为主流思想。

久而久之,整个封建社会便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封建特色,即:君主王公是一国领袖,处于至尊的统治地位;父亲这个角色则是一家之主,在小家庭中也处于帝王般的至高地位,往往独断专权。

大西北人长得啥样(西北人为什么把父亲叫作)(2)

此时,作为封建大家长制的掌权者,父系社会中的一位父亲一般情况下都是一个家庭中的顶梁柱。在当时那个社会,地位普遍极其低下的女子常常被纲常伦理强制性地要求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所以,在当时思想落后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科技落后,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多为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生存方式则为男耕女织,即女子居于家中相夫教子,织衣做饭。

男子则在外耕作,维持一家人生计的重担几乎悉数落在了男子的身上。因此,封建社会的“父亲”这一角色就被视作为妻子儿女和家中老人的一片天。

大西北人长得啥样(西北人为什么把父亲叫作)(3)

从这一层含义上来讲便正如西北方言文化中对于“父亲”的朴实叫法为“大”一样,即表示了父亲这一角色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的意思。

地理位置上起源于秦,历史悠久

勤劳朴实的西北人民除了用一个“大”字在家庭中表彰父权至高无上的这一说,对于表达父亲之意的“大”叫法贯穿还追根溯源,最早可以起源到秦,其历史可谓是十分悠久。

从地理位置上看,谈及西北地区即是指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的一块区域,其行政区域的划分主要包括陕甘宁以及蒙疆等多地,在这些区域中当属历史名城陕西省最具代表性。

大西北人长得啥样(西北人为什么把父亲叫作)(4)

众所周知,陕西省作为秦朝旧址,毋庸置疑是一座富含历史文化韵味的古都老城;自然,当年三秦大地极具时代特色的秦汉文化也便随之流传下去,将父亲叫作“大”的传统显然便是由秦朝一直流传至今的。

而且秦汉方言文化还以其极强大的影响力将这一方言传统一直扩散到了整个西北地区,经过地区人民之间相互通婚、商贸等方式,人们还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将把父亲叫作“大”的传统方言习俗传承下来。

时至今日,在国家大力倡导人人讲普通话、树立新风尚的文化革新之下,把父亲叫作“大”的传统方言习俗仍然适用于西北某些恪守方言的传统保守地区的居民之中。

大西北人长得啥样(西北人为什么把父亲叫作)(5)

正因为地域辽阔,所以才有了“十里不同乡音”的说法。在广袤无垠的西北地区,多年前还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因此方言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历经多地便会在当地人的文化习惯上被加以更改。

虽然西北人整体上都是把父亲叫作“大”,但是不同的对于“大”的发音声调有所不同,有的地区偏向上扬的二声,也有的地区偏好叫成平平的一声或者是下降的四声,这是因当地人而异的。

胡汉融合的见证

除了朝代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原因之外,西北人会把父亲叫作“大”的背后还有一个不简单的原因,那便是由于当时秦始皇横扫六国、完成了大一统局面的时候,胡汉双方相融合,最终达到了文化融合和文明同化的效果。

大西北人长得啥样(西北人为什么把父亲叫作)(6)

各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民族文化,对于同一事物的叫法自然也不尽相同。譬如,对于“父亲”这一角色的称谓,北方某些少数民族有的将其称之为“阿爷”、“阿耶”等。

此外,也有的大一统之下的少数民族则与汉人文化相互影响,将带有双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全都融会贯通,取二者之精华合二为一最终形成了颇具西北特色的将“爸爸”唤作“大”的口音。

从现在文化融合的结果来看,很难准确地判断出西北人把父亲叫作“大”背后具体究竟是始于哪一地区的何种民族文化,因为历经数千年岁月的洗礼,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交相辉映,早已达到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之态。

大西北人长得啥样(西北人为什么把父亲叫作)(7)

经过岁月的磨砺,方言这一民俗文化历尽沧桑一直流传至今;显然,千年前的封建社会初期,完成了全国范围内一统大业的秦朝通过战争兼并的方式在导致胡汗文化进行交融这一方面也发挥着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由此可见,在我们国家这样一个兼容并蓄的伟大的民族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历尽沧桑而不衰定然有其重要原因。

那就是中华文化以其宽大的胸怀接纳包容多民族之间存在差异的地域文化,不断同化其他文化与吸收差异过程中愈发富含生机与活力。

大西北人长得啥样(西北人为什么把父亲叫作)(8)

一个简简单单的“父亲”在英文中只有一种叫法,而在中华大地各个区域的叫法却都有所不同,如:较为正式书面的称之为“父亲”、普通话官方一般换作“爸爸”,以及极具民间乡土气息的叫法“爹”等。

在朴实厚重的西北方言文化中则把父亲叫作“大”,这一文化风俗背后其实是集聚了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和民族融合等多方面原因综合而来,十分不简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