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全文(大江东去浪淘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著名词人苏轼在其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留下的名句。结合后文,这句词中的"风流人物"指的是著名的周瑜周公瑾,他是东吴发展前期的重要军政人物。其实,说到风流人物,三国时期可谓他们的井喷期,在人杰地灵的江东,更是群英荟萃、精彩纷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全文(大江东去浪淘尽)(1)

不只是苏轼笔下的周瑜,他所先后侍奉的两位主公,孙策、孙权也都称得上当时的风流人物。这三位风华绝代的人物共同支撑起了当时的东吴政权,让诸葛亮在《隆中对》夸赞道:"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我们先看看三人中最为年长的孙策,根据《江表传》记载:"策年十余岁,已交结知名,声誉发闻。有周瑜者,与策同年,亦英达夙成,闻策声闻,自舒来造焉。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劝策徙居舒,策从之。"

十几岁时的孙策已经因结交贤人而知名,并引得同样年少有为的周瑜专程从家乡赶来相见,二人一见如故,义结金兰,随后,周瑜便邀请孙策搬到自己的家乡庐江舒县。汉中平六年(189),他的父亲孙坚参与了讨伐董卓的义军,孙策便将家人都迁徙到了舒县。

到了舒县,孙策"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 兴平元年(194),为了报父亲孙坚被刘表部将黄祖所杀之仇,孙策投靠袁术,"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袁术非常喜爱孙策,甚至心高气傲的他曾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全文(大江东去浪淘尽)(2)

后来孙策发觉在袁术手下无用武之地,便说服他同意自己带兵平定江东。孙策继承了祖先孙武的军事才华,他"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而他本人也"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这样一位才能同魅力都非常出众的主公,自然能够建立起令人艳羡的基业。很快,孙策大体平定了江东,建立起后来东吴政权的框架,曹操也"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来安抚他。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相持于河北,孙策则计划从后方袭击曹操,迎回汉帝。

不过,还没来的及出发,孙策便被许贡的门客重伤,不久病死。临死之时,他叫来弟弟孙权,并对他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当天夜里,孙策就离开了人世,享年二十六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全文(大江东去浪淘尽)(3)

被孙策说成是,比他更加能够选拔贤人,保卫江东的孙权比孙策小七岁,孙策平定完江东各地时,孙权还只有十五岁。汉朝廷派出使者刘琬前往江东时,他说:"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恆,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尔试识之。"

而《江表传》也说孙权"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始有知名,侔於父兄矣。每参同计谋,策甚奇之,自以为不及也。每请会宾客,常顾权曰:'此诸君,汝之将也。'"年纪轻轻的孙权常常跟随孙策处理事务,并展现出过人的智慧,以至于兄长孙策指着群臣对他说,这些以后都是你的将领。

孙权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江东,即"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这之后,孙权又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成功保卫了江东,并趁势夺取了荆州的部分地区。

这之后,孙权大部分时间都在安定江东各势力各部族,直到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进攻战略要地濡须口,孙权先是依靠水军优势使得曹军损失了几千将士,而后多次挑战曹操,但曹操坚守不出,于是孙权竟然亲自乘小船到曹操军前。

曹军将士们以为又是挑战者,正严阵以待,但曹操却一眼看出"'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感叹于孙权胆气,又见到孙权军的军容军貌,于是曹操"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全文(大江东去浪淘尽)(4)

回到自己军营,孙权竟然又写信给曹操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另写一张纸道:"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看罢无奈叹道:"孙权不欺孤。"便撤兵。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称帝;次年,刘备称帝,并在两年后病逝,而曹、刘二人都去世后,孙权才刚刚四十一岁,正值壮年。

面对蜀汉、曹魏的严峻对立,孙权在二者间进退,寻找符合当前利益的生存方式,在曹丕、刘备急着称帝的时候,孙权却隐忍谦逊,向双方示好,直到刘备死后六年才称帝,但孙权这些年经营江东也使得当地豪族为他效力,最终他称帝二十四年,享年达到七十一岁,看上去比曹操、刘备两位过得可舒坦多了。

历任孙策、孙权二位主公的周瑜在江东领导人过渡时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孙权刚刚继位时,大臣们都轻视这个年幼的主公,只有周瑜面对比自己小很多的孙权,仍然按照礼数,非常恭敬,周瑜作为表率,其他大臣也就尊重起了孙权。

周瑜的故事也就不赘述了,他带领孙、刘联军在长江上大破曹操,在东吴奠基、建立的过程中立下无数战功。其"美周郎"的名号,"曲有误,周郎顾。"的典故也为世人津津乐道。孙策、周瑜、孙权三人可谓当时风流人物中的翘楚,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令后人神往的精彩三国争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