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都有什么特征(深度解析五子良将)

上期讲到五虎上将,那么便会有人拿五子良将来做对比,那么我们就来深度了解一下魏国五子良将。大家也都知道这五子良将指的是三国志里列为同一传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颌、徐晃,下面给大家依依介绍此五人。

(一)张辽

五子良将都有什么特征(深度解析五子良将)(1)

张文远本姓聂,因为逃难改了姓,所以大家可以叫他聂辽,不过真的好难听,言归正传。张辽比吕布侍候的主公还要多,先在丁原手下征兵,后投大将军何进门下,也是干征募兵勇的差事,征兵回城的时候何进已经兵败,又投降了董卓,董卓之后投吕布,吕布之后投曹操;因此我个人觉得此人没什么气节。

不过张辽的战绩还是可圈可点的,随太祖破袁绍,定鲁国、随夏侯渊收复东海,破袁谭和袁尚;在曹操攻打刘表的时候,平定江夏,斩名将陈兰;在北方对少数名族的战斗中,斩了匈奴单于蹋顿;最为闪耀的战绩就是帮助曹操驻守合肥,以七千兵力守城,抵挡孙权亲率的十万大军,还差点活捉孙权,也是从此战之后,每逢孙权反叛,就会由张辽讨伐,张辽也成为东吴最忌惮的魏国将领。

张辽的晋升之路算是顺畅,在吕布帐下任骑都尉,在曹操帐下从中郎将、关内侯到裨将军,在到中坚将军、荡寇将军、都亭侯,后被拜征东将军。曹丕在位期间,拜张辽为前将军。张辽在征讨孙权大破吕范后,病死在江都,被追为刚侯。

(二)乐进

五子良将都有什么特征(深度解析五子良将)(2)

乐文谦在三国志中被描述为容貌短小,胆烈,那我们就叫他小钢炮吧。小钢炮也是最早跟随曹操的一批将领,起初征兵有功,封为假军司马、陷陈都尉,跟着太祖攻打吕布、张超、张绣、刘备,可以说是早期曹操特别依仗的将领,也很早就被拜为荡寇校尉。官渡之战斩了袁绍大将淳于琼,后来在征伐袁谭和袁尚的时候又斩了大将严敬,因为功劳甚高,被拜为游击将军。后来在平定北方的战斗中劳苦功高,被太祖拜为折冲将军。

在曹操中期攻打荆州时,小钢炮在襄阳大败关羽、苏飞,并收复襄南少数民族。后来与张辽、李典屯兵合肥,战孙权有功,被拜为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病逝,被追威侯。

(三)于禁

五子良将都有什么特征(深度解析五子良将)(3)

于文则最早是跟随鲍信讨伐黄巾,曹操收复兖州的时候,王朗将于禁推荐给了曹操。先是在曹操帐下做拜军司马,攻打徐州有功,拜为陷陈都尉,后跟随曹操攻打吕布、张超、刘辟等屡立战功,被封平虏校尉;在讨伐张绣曹公陷入危难之际,于禁率百余人掩护曹操撤离有功,被封为益亭侯。在此之后,于禁得了一大功,就是在下邳活捉了吕布,当然,前提条件是吕布走投无路了。在官渡之战中,于禁与乐进为一路,烧敌粮草,专打支路援军散兵,功劳甚高,被封裨将军、偏将军;在平东海后被授虎威将军。在攻打朱灵胜利后被拜为左将军。

然而,于禁一生最大的耻辱就是在樊城,督七军全军覆没,还投降了关羽,关羽被东吴杀害后又转投了孙权,造化弄人,刘备东征,孙权无奈向魏国示好,把于禁还给了曹丕,曹丕念及昔日功劳,便拜他为安远将军;但在任命之后便使于禁拜谒已故的曹操,并在曹操的墓碑后放下一副巨画,画里的内容是于禁全军覆没投降关羽、庞德大义凛然只求速死的对比。于禁也因此羞愧病发去世,死后被追为厉侯。

(四)张颌

五子良将都有什么特征(深度解析五子良将)(4)

张颌本是袁绍帐下校尉,在官渡之战时,提议全力救援乌巢的淳于琼,但郭图建议袁绍放弃乌巢直攻曹操大营,袁绍听取郭图建议,不但乌巢失手,淳于琼被斩,也未能拿下曹操大营,此时郭图陷害张颌,怪罪张颌心存不满,未能全力攻打曹营,因此张颌叛逃投奔曹操。

张颌到了曹营便被拜为偏将军,都亭侯,命其攻打邺城,城下之后,又大破袁谭,升为平狄将军。渭南战役里,大破马超、韩遂,收降杨秋。定军山战役中,夏侯渊战死,张颌率散兵抵抗平安撤退,整顿兵马,屯于陈仓,使得刘备不能再北进。

曹丕即位后,拜张颌为左将军,进都乡侯。与大将军曹真收复屯駞,江陵等羌族地区;在街亭,大败马谡,收复南安、天水、安定郡。升为征西车骑将军。后在略阳,中诸葛亮计策,于木门中箭身亡。被追封为壮侯。

(五)徐晃

五子良将都有什么特征(深度解析五子良将)(5)

徐公明起初跟着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这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也因护驾天子迁还洛阳有功被封为都亭侯,这可是皇帝亲自封的,正儿八经的大汉王侯。也就是这时候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了,徐晃就归降了曹操。

曹操对于这个汉将,起初是让他带兵讨伐山贼,但得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因此重用拜为裨将军;跟随曹操攻打吕布、刘备,官渡之战前跟关羽、张辽解白马之为,又破延津文丑,被拜偏将军,与曹洪一路断袁绍兵粮,功劳最大,被封都亭侯(人家本来也就是都亭侯,还封这个)。在平定北方的战役里,建议曹操攻心,少动杀戮,果然很多城池不战而降;在南皮战胜袁谭,又转战北方少数民族,被封横野将军。

在荆州战役里,屯兵樊城,与满宠讨伐汉津的关羽,与曹仁一同攻打江陵的周瑜,都获得胜利。潼关之战里,力荐曹操一举除掉马超势力,后又任副帅收复张鲁势力。在阳平,大败蜀国名将陈式;在关羽围攻樊城时,徐晃及时救援,大败关羽,使得关羽不得已退兵。

曹丕即位,封徐晃为右将军,进碌乡侯、杨侯。后讨伐刘备于上庸,破之,以晃镇阳平,封阳平侯。

明帝曹睿即位后,亲率三军在襄阳抵御诸葛瑾,后病死,追壮侯。

三国志评价此五人为: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颌以巧变为称,乐进一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或注记有遗漏,未如张辽、徐晃之备详也。

看到这里,大家觉得和五虎上将比起俩怎么样呢,可以看看我上期写的五虎上将,以便对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