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一唱三叹是什么意思(诗经江有汜)

先说标题中问题的答案:《诗经·江有汜》“子之归,不我过”中,“过”是探望的意思。详情见相关词条,无兴趣内容请自行忽略。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只讲《说文解字》“辵”部的一个汉字:過。这个字,因为草书楷化在现代汉语里简化为“过”(详见1986年《简化字总表》),详细解释如下:

過(过)。这个字有四个读音:

(一)guò。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過,度也。从辵,咼声。”形声字。许慎认为本义是“度”,即过去。但有争议。吴善述《广义校订》:“過本经过之過,故从辵,许训度也。度者过去之谓,故过水曰渡,字亦作度。经典言‘過我门’、‘过其门’者,乃過之本义。”因此,過的本义是经过。

诗经中一唱三叹是什么意思(诗经江有汜)(1)

(《字源》中所载过的字形发展)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蕢(kuì)而过孔氏之门者。”孔子在卫国击奏乐磬时,有个背着草筐经过孔子门口的人。再比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中的过,也用“经过”的本义。

诗经中一唱三叹是什么意思(诗经江有汜)(2)

(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本义之外,过字的用法还有很多,举常用的说说,比如:

(1)渡过。《广雅·释诂二》:“过,渡也。”《书·禹贡》:“北过降水,至于大陆。” 向北渡过降水,到达大陆泽。唐代司空图《诗品·自然》:“幽入空山,过水采蘋。”也用此义。

(2)过去。曹操《精列》:“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不知不觉中已到了垂暮之年,时间匆匆地过去,来日不多了。这是曹操的感叹。又比如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也用这个意思。

(3)去世(用于婉词)。曹植《赠白马王彪》:“存者忽复过,亡殁身自衰。”黄节注:“忽复过,谓须臾亦与任城王(已死去)同一往耳。”死者已成过去,存者身体渐衰,也难久长。近现代汉语也用,比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说是刘老爷接了家报,老太太过了。”现代汉语我们也说,某某某过世了。

(4)给予;递给。《通雅·谚原》:“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给予也称为过,辰州地方人拿物给别人叫过。唐代元稹《自述》:“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元稹写自己参加殿试时的情景,指宫人们亲手递茶汤。

诗经中一唱三叹是什么意思(诗经江有汜)(3)

(元稹像)

(5)咽下(酒或者饭)。《齐民要术·脯腊》:“(鲤鱼脯)白如珂雪,味又绝伦,过饭下酒,极是珍美也。”《水浒全传》第十六回:“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

诗经中一唱三叹是什么意思(诗经江有汜)(4)

(智取生辰纲以枣下酒)

(6)用清水或热水淘洗食物或食具。比如《红楼梦》第五十一回:“然后才向茶桶上取了茶碗,先用温水过了,向暖壶中倒了半碗茶,递给宝玉吃了。”

(7)超过。《论语·公治长》:“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由这个人喜好勇超过我,(但)过于自信就没有东西可汲取了。

(8)过分,太甚。《荀子·修身》:“怒不过夺,喜不过予。”发怒了不过分地处罚别人,高兴了不过分地奖赏别人。

诗经中一唱三叹是什么意思(诗经江有汜)(5)

(江有汜)

(9)探望,拜访。《诗经·召南·江有汜》:“子之归,不我过。”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称:“过,谓过我而与俱也。”新人嫁来分两头,你不找我让人愁。不我过,指不来探望我。(因为娶了新妇,旧人丢一边。)又比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用的也是这个意思。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屠宰场,希望您劳驾一下车马载我去拜访他。

(10)至,到达。比如唐代裴迪《竹里馆》:“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诗经中一唱三叹是什么意思(诗经江有汜)(6)

(裴迪《竹里馆》)

(11)过失;过错。《广雅·释诂三》:“过,误也。”《字汇·辵部》:“过,失误也。无心之失,谓之过。”比如《周礼·地官·调人》:“凡过而杀人者,以民成之。”郑玄注称:“过,无本意也。”就是过失杀人。

也指错误地。《字汇·辵部》:“过,罪愆也。有心之过,谓之恶。”比如《战国策·秦策二》:“故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仅以救亡者,计失于陈轸,过听于张仪。”结果楚国的土地和军民不但被削弱了,而且差点被灭亡,这都是由于没有有采用陈轸的计策,错误地听信了张仪的花言巧语。

(12)失掉。《国语·周语上》:“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韦昭注称:“过,失也。”

(13)责备。《广雅·释诂一》:“过,责也。”《九章·惜往日》:“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蒋骥注:“过,督责也。”听信谗谀的梦呓鬼话,责备我罪状怒气冲天。

(14)转移。比如过户。《水浒全传》第二十四回:“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放刀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也指传染。比如李渔《巧团圆·剖私》:“他身上有桩怪疾,常要过人。”现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也说传染病叫病会过人。

(15)度过;过活。比如《小二黑结婚》十二:“我看小芹满不错,能跟咱二黑过得很好。”现代汉语也说:过日子。

(16)继入、转入、赘入。比如《红楼梦》第四回:“(英莲)后又听见三日后才过门,他又转有忧愁之态。

诗经中一唱三叹是什么意思(诗经江有汜)(7)

(英莲就是后来的香菱)

(17)也作量词。遍,次。《素问·玉版论要》:“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不可数。”王冰注:“过,谓遍也。”现代汉语中,也这样用,比如,读一遍书,也称:读一过书。

(二)guō。这个读音出自《广韵》。三个用法:(1)涧名。《诗经·大雅·公刘》:“夹其皇涧,溯其过涧。”住在皇涧两岸边,面向过涧。

(2)古国名,在现在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

(3)用作姓氏。《风俗通》有载。

(三)guo。读轻声,有两个用法:(1)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完毕。比如《红楼梦》第十五回:“贾政带着宝玉谢过了。”现代汉语也用,比如巴金《家》五:“第二天上午十点在家吃过早饭后,他便到公司去,一直到下午四点钟才回家。”这个用法,口语也用。喝过,吃过等等。

(2)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过去曾经有这样的事情。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白莽并没有这么高慢,他曾经到过我的寓所来。”

诗经中一唱三叹是什么意思(诗经江有汜)(8)

(木刻《鲁迅与文学青年》)

(四)huò。读音出自《集韵》。两个用法:(1)车盛膏器。也作“輠”。《集韵·果韵》:“輠,筩也,车盛膏器,或作过。”就是轮轴处部承装润滑油的器物。(2)通“祸”。指灾祸。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随部》:“过,假借为祸。”比如《墨子·鲁问》:“故大国之攻小国也,是交相贼也,过必反于国。”所以大国攻打小国,是互相残害,灾祸必定反及于本国。

過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诗经中一唱三叹是什么意思(诗经江有汜)(9)

(過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236,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