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唐村书法作品(墨痴风骨书人生)

书法家唐村书法作品(墨痴风骨书人生)(1)

书法家李忠集

渭南青年网头条号(www.wnyouth.cn特约撰稿/彭辉)三年前,偶然在新浪网看到《我的家乡》、《卤泊滩和锅板盐》、《自学中医的故事》、《舅父崔凤仪》、《我的老姐姐》等博文,我的心灵便被作者浓浓的乡情亲情所感染,于是记住了他的名字——李忠集。

去年五月,我通过朋友有幸认识了李老的女儿,便相约前去拜访李老。天下着细雨,富平县城到处弥漫了沁人心脾的气息。走过一段狭长的小胡同,推开铁门,一间不大的客厅里,靠墙摆着一条沙发,茶几上是精致的茶壶茶碗,墙上挂满了字画,墙角堆放着各种书籍。李老应声从里屋走出来,身穿黑褂黑裤,头戴一顶鸭舌帽,个头不高,瘦弱身材,略显驼背,满脸堆笑。听说我是北京来的乡党,一双饱经沧桑的手伸了过来,我分明感受到了温馨的亲情。李老精神矍铄,和蔼可亲,说话不紧不慢,两人相谈甚欢。李老说正在网上看秦腔,是祝伟的板胡。这是我六年前挂到网上的。李老听说后,连忙把我让进里屋,非常熟练的打开电脑。听说李老近年来用电脑编辑制作了《老照片》、《书法资料》、《摄影作品选》、《东塬新村的老少爷们》等电子版资料,这让我十分惊讶!临别前,李老很谦逊的赠送了一本自己写的书——《岁月留痕》。从这本书中,我进一步了解了他。

李忠集书法作品

李老学而不倦,擅长书法,被同行赞誉为“墨痴”。他自幼喜好写仿练字,所写作文或日记工笔正楷,文理通顺,赏心悦目,深受老师和同学推崇。此后日渐痴迷书法艺术,刻苦研习颜真卿的“多宝塔”、褚遂良的“倪宽赞”、王羲之的“圣教序”、钟繇的“宣示表”、文征明的“滕王阁序”等名家书帖,与书法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寒来暑往,清灯穷年,潜心书案,笔耕不止,坚持数十年如一日,逐渐形成了以楷体、行书见长,并“篆、隶、楷、行、草”五体全能的独特风格,著有《李忠集书法集》,受到了书法界名家的肯定和好评。《三秦书画报》刊文赞誉李老书法作品“骨力遒劲,清新自然……用笔灵活多变,结构严谨,气韵贯通,情趣无穷,颇有韵味!”近十多年来,李老的书法作品数次荣获省、市乃至全国的奖励,有的作品在北京、日本、台湾等地参展,有的作品被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有些作品被编入《雁塔题名作品集》、《海峡两岸书法作品大观》、《中国当代楹联墨迹集》、《中日书法联展作品集》、《中国近代书法家大辞典》等集册或典籍。先后被中国书画学会、中国文艺传播研究会授予“世界华人艺术领袖”;被世界教科组织联合协会授予“首席艺术家”;特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聘为“永久学术顾问”;被世界华人美术学会授予“人民艺术家”;被中国名家书画院授予“当代艺术名家”等等,累积荣获荣誉称号或各类奖项多达56项。作为久负盛名的书法大家,李老为人谦逊随和,处事低调,唯有追求精深书法艺术而孜孜不倦,甘愿淡漠名利好学为人墨痴风骨而与世无争。退休后,李老热心于弘扬和传播书法艺术,担任富平县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先后主办或参与了“富平杯全国书画摄影大赛”“我爱中华书画展”“96金秋书画展““富平历代名人书画展”“纪念建党80周年书画摄影展”等重大活动。并主编出版了《富平历代书画集》《富平当代书画选》还兼任富平青少年学校书画班和老年大学书法班授课老师十多年,为活跃家乡文化艺术生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突出贡献。

书法家唐村书法作品(墨痴风骨书人生)(2)

李忠集和陕西秦腔板胡演奏名家卢东升交谈

李老涉猎兴趣广泛,精通乐理,爱好秦腔,对板胡演奏独有情钟。秦腔是百戏鼻祖,其板弦乐曲或高昂激越,或缠绵委婉,或如泣如诉,演奏者如醉如痴,听者如癫如狂。正如李老在《我的秦腔情结》一文中所说:“秦腔是陕西人的‘国粹’,我一听秦腔,心里就有说不出来的痛快!特别是坐在自乐班演奏的场合,处在头把弦的地位,随着鼓板的节奏,演员的唱腔,演奏出不同的音律,配合紧密,丝丝入扣,内心就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成就感。”李老钟情秦腔板胡演奏,源于幼年时一次走亲戚去老舅家,偶然听到表叔拉板胡,激起了他对秦腔板弦乐器的极大兴趣,曾用葫芦壳自制过一把板胡,朝夕练习,爱不释手。在宣化学校读完小期间,学会了识简谱,虚心向民间秦腔老艺人请教,逐渐掌握了秦腔曲谱、板路及板胡、二胡演奏技巧。在学校,他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学校剧团骨干,参加县文艺会演获演奏一等奖。放寒暑假回乡,他曾担纲乡村自乐班头把弦参加舞台演出。在蒲城县上学和工作期间,得益于当地板胡演奏名家的点拨,他的板胡演奏技巧日益炉火纯青,在当地很有名气,曾为蒲城县剧团排演秦腔《红灯照》担任二胡伴奏。县委李志远书记曾亲自登门,请他出任县剧团领导主管业务。其时母亲年事已高需要照顾,他自感力不从心,便婉言谢绝了领导的好意。秦腔是李老的最爱,工作闲暇之余,一杯清茶,或伏案挥毫,或拉弦奏乐,醉心神往,乐此不疲。他退休后经常活跃于县城和乡村自乐班,以拉一折秦腔板胡“过一把戏瘾”而喜形于色。

书法家唐村书法作品(墨痴风骨书人生)(3)

李忠集夫妻

李老是性情中人,夫妻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堪称楷模。李老的夫人胡大妈,出身于农耕家庭,善良聪慧,勤奋能干,思想进步。五十年代初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缴纳统购粮,一时传为佳话。带头参加 “妇女识字班”,考上了“农中班”,一年后被学校推荐进入“小学教师培训班”深造,后在施家小学当民办教师,曾把学习纪律较差的班,带成了全校的优秀班,被校领导和同行赞誉为“从妇女识字班走出来的好老师!” 七十年代初,回乡自学缝纫技术,带头创办了“大队缝纫组”。后来被选为大队妇女主任,又兼任大队企业会计,工作勤恳敬业,积极肯干,加入了党组织。胡大妈居家耕种纺织克勤克俭,孝敬老人承欢顺颜,抚养子女百苦无怨。结婚近六十年来,支持丈夫工作不拖后腿品德高尚,夫妻和睦互敬互爱,邻里有口皆碑。李老在《相濡以沫度春秋》一文中饱含深情地写道:“夫妻相伴一生,理应相互体贴,相互关照,就像两根互相缠绕的藤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这正是李老夫妇恩爱的心声写照!胡大妈前些年不幸三次骨折,行走不便,近年又患脑萎缩,久病卧床。略显窄狭的卧室里,窗明几净,足可见李老精心照料、夫妻恩爱情深!平日里,李老细心照顾嘘寒问暖,日夜守候陪伴,倍加体贴呵护。天气晴好时,李老时常用轮椅推着老伴外出游转。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老伴生活的更加阳光!更有尊严!!

李老德高望重,为人子醇厚孝顺,为人夫眷恋恩爱,为人父言传身教,为人师品德高尚,为名家谦逊随和,堪为良师益友。“老骥伏枥志千里”,“养怡之福得永年”。谨以此文恭贺李老八十寿诞,诚愿李老和夫人健康长寿!

渭南青年网头条号欢迎来搞:投稿邮箱wnqnw2013@163.com;qq:992496749;微信互动:1899233280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